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不一样的王昭君:不肯“嫁子”,落得如此下场

 白乙笑谈馆 2020-02-26

王昭君原名王嫱,除了“落雁”之美是民间传说,其实众人所熟知的因她不贿赂宫庭画师以致美不显于画无缘见帝面之事,也是民间传说。这故事最早见于由汉代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的《西京杂记》,历代称之为伪书,被当作历史笔记小说。

至于王昭君嫁两代单于,生二子二女之事,在《后汉书》、《资治通鉴》等正史中均有记载,应确有其事。不过她第二次所嫁的新单于,其身份存在不同说法,如《后汉书》说新单于是老单于前妻之子;而民间记载,父死嫁子,本就是匈奴风俗,王昭君因不肯嫁子,吞药自杀。此事出自《汉魏遗书钞本·琴操》的记载:“昭君有子曰世达,单于死,世达继立。凡为胡者,父死妻母。昭君问世达:‘汝为汉也,为胡也?’世达曰:‘欲为胡耳。’昭君乃吞药自杀。”

王昭君死后,只有一歌一书传世,即《怨旷思惟歌》和《折叠报汉元帝书》。背井离乡,思亲情浓,身世坎坷,悲从中来,这种情绪在“歌”与“书”中流露无遗。如“歌”唱道:“…… 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道里悠长。 呜呼哀哉,忧心恻伤。”而“书”则云:“臣妾幸得备身禁脔,谓身依日月,死有余芳。而失意丹青,远窜异域,诚得捐躯报主,何敢自怜?独惜国家黜涉,移于贱工,南望汉关徒增怆结耳。有父有弟,惟陛下幸少怜之。”

关于王昭君的文学作品很多,可谓自古至今不绝,如唐有李白的《王昭君二首》;元有马致远的戏曲《汉宫秋》及无名氏的《和戎记》;清有雪樵主人的小说《双凤奇缘》、纳兰性德的词《蝶恋花·出塞 》;现代则有曹禺的戏剧《王昭君》等。 历代文人之所以对王昭君情有独钟,也许是因她嫁匈奴和亲,为长期备受战火之祸的胡汉两国人民赢得了60多年的和平。各类以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其实是人们对她的怀念,以及对和平与美好的一种向往与寄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