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茅盾最著名的一篇散文,文字优美,立意奇妙

 凤凰山居士 2020-02-26

品诗赏词

发布时间:02-2607:40文化达人,优质原创作者

文学作品中经常采用比喻的手法,就是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处进行描写,不仅形象生动,还能深入浅出地化抽象为具体。比如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还有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茅盾先生是著名的文学家,读者都非常熟悉他的长篇小说《子夜》,以及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由于受环境影响和斗争形势的限制,茅盾在创作中经常运用象征手法,并含蓄地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下面介绍茅盾最著名的一篇散文,文字优美,立意奇妙。

《白杨礼赞》(节选)

作者:矛盾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这篇散文创作于1941年,当时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陆,受邀前往延安参观讲学。作者体察了解放区军民的生活,感怀于他们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便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表达了对北方军民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作者开篇就表明立场,“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作者不吝溢美之词,全篇共3次高度赞美白杨,还4次说“白杨树不平凡”。读者一定会再在心里问,到底它的不平凡表现在什么地方?

首先从形态上看,作者用了“一律向上、紧紧靠拢、绝无横斜逸出”等词句,描绘出白杨树倔强挺立、百折不挠的品质。其次从它的象征意义落笔,“朴质严肃,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再进一步思考,白杨树更是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第三,作者又将白杨树与贵族化的楠木进行对比,对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表示了辛辣的嘲讽。

这篇散文也有很多写作技巧,比如“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这里就采用了化静为动的方法。另外作者还大量运用比喻手法,例如,将高原比作“大毡子”;白杨树傲然地耸立,像“哨兵”;还有,作者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却是“树中的伟丈夫”。作者还把白杨比作守卫家乡的“哨兵”,充分地抒发了茅盾先生对白杨树的一片深情。

先生还用了一些赞美之词来歌颂白杨,比如远观时,“无边无垠,坦荡如砥”;又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形容其对抗西北风;还用“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刻画其坚强不屈与挺拔。最后用“靠紧团结,力求上进”,讴歌白杨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再看作者的一些心理活动,刚开始进入黄土高坡时,和风吹送,翻起了绿波,仿佛是麦浪,他感叹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妙手偶得。接下来时间长了,他又感到单调和枯燥,但最终还是被白杨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染,大声赞美其傲然挺立。

同时先生又穿插描写了一些微妙的表情,比如旅途漫长,让他“觉得有点倦怠”;当看见白杨如哨兵一般挺立时,他“惊奇地叫了一声”;作者还5次动情地用反问句,“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难道你不更远一点想到…,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如此步步紧逼的语气,表明了作者对白杨精神的逐步深入理解,也启发读者一点点地接受作者的观点。

细味茅盾的这篇散文,含蓄委婉,手法高妙,而且非常注意选词炼字。作者在赞美白杨时也融入了自己的强烈情感,更坚信当时的艰苦斗争一定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而如今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们,也正如这些白杨,不畏艰险,不屈不挠,仿佛一个个卫兵,保卫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值得人们大赞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