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聚焦】上海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是这样在发热门诊被发现的!

 牛视天下智慧人 2020-02-26

发热病人筛查是疫情防控中最重要的防线之一。全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被及时发现并确诊,拉开了新冠肺炎疫情防疫攻坚战“上海战区”最初的一声警报。来看上观新闻的报道↓

多一丝警觉 他没有让“第一例”溜走

时间回到1月15日晚上21点,一位50多岁女性走进同仁医院发热门诊。

“当时媒体报道武汉已有40多例确诊患者,又听她说话的口音似乎有点像,所以多留了一份心。”临时支援发热门诊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于亦鸣首先想到的,是详细询问这位患者的流行病学史。

“她说自己是从武汉来看在上海工作的女儿和女婿的,抵沪之后就觉得自己身体不舒服了。”听到这些,于亦鸣立刻警觉起来,又发现血象和胸片符合病毒性肺炎表现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马上汇报。

图说:同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于亦鸣。

这一无从参照的“特殊患者”,以最快速度得到了“特别处理”——患者立移至发热门诊常设的独立留观室,做到完全隔离。当班医生和护士则马上穿上一级防护装备。

第二天,院内专家紧急会诊,区和市疾控中心的流调团队及时赶来,判断不能排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随后,样本送往市疾控中心进行检测呈阳性,又被送往国家疾控中心复核。

刚刚“升级” 传染病楼就派上大用场

会诊当天,这位患者就被转移到了同仁医院传染病楼的独立隔离病房。这栋医护楼的所有设施去年才进行了全面升级。

据了解,这里具备应对批量发热病人集中就诊的能力,一天有能力接诊400例患者。“这确保医院接诊第一例‘新冠’患者时,最大限度减少了院内感染的风险。”马骏说。

图说:摄于传染病楼内。

7成的“新冠命中率”怎么做到的?

疫情发生至今,被同仁医院列为疑似新冠患者中,有18人被确诊,“命中率”接近7成。

图说:同仁医院的进门“三道关”。

发热病人筛查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这一个多月里,最多时发热门诊要接待400多名病人。据介绍,根据人流“单向流动”原则,同仁医院经封闭医院部分入口,转送病人的关键要道“能阻能隔”,病患与员工通道也尽可能分离,由专人负责管理。

为了提升筛查效率和准确度,以及让排队患者尽量缩短聚集时间,医院想出了“过三关”的做法——门急诊入口处关口前移,设置三个体温监测位点,对所有进入门诊楼人员(患者及家属)均做体温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健康问询工作;门诊入口处用临时帐篷为做流行病学调查人群分别设置“人工填表队列”“手机扫码队列”,通过蛇形“一米线”及地面站立标识,防止人员聚集。

来源:上观新闻(作者:姚勤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