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珠子》风水故事集萃

 靈珠子 2020-02-26

[风水故事1]一代风水宗师董德彰为倪氏三扦祖坟

      董德彰:元末明初人,地理堪舆大师,姓董名潜,字德彰,居江西饶州府德兴县,因县有银峰山,故称银峰先生,以精于术数,又称董半仙。早年得江西丰城辜讬仙师真传,获白鹤仙师水法,后家兴获福,所撰着的「董公法」是择日家必读之书,流传民间数百年。另著有《四神秘诀、水法图说、星家秘诀》等书。


       上地为明朝倪进贤御史祖坟,在江西婺源县,大白巡司东一里处,其龙迢迢而来,磊落奇特。将入首穿峡开帐,星辰尊重,结穴藏聚,两畔护从重重,下关一山逆河缠绕,关收内堂之气,外堂宽旷,而随龙田水平坦,四势团聚,融结稳固,而穴甚奇怪。一代宗师董德彰初为倪氏点中乳天穴,以贪外秀,葬后不利,复点低穴又不利。倪氏欲迁走祖坟至别处,董德彰乃自讼曰:“真龙无虚生之理,有龙如此,岂可舍弃乎?必是我有误也”。于是董德彰大师私下再往其山考察,静心细致把周围形势研究一番后,方知真穴原是结闪乳,前二处所葬皆非。因中乳上面既直而硬,低处又弯曲顾内,故正脉钟于闪乳,而中乳实为护砂也,但闪乳之穴甚丑怪,而一臂右砂又尽遮外秀,不见明堂朝对,如坐井面墙,非俗眼所知悟,必然不信也(如果不是倪氏葬后马上出贵,确实是没人会相信的)。
       点穴后董德彰大师欲为龙穴喝形,但想之未得,后随入村庄偶见纺织机,豁然有悟,遂呼“美女掷梭形”,穴扦于动乳,如此再将详情报于倪氏。因董德彰为当时盛名大师,所为人造葬多发富贵,倪氏深信其盛名之下岂有虚士,再次采纳意见迁葬于此。(在两葬失败后还能三度采信,此要佩服倪氏的勇气和对师父的绝对信任度,亦注定好事多磨,倪家终能发富贵也)

       此地为亥艮行龙,转折酉辛戌乾入首,立辛山乙向,顶急乳小用离杖法下之,下后倪氏果然出贵,倪进贤中进士,官至御史,一时骤发。但倪御史为官不甚正,皆结穴乃闪斜之势,所以风水之感召也。

       明朝徐善继,徐善述兄弟考察其穴时如此评论:倪氏地正穴以窄山包裹,面前尽遮,外洋山水一切不见,局又逼窄,明堂朝山俱无,只是藏风聚气,穴场甚暧,所以葬下当代即出御史,骤发富贵。原先葬中乳之顶,又葬中乳尽头,皆缘贪砂水明堂龙虎为误,复扦闪乳上,始得其真,吁以董公之明尚至三扦而得正穴,况其他乎?可见砂水之诱人,虽明师所不免,有志者尚当参酌其可否,毋徒见一不利而即有所弃也。

附图:
以上图文,出自风水名著“地理人子须知”。

==========================================

【风水故事2】此地不发,是无地理;此地若发,是无天理!

宋代时,朱熹在浙江台州地方为推官,清廉明察,治狱平允,百姓的是非曲直,剖断明白,无一被冤者。但是后来有一次,黄岩县张、李两姓争一块葬地,朱熹接到张、李争地状词,各争为己产,是张是李,一时难决。

细阅张姓呈词,说祖上置产的簿上有一行写得明白,地系某年某月所得,育界石一方,埋在地下。朱熹遂叫张、李二人吩咐道:“张姓簿上云,有界石埋在地下。今我差人同到地头,掘开来看,如无界石,则地归于李;倘有界石,则地归于张。”

二人于是跟差人同到地头,只见满地青草,石之有无,却难预料。当掘到三尺之外,果有界石一方,是张姓祖上所埋,上面刻的字凿凿有据,回覆了朱熹。朱熹以此为据,遂断归张姓,李姓不敢再争。张姓奉了官断,筑起坟来,将他祖父骨埋葬了。自葬之后,家道一直兴旺。

朱熹去任后,隔了十余年,偶有事故,重游于此,见一老人,问他道:“历任官府哪个最好?”老人道:“只有前任朱老爷最好。”朱熹道:“审断民事,可有冤枉的吗?”老人道:“事事决断平允。只有一件,张、李两姓争地的事,却断错的。”

朱熹道:“何以见得断错?”老人道:“张姓要夺李姓的地,预先将块界石私自埋在地下,假造祖上置产簿一本,上写某地有石为记。哪知朱老爷差人掘见有石头就断与了他,李姓有冤莫伸。自葬之后,果然家业日隆。看来欺心事只要瞒过了官, 天也不来计较他了。”

朱熹默然走至这块地上,细细一看,果见山水环绕,是一块好地,日后富贵,正可绵远,心上想道:“若论地理,自然该发。只是天理上说不去。”遂叫家人取出随身带的笔砚,在坟墙上写下十六个大字:“此地不发,是无地理;此地若发,是无天理!”

写毕,掷而去。该夜风雨大作,一声霹雳,把坟上打了一个大窟窿,棺木提出,撇在坟外,跌得粉碎。次日,远近观者纷纷而至,见墙上有此十六个字,都疑是雷公写的,后来访得朱熹自悔断错此案,题在上面的。张姓陡遭雷殛,吓得不敢复葬于此,家道也日渐消散。

人们议论说:“到底天道难欺,神目如电。若非欺心占这块地,何至葬后被击于雷公之手?”这便如关圣帝君所言:“直心直受真福,巧计巧来祸殃”,这正是无福消受,天夺其算!皇天自然明鉴,千奇百怪的巧,生出机会来,了此公案,警醒世人凡事总凭心地为主,只有循天理,积德为善,才能后福无穷矣。

========================================================

【风水故事3】懂地理但未必懂得天理

在古代,在广东的潮汕和珠江三角洲的沿海一带,很多富人家都喜欢供养江西风水先生,并且是长期供养。由于古代交通的不便利,从江西到广东的沿海地区,那是路途相当的遥远,所以风水先生到了广东都要住好几年。传说广东的某个地方,有一个财主姓布,名字叫道德,他家有万贯,田产广布,儿孙满堂,但是他的进财之道是:开妓院、开赌馆,放租、放高利贷,滚滚而来的都是不义之财,乡人在背后都耻笑他叫“不道德”。 

布道德的父亲年轻时穷困交加,但为人心地很好,是个乐于助人、憨厚、忠诚、正直的老好人。一个江西赣南的风水先生来到他家乡,见他心地好,为他指点了一个“上水鲶鱼”吉地,葬下了祖先的骸骨,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转变,慢慢地积累了不少家产。到他父亲临终时一再嘱咐子孙:布家能有今日,全托江西的风水先生之福,以后子子孙孙都要记住,好好善待来自江西的风水先生。 

布道德倒是孝顺,记住了父亲的临终嘱咐,以后一见到来自江西的风水先生,就千方百计邀请到家中,盛宴地款待他。某次来了一位江西的风水先生,并在他家长住下来,布道德奉其为贵宾,不敢有所怠慢,好好招待。先生感到奇怪的是,布道德从来不要求他做事,所以先生觉得无功不受禄,提出多次辞行,布道德总是好语挽留,先生也只好作罢。反正有人请他看风水时就出去做事,没事就在布道德家中看看书,与人下下棋,生活倒也过得安安逸逸。 

转眼过去就是十年,先生年过六十,自感身体有所不适,决定了要回家养老。在辞行时对布道德说:“承蒙你一家对我的长期盛情款待,现在我年岁大了,身体也不如前,想回家养老,可能再也不能来你这里了,但十年来我也没为你做过什么事,实感过意不去,现有一物相谢。我测算过你家“下水鲶鱼”地的旺运将过,我为你物色了一个“四马归糟”的吉壤建阳宅,此宅建好入住可避免家道中衰,确保你家世代富贵。” 

布道德闻言十分高兴,去看了先生所指的阳宅地址也十分满意。先生为他选择了吉日良辰动土开基,又将建宅的具体方案详细告诉布道德,并吩咐:有一点最要注意,四马归糟之地,正厅一定要盖草,万万不能盖瓦,否则就会破了风水。有一个当地的风水先生正好在场,听了冷笑一声,布道德问他笑什么,这位先生说:“喝形多是江西先生唬人惑众之说,不要全信,你身为富甲一方的大财主,正厅盖草岂不让天下人笑掉大牙?按我的看法,不但要盖瓦,而且要全部用石门石窗,门前还要朔一对石狮子,才与此形穴相配称。如果盖草必主后代贫穷。”江西先生乃据理力争,说如果盖瓦,用石门石窗石狮子,与形穴相克,不但不能求富贵,反会绝嗣。双方争持不下,布道德也不知听谁的好。有个老人家出来说:既然两位先生各说各的理,我们也听不懂。这样吧,有一座城隍庙非常灵验, 我们一起到城隍庙去求签,由神灵来裁定,怎么样?” 

大家也没什么好办法,就依言听之,一众人来到城隍庙,跪在神坛前,布道德说:“城隍老爷在上,现有本地先生和江西先生对布道德新建宅院有不同看法,今求城隍老爷作个裁判。哪位先生的主张正确,请降上上吉签一支;不正确的,降下下签一支。”两个先生各抽了一支签,出乎意料的是,江西先生抽的是下下签,而本地先生抽的是上上签。回到布家,他还是向布道德不断申明自己的看法,恳求布道德三思而行。但是布道德亲眼看了求签结果,再也听不进他的主张。这位老先生只好长叹一声,收拾好行李,第二天一早与布家道了别,回了老家。 

七八年过去了,老先生的身体倒还健康,布家的事常在他心里牵挂着,忍不住决定再去广东看看,想印证一下布家建宅后的吉凶祸福。傍晚时分来到村庄边,往当年自己给布家所选宅址一看,但见布家建成的庄园上方炊烟袅袅,完全不象有衰落的景象。老先生不禁狐疑:难道真的是自己所学有错吗?他一边想一边快步往布家庄园走去。 

进了宅院,老先生见到的人全是陌生的面孔,东寻西找,就是不见布家的任何一个人。老先生忙向他们打听原由,原来布家阳宅建成数年后,当地流行了一场天花病,布家数十口人全死光了,现在住的人,都是外地移民过来的。 

老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心情万分悲痛,回忆起布家供养自己十年的恩惠,心想那个城隍你好糊涂呀!便冲到城隍庙指着城隍神像说:“城隍,城隍,都说你站得高、望得远,正直公道,我看未必。你明明知道我的做法可以确保布家世代富贵,而那位先生的做法却会造成布家家破人亡,你为什么偏偏把上上签降给他而不降给我呢?你这样不是不公道、不公平吗?”话音一落,忽然听见有人说话:“可惜,可惜!糊涂先生妄学了杨公诀,你虽然懂地理,但未必懂得天理。”老先生闻言一惊,四面看却不见一人,才知道是城隍现身显灵,于是幡然醒悟。从此,凡有人想请他看风水,他都要先暗中探访其人的德行品性,只要是德行不好的,即使给千金聘礼,也坚决不帮。 

==============================

[风水故事4]赖布衣葬祖传说

      赖布衣是江西定南风岗村人,父亲赖澄山,是江西有名的地理师。赖布衣数十年在广东沿海一带“寻龙探穴”,人称“堪舆大侠赖布衣”。当时广东各县名门大族,多请赖大师“看风水”,择吉地殓葬其祖,关于他的身世,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据说赖布衣十一岁时,其祖父去世,其父赖澄山奔丧之际,曾对赖布衣说:“你可要用心读书,他日你祖父葬得好山,借风水之助,你定能有所造就。”

      赖澄山守孝七七四十九日,遂离家而去,追龙寻脉,沿九峰山直达广东北部。九峰山是广东北部龙脉起点,也为世人视作南蛮之地,少有地理师来此。赖澄山沿九峰山直到粤北乐昌,只见这儿山清水秀,草繁木茂,天地浩然,他深信这附近必有宝地。他翻山越岭,涉涧过沟,追寻龙脉。一天,一阵狂风骤雨,来势猛烈,他慌不择路,急急奔入附近山洞中,但衣服已被雨水淋透。

       赖澄山正欲脱衣收拾,只见一只象鹰一般大的鸠鸟,自北飞来,在对面山洼间消失了影子。他实在有些奇怪,哪有如此身长二丈、翅阔八九尺的斑鸠?不禁心内暗惊“莫非这斑鸠已成精了不成? 

       雨停之后,赖澄山疾步走向对面山洼。谁知,那儿不见有甚山洞或大树可以藏匿那只大斑鸠,只见四周平坦一片,了无踪影。 他正在奇怪间,一抬头,随即恍然大悟,   原来这山形十足地象一只大斑鸠。只见此山前面尖而短,后面瘦且稍长,中间肥起,活象一个蛋似的,两旁各突出一块尖地,形似鸟翼,简直活脱脱的一只斑鸠形状。且后面连接丰江,前面乃一片秀田,恰似一幅“斑鸠落田阳”的景象,实在是地形灵气幻化,是风水形成的好地方。

       赖澄山仔细推测,发觉如在此地埋葬先人,三年后必可出一宰相、一太师,并陆续将出‘一斗’芝麻的状元。这一斗芝麻有数万粒,此山堪称百世不衰。赖澄山琢磨端详间,天色已渐昏暗,正欲下山之际,忽见一轮明月自东方升起,正照着那“斑鸠落田阳”的山穴。见此他不觉叹道:“唉,原来这穴地正是犯师地。“

       风水之道有所谓“犯师地”的说法,即举凡山中有穴地洞府,如果向正东方日月出处,那这座山便是最先感受到日月的精华,这样的地穴就叫犯师地。因为如将先祖遗骸葬下此山,那这家必发,但那经手点葬的人,却必定在三年之内发生不幸,重者夭亡,轻者也会成为残废之身。

       赖澄山虽然明知此地是“犯师地”,但心下寻思:到处寻龙觅穴,为的是自己的父亲,既然寻得这座难得的好山,虽属犯师之地,但如果老父葬下,自己儿子即可发迹,虽对自己不利,但儿孙可以显贵,为赖家增光,自己也可含笑九泉了。因此,他决定将父亲葬于此处。

      赖澄山回家后见了儿子赖布衣,对他说:“凤岗,你父现已寻点一处好穴,这座山就叫”斑鸠落田阳“,你祖父葬后三年,赖家一定会发迹。”赖布衣当时对于风水之学尚属陌生,不知个中奥妙,对此十分愕然。

      赖澄山没有向赖布衣说明犯师地这一点,因为布衣那时才只有十一二岁,要是点破,怕他不肯让祖父葬在那里,而且,做父亲的也不忍心让儿子幼年丧父,令其心理蒙上阴影。此时的赖布衣只有将信将疑,点头称是,心中却仍不信这风水的所谓奥妙。

      时间飞逝,五年弹指过去,赖布衣这时已经十七岁,在一次乡试中,竟然得中举人。赖澄山不禁暗喜,心想此时大可放心下葬了。因布衣已经自立,不用担忧,何况三年之后便是秋闱试期,今年下葬刚好符合“斑鸠落田阳”佳穴应发之期。

      于是,择定吉日,叫家人及布衣,将他父亲的骨骸掘起,买齐香烛纸帛,偕同家仆,一齐去往乐昌。抵达乐昌,澄山便指点各人一同登山去。走到山顶结穴的地方,拉正了子午线,就要将棺椁葬下,但出人意料的是,正在下葬时,其中一个仆人内急,跑在后山地方撒尿去了。赖澄山此时已来不及制止,只得徒然长叹:“真是天意!真是天意!”

       原来所点穴处正在斑鸠的颈部,下葬之时,是待斑鸠静默时才进行的。谁想仆人在后山地方撒尿,无异惊醒斑鸠,且尿为污秽之物,一经射下,斑鸠即醒而向天高飞。说也称奇,在仆人撒尿之后,即见全山震动,忽见飞沙走石。赖澄山急命各人伏地,狂风暴雨随之而来,足有半个多时辰才停止。赖澄山急命个人收拾物件,垂头丧气下山返回江西老家。

       回家后,布衣见父亲整日愁眉苦脸,便询问原因。赖澄山叹口气:“凤岗,这次点葬斑鸠落田阳,功亏一篑,没料到下葬之时因仆人撒尿而将斑鸠惊醒,于是此山便失去不少灵气,原本此山葬后三年可出一状元、太师,现经此一变,灵气损半,状元固不可出,连太师也难以出了。我看这山,将来顶多也只可以出一个大师了。”

      布衣闻言追问:“难道没有补救的办法了吗?”父亲叹口气:“无法补救了,你将来的出路已无状元之望,只能做一个天下知名的大师了。因此山实在很好,虽葬时失灵,仍可出一名人,将来你的名称也可如状元、太师一样传闻天下,只是不能大富大贵而已。况我不久于世,依我想法,你不妨从今日起,努力研究堪舆地理之术,好使日后成为天下知名之师,那我的心也可告慰了。”

       赖布衣听父亲如此说,心内不免觉得奇怪,因为以前父亲常常嘱咐他要努力学习文学,对堪舆之术不必染指,而现已中举人,眼看将来状元及第指日可待,现在却因葬了一个人,父亲便叫自己学习堪舆术,还说将来必不中,这究竟是何缘故?他表面上虽然唯唯应是,但心中仍是不信。

      从那天起,赖澄山即将自己的满腹学问尽传于儿子,赖布衣也觉多学一门学识日后也许有用,故也没有异议。三年后,赖布衣进京赶考,正如其父所说,名落孙山。于是他寄情山水,终学成名闻天下的寻龙探穴功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