分享

一个人总想“变成更好的自己”,是一件危险的事。| KY观影:《想见你》

 昵称44943940 2020-02-26
KY作者 / 夏超
编辑 / KY主创们
 
去年年底,我常听到同事议论时空穿越、双重人格等话题,以为哪部科幻悬疑片火了起来,一问原来是一部青春爱情剧——《想见你》。我好奇地查了查,看了简介后云里雾里的就放弃了。
 
前几天这部剧迎来大结局,引发热烈讨论,后台也有不少粉丝想让我们分析一下。这样终于看了起来。

前两集让人提不起兴趣,但很快我就被打脸,强烈感受到“真香定律”的强大,周末两天一口气刷完了。
 

这部剧有着神奇的穿越设定:

2019年,27岁的黄雨萱一直没走出男友遇难的阴影,巧合中她发现了一张三人合照,其中两个人与自己和男友长得一模一样。

后来她穿越到了照片里的1998年,活在了另一个女孩陈韵如的现实中……两人的性格天差地别,引发了一系列的人生变化。
 
这部剧以穿越爱情为主线,但青春成长也是重要部分,所以我们想要谈谈剧中几位主角究竟有着怎样的不同的人格特点,这样差异又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和人际关系,而我们又能从中理解哪些对自身有所启发的道理。
 
Spoiler Alert

 剧 
 透 
 预 
 警 
 
 
在复杂的穿越关系背后,爱情线上最核心的情侣是黄雨萱和李子维。两人从最早的相识到各自穿越到对方现实中的经历,让人感慨这是怎样的“神仙爱情”。
 

然而,我羡慕黄雨萱和李子维的,并非两人的爱情,而是他们的人格魅力。
 
李子维平时大大咧咧,对待很多事都不够严肃,但是他身上有着罕见的天真。这天真并非不经世事的无知,而是对周围的人和物没有既定的成见,懂得从自身出发去了解他人和世界。
 
比如小时候,他遇见了戴助听器的莫俊杰,没有因此看不起俊杰,反而想到这小小的装置符合自己的想象,是能和外星人联系的接收器。让莫俊杰感到羞耻的物件,从此就有了另一种意义。
 
长大后,李子维依然保持这一习惯。比如他最好的朋友喜欢上一个阴郁的女生,他想的不是合不合适,而是作为莫俊杰的朋友,他该做的是支持。

甚至,他吃沙茶面时倒很多醋,遭到黄雨萱的质疑,他随口的“我就喜欢这么吃”,也能看出他在意的是自身的感受,而不是他人的看法。

他是一个在乎自己和他人的感受的人。
 

外界的“正常”或“标准”在李子维身上不起作用,甚至都不形成一种对抗关系,一开始就被无视了。这份天真让李子维与别人之间的常见隔阂都消失了。他敞开内心,毫不设防,别人很容易被这样的姿态吸引,从而放下戒备,与其建立关系。
 
而女主角黄雨萱和李子维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外向开朗,独立自主。但雨萱身上最大的特点并非纯真,而是一种勇气,而这种勇气是以自我肯定和鼓励为基础的
 
在第一次穿越时,27岁的黄雨萱不得不以18岁的陈韵如的身份,坐在教室中参加模拟考。面对不熟悉的题目,她有些紧张,但会告诉自己:“黄雨萱,别慌。你做得到,你不会被小小的数学考卷打到。”
 

这样的肯定和鼓励也贯穿在她与其他人的互动中。比如在她了解陈韵如的弟弟离家出走是出于对姐姐的间接关心,她会说:“你真是个好弟弟。”弟弟感到惊讶,也有了内心的认同感,加深了两人的关系。

她对自己和他人的鼓励和信任,还体现在她对沟通的坚持上。在黄雨萱与他人之间可能存在诸多成见或误会造成的阻隔,但是她知道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将这些隔阂破除,让情感在彼此之间流动起来。
 
这也是黄雨萱穿越后能迅速冲破陈韵如当时困境的原因。陈韵如和弟弟、妈妈之间,其实并不缺少对彼此的关爱,但他们把爱困在自己的心底。关系中缺少爱在双方之间的流动和交汇。又因彼此无法理解,他们进一步将各自的爱藏得更深,使得整个家庭显得破碎、疏离。
 
在关系之中,是否拥有爱很关键,让爱在人与人之间流动更重要。爱只有在互相流动之中才会越来越丰沛,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才会形成。
 

 
莫俊杰是个“暖男”。从2019年穿越到1998年的黄雨萱这么形容他的时候,莫俊杰可能并不知道这未来的词汇的真正含义。
 
有些人像太阳,兀自散发阳光,就会让身边人觉得温暖,而有些人是由于自己经历过黑夜和寒冷,所以明白该在什么样的时候给予什么样的关爱,让对方觉得安心舒服。
 

莫俊杰给人的暖,就是如此熨帖温和的暖。小时候,他因佩戴助听器成为同龄人眼中的另类,变得自我封闭。幸运的是他遇到了李子维,感到被接纳的喜悦,不再是一直躲在阴影中的人。
 
而一个人的成长是漫长的,即便到了高中,莫俊杰也没有彻底摆脱过去对自己造成的影响,比如他仍会因某些同学的怪异眼光取下耳助听器,急匆匆地离开。
 
但这样的经历让他有了不一样的特质:细心和敏感。比如在骑摩托载着陈韵如的时候,莫俊杰能迅速察觉陈韵如的羞怯,她抓着后座不敢触碰自己,他就将车速降下来,让她更安全。
 

很多人怀疑,莫俊杰接近陈韵如,究竟是出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恋,还是他在靠近另一个自己,试图通过拯救对方完成某种自我怜悯或自我拯救?甚至,陈韵如在自杀前也这么质疑莫俊杰对自己的喜欢。
 
我们很难分辨莫俊杰的最初动机,比如在他第一次送陈韵如回家的路上,他讲述自身经历并称陈韵如也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时,这两种倾向真的难以分辨,但是在两人长久的相处中,我们看到了某些变化。
 
听了陈韵如对李子维的表白后,莫俊杰变得更勇敢,坦然地表达对陈韵如的喜欢,变得更有担当(可惜的是,那时陈韵如已变成黄雨萱)。面对陈韵如的变化,他感到失落,但是他明确说出自己对过去的留恋,并且尊重陈韵如的转变。
 

如果莫俊杰对陈韵如的喜爱只是出于某种自怜或自我拯救,那这些行为就难以解释了。

所以,在莫俊杰对陈韵如的关注中,陈韵如本人的存在是被认可的,莫俊杰爱上的并非只是过去自己的投影,他想要的也并非是对另一个自己的拯救,而是一份彼此平等、互相尊重的爱。
 
 
陈韵如是个缺乏自我接纳和自我关怀的人。
 
这不是个人能力上的某种指责。对一个孩子来说,对自身的接纳常常源自周围环境对ta的接纳,只有内化一个能接纳的自己的他者,我们才容易慢慢学会接纳自己。而这样的经验对陈韵如来说却是稀少的。
 
她出身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在与弟弟的对比中,觉得自己不被关心。爸爸早已不在家中生活,常年缺位;妈妈的工作令她羞耻,母女关系疏远。弟弟任性,姐弟间缺乏沟通。她在学校里没有朋友,有时还会被排挤。她常去舅舅的唱片店打工,听着音乐或许是她唯一的慰藉。
 

身处这样的处境,陈韵如并没有完全放弃,可惜的是她选择了一种危险的方式——扮演。
 
她当时想到的是扮演成一个好孩子,完成自己身上各种身份应该做的事情。作为姐姐,她该关心弟弟,她会叫弟弟起床,一起坐车上学;作为女儿,她该照顾辛苦的妈妈,会将沙发上的妈妈扶到床上休息;作为学生,她该好好学习,考取更好的成绩,考上一所好大学。
 
这些事她都在做,然而这些事并非出自她的主观意愿,她和弟弟没有实质交流,她不接纳妈妈的工作。这些行动真的只是一种扮演,对于她心理的成长和关系的塑造无法起到促进作用,反而可能造成自我损伤。
 
扮演特定的人有时是有益的,因为在扮演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完成角色的转变,带来切实的成长。然而这样的模仿行为,只有在我们认可和相信的时候,才会带来积极影响。
 

当一个人不相信自己的扮演行为,那么扮演就只是与内心毫无关联的任务,不是模仿学习,而是一种自我遮蔽。在这种自我藏匿中,一个人可能更加孤独,甚至厌恶自己,因自己无法按照自我意愿生活而贬低和攻击自己。

陈韵如经历的就是这一过程,结果就像她在日记中所写到的:我在扮演自己的过程中,丢弃了我自己。
 
黄雨萱穿越到陈韵如身上,原本可能是陈韵如走出这种扮演的机会,但陈韵如未能意识到,黄雨萱之所以能迅速将自己的生活困局打破,更多是因为那些出自与其内心紧密关联着的真实行动,而不是她的性格气质和外在行为本身。

而陈韵如想到的,不是放弃扮演好孩子,而是开始转而去扮演黄雨萱。
 
如果说之前的扮演加深了陈韵如的自我否定,那么这次扮演的失败带来的,是更为彻底的自我绝望。因为整个外界环境已经接受和喜欢上黄雨萱,所以陈韵如连过去那个孤僻阴沉的自己都无法返回。
 
 
当同学和弟弟察觉到陈韵如又要变回过去的样子,他们不经意间说出的“不要变回原来的样子,过去很讨厌”,对陈韵如来说却是致命的打击。长久以来,她内心对自我的怀疑和否定,在这样的反差之下彻底爆发。
 
而在现实中,我们不会像陈韵如一样遭受到另一个人穿越到身上的经历,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习惯里,也常常会感受类似于陈韵如和黄雨萱之间的某种紧张关系。
 
有时候,我们会像陈韵如一样对自己怀疑和不满,而幻想一个“更好的自己”,希望自己更自律,能坚持制定的计划,希望自己更勇敢,能真实表达心里的想法和感受。
 
我们不仅会想象这样一个更好的自己,还可能进一步想象更好的自己所拥有的理想生活。比如,更自律的自己,应该更有能力,应该在学习和职场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会有更好的发展前途;比如更开朗的自己,应该能交到更多的朋友,获得更多温暖的支持,可能拥有一段美好的恋情,过上甜蜜恩爱的生活。
 
在这样的想象中,我们可能逐渐改变了对自己和生活的期望,错以为那个更好的自己所拥有的生活本就是应得的,所以当我们看到现实中的自己离那一切如此遥远,我们不得不承受挫败,对当下的自己感到绝望无力。
 

想象一个更理想的自己,是一个人自我激励的方式之一,然而这一方式也隐含着危险,因为我们可能会用理想自我来否定和质疑当下真实的自我。
 
我们需要注意,有时候,“想要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实际上我们感受到的是对当下自我的贬低和否定,甚至是厌恶。在这样的状态下,这种愿望实际上是对自身的一种攻击——会给我们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

此时,越想要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越会感受到和自身的拉锯。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这种想法是一种自我虐待。

而事实上,只有在接纳和认可当下的自己的基础上,人才有可能变成更好的自己。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会对自己说,你挺不错的,但有些方面还可以继续提高。现在还不够好的地方,也没关系,你会慢慢成为更理想的自己。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和自身才能达成“合作”的关系。自己给自己勇气、安慰、和力量。

陈韵如想要变成一个新的、和黄雨萱一样的、更好的自己。她对本来的自身却怀有深深的厌恶、自卑和否定。此时,“变成更好自己”的心愿成了她最后的致命打击。她没有给自己足够的宽容、耐心,来等待改变的真实发生。

不断的对“自己做不到”的失望最终令她陷入了绝望。
 
我们每个人,最想见的那个你,应当首先是最真实的那个自己。ta一定有可爱之处,一定够好,一定值得被人所爱。只有当你真正遇见了自己,才能走上健康的自我发展之路。
 
今天关于《想见你》就说这些。


【今日测试】

你是否也曾将自己的爱困在心中,逐渐变得孤立?是否不自觉地在扮演着别人希望的样子,而逐渐迷失了自己、被拖入孤独的深渊?

可能现实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陈韵如的影子:总是孤身一人,觉得自己不被接受、不被爱,没有真正看到和在意自己;有时走在路上,坐在屋子里,总想要戴上耳机将整个世界隔绝在外面.....这种孤独感在一点点侵蚀你的生活了么?今天KY测评部就给大家带来了【孤独患者生存指南】,能够帮你了解:

为什么我感到难以言喻的孤独?

我是如何看待并与孤独感相处的?

我怎样可以变得不再孤独拥抱阳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