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蛰前节奏:草木生发萌动,读懂易经:“城复于隍,勿用师”7字

 安阳源易缘 2020-08-26

惊蛰前节奏:草木生发萌动,读懂易经:“城复于隍,勿用师”7字

2月24日,过了传统民俗中的“二月二,龙抬头”节日后,再有几天就将进入农历二月的惊蛰节。

在惊蛰节到来前,我们还要经历雨水一个小小的缓冲期——雨水“三候”。

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北时,开启了一年之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此时大地开始复苏。

而当斗柄指向天干的“壬”干时,经历过雨气气令的初候水獭祭鱼、二候鸿雁北归10天,春风沐浴,冰雪融河,雨水量将逐渐 增加,气温也渐渐上升。


在传统的民间习俗中,有“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一年24节气中,每一个节或气,都有“三候”,雨水节的三候为“草木萌动”。

“萌动”一词,比喻为刚刚起头。《礼记·月令》称:“孟春之月(正月)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

而在四大名著《西游记》里,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别离了玉华国玉华城,来到了慈云寺。

吃过僧人们献上的斋茶后,唐僧和孙悟空等人来到寺中后花园散步,看到了一番春天的好风景。


吴承恩老师在原著中赞美道:时维正月,岁届新春。园林幽雅,景物妍森。四时花木争奇,一派峰峦叠翠。芳草阶前萌动,老梅枝上生馨。红入桃花嫩,青归柳色新……

从《西游记》中的文字描写中,可以看到,唐僧师徒来到慈云寺的时间,正是雨水到惊蛰前后的时间段。

今年的2月29日至3月5日,是雨水节的第三候,也是月令72集候中的第六候。

《月令72候集解》谈到雨水节时,称六候为:天地之气交而为泰,故木萌生发动矣。


传统文化《易经》泰卦之象,正是上乾下坤,代表为天地交泰的吉祥之卦。在立春正月的六候中,每一候都对应着一个卦爻。

那么,雨水三候又与《易经》泰卦中的那一爻有关呢?

先来回顾下,其他的五候与易经卦爻的关系。立春初候:东风解冻,对应着泰卦的初九卦爻,爻辞为: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立春二候:蜇虫始振,对应着泰卦的九二爻,爻辞为: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立春三候:鱼陟负冰,对应着泰卦的九三爻,爻辞为:无平无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以此类推,雨水三候,对应的正是泰卦的上六爻,爻辞为: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中国传统文化和道教神仙中,各地县级以上的地方,都设有“城隍庙”,供奉的主要神祗正是城隍神,有些地方还亲切地尊称“城隍爷。”

在儒教的《周官》一书中,谈到“城隍”是八神之一,也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的守护城池之神。


易经中的“城隍”指的则是:城墙、城郭等墙壁,以及城外护城的壕沟或护城河。

《周易》64卦里,除了第11卦泰卦上六爻辞谈道:城复于隍,勿用师之外,《象传》也谈到了:”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这里的卦爻辞意思是:城墙倒塌在壕沟里,是为大乱之兆,但此时,不宜动用军队。从上面传来命令,正固将会有困难!

为何会这样呢?象传解释道:其命乱也!(命令已经乱了!)


上六爻进无可进,退无退路。虽有九三爻响应,但明显无力抵抗三个阳爻的进逼,大势所趋,此时如果还执著的坚持,大动干 干戈,穷兵黩武,又怎会是吉兆呢?

正确的做法是应该等待新的时机,新的局面出现。

那么,雨水三候的”草木“之象,又从何而来的呢?

易经泰卦中,上六爻动变,由坤卦变为艮卦。其中,艮卦为山森,故称草木。艮卦覆卦为震,震为震动、唤醒之像,故称”萌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