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史之乱一年后,安禄山就死了,为何混乱却绵延了七年多

 健康教育要必须 2020-02-26

大将平叛胆气豪,无奈君王出昏招。 风吹锣鼓山河动,玄宗白旗举得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肃宗不识身边宝。 平定河山归来日,两君坟上已长草。——贪吃的骆驼 作

影响唐朝国运的“安史之乱”,以公元755年年底,安禄山在范阳(今河北涿州)起兵为始,到公元763年,唐军收复范阳为止,持续的时间超过了七年。但是始作俑者安禄山,其实在事发一年后就被刺杀,那么这场战乱,为何又会持续了那么长时间呢?白山科技

罪在玄宗

安禄山刚开始造反的时候,李隆基并没有相信,所以本就是有心算无心的安禄山,赢得了先机。当时唐朝的防御,很像一个鸡蛋,最强的兵将都布置在了外围,而里面的兵将又都疏于战阵。失去了先机的李隆基,再想调集人手就变得很费劲。被李隆基派上前线的封常清和高仙芝,无奈之下只好就地募兵,临时招募的嫩鸡,怎么可能抵得过旧驻边关得虎狼之师,所以封常清和高仙芝节节败退。

不过好在唐朝选的关中之地易守难攻,封常清和高仙芝凭借潼关的地利,很快站稳了脚跟。但是李隆基再次犯了浑,听信监军边令诚的谗言,竟然处死了忠心为国的封、高二人。李隆基钦定的防守主将是重病在身的哥舒翰,哥舒翰驻守潼关后,也是遵循前任的战术,死守潼关。本来这时郭子仪、李光弼等人在河北已经取得不少胜利,只要潼关不失,平乱指日可待。但是李隆基又犯了浑,他强令哥舒翰出关迎战,出城的唐军在一处峡谷被叛军包了饺子,潼关也因此失守。

潼关是长安的门户,潼关一失,长安再无地利可收,仓促间各地的勤王精锐又来不及救援,于是李隆基只能仓皇逃走。行至马嵬坡,唐军内部发生了兵变,先是李隆基的心腹杨国忠被杀,紧接着李隆基的心肝杨贵妃被赐死。李隆基逃往四川前,他曾绕道甘肃,在这里“父老皆遮道请留”,不过他并没有感觉这里民心可用,也没有鼓起勇气御驾亲征,只是把烂摊子甩给了太子李亨,然后自己逃往了四川。

肃宗也有错

留下抵抗叛军的李亨,为了方便协调全国的力量,在灵武选择了登基,史称唐肃宗。这时唐肃宗身边有位布衣宰相,名叫李泌。他为肃宗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并提出了平叛的方略。他认为叛军每次攻占一城,都把财物运回范阳,说明叛军只是求财逐利,并无问鼎天下的野心和能力。他主张原地固守,另派一军威胁叛军老巢范阳,然后做出收复洛阳、长安的架势,真正的攻击手段是不断在两京和范阳之间,消耗敌人有生力量,这样“不出二年,无寇矣”。

不过肃宗一是无法理解“围点打援”和“消灭对方有生力量”,这种高端的军事战术;二是刚登基的他有点飘,急于想证明自己,于是说出了很振奋人心,但很不靠谱的名言“今战必胜,攻必取,何暇千里先事范阳乎?”于是他没有采纳李泌的策略,而是极力要求先收复两京。大唐再一次失去了提前结束叛乱的机会。

唐肃宗犯起浑来,比起老爹李隆基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安禄山起兵叛乱一年后,安禄山的次子安庆绪找人暗害了亲爹,自己坐上了皇位。不过他的威望,不足以压服和他父亲同辈的将领,导致占据失控,他一路溃退到了邺城。这时财大气粗的唐肃宗,一口气派出了九位节度使,领兵二十余万(后期兵力又增加了很多),以雷霆之势要一举荡平叛军,不过肃宗并没有给这支大军任命一个头脑,只安排了一个叫鱼朝恩的太监,进行监军,于是这只庞大的叛军就像没有头的蜘蛛,空有八条腿却无法合力进攻。

结果这场必胜之战,打得虎头蛇尾,不光没有平灭叛军,还给了叛军将领史思明出头的机会。史思明登基后,凭借范阳的钱财兵力,和唐朝内部的矛盾(在鱼朝恩的努力下,肃宗犯浑解除了郭子仪的兵权),本有机会把安史之乱,再延续一段时间。但是因为叛军内部激化了矛盾,导致他被儿子史朝义所杀,叛军的力量一下变得分散,最终被唐军一一击溃。不过这和肃宗已然无关,因为他在公元762年已经病逝。

小结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所以唐军之所以没能早点结束叛乱,和当时的执政者有着必然联系。如果他们能少犯一次浑,安史之乱就有可能早一日结束。当然,在他们的“光环下”,杨国忠、鱼朝恩等人也没少发光发热,骆驼后续会聊聊他们的卓越“贡献”。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旧唐书》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