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神药是印度穷人的悲哀,亡灵堆砌出来的美妙,背后是利益的妥协

 新一壶春秋 2020-02-26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印度喀拉拉邦财政大臣托马斯在社交媒体上称“就像战胜尼帕病毒一样,喀拉拉邦也赢得了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斗争”,关于“印度神药”以及印度人免疫力的话题不断出现。很多中国网友困惑:为什么印度生产仿制药不受美国制裁,而我们就不能大规模生产呢?

其实,这背后有着巨大的利益交换,是印度穷人临床亡灵堆砌出来的美妙,当你了解的时候,或许就不会羡慕“印度神药”了。

印度大规模生产仿制药品是从2005年前后开始的,不可否认,目前仿制药水平已经媲美原生药,疗效好且价格低廉。这一点,我们从前几年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中就能了解到。

印度官方放松对新药临床试用的限制也是从2005年开始,此后,英国、美国等欧美的大批制药公司把临床试验点搬到了印度。

这两个时间点不是不谋而合,而是有意谋在一起的。

来这里进行临床实验,除了限制放宽外,还有以下几个特点:拥有白人、黑人、黄种人等足够多样性的基因;患病人群多,疾病多样性;消费水平低,实验成本低;印度专业人才多,法律完善。

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0年三年期间,至少1730人在参与临床试验期间或者试验结束后死亡。而平均每家得到的赔偿金额只有3000英镑。

我们科技部在2011年的时候曾经在网站刊文《印度成为全球新药临床实验外包中心》指出:2011年,世界各大医药公司将超过全球15%的新药临床实验放在了印度。这些公司包括:辉瑞制药、葛兰素史克、赛诺菲、诺华等。为欢迎这些企业的到来,印度规定对于企业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给予10年的税收减免优惠。

超过100家当地及国际公司在印度对新开发药物进行临床实验。印度医学专科月刊编辑钱德拉说:这些公司利用了印度的穷人和文盲,然后将昂贵的药物卖到西方赚取巨额利润。

在这种情况下,一条潜规则就达成了:外国公司利用印度人进行新药试用和实验,印度政府不予追究;而印度企业仿制“印度神药”,外国企业则不与追究。

当然,这条潜规则也是有限度的,那就是仿制药只能在印度国内销售、使用,不能大规模跨国外销。我们在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看到,最初的时候,偷偷摸摸小规模买药自己吃没问题,一旦发展成为产业链,就要受到制约了。

如今,印度也在利用各种方式把这条潜规则利益放大化,譬如医保局专门下发文件,大力发展印度的“医疗旅游”,用低廉价格,高超医术吸引世界上中产阶层来印度旅游同时看病、整形。数据显示,目前“医疗旅游”规模每年达到30--50万人次,并且在快速上升。其中,中国游客尤其踊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