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污染区出来,一口喝光一瓶矿泉水,想摸手机回消息,发白的指纹解锁失败。面对镜子按了按鼻梁,压红压之不褪色,眼袋被N95勒了回去,抬头纹让护目镜给压出来,怀疑含氯消毒剂是不是能给黑眼圈熏没了,这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 (图为援鄂医疗队员:华西医院中心ICU护士潘华英) 一天中最紧张的时刻,是上车准备去医院的时候,每天都是从那一刻开始重新调整自己,心态:满分;精力:满分,出发。提醒自己穿脱防护服、交接班、病情观察,治疗,用药,护理,各个环节都要注意些什么,一字型的病房,怎么才能最大程度地保存体力跑完全程。 (图为援鄂医疗队员:华西医院泌尿外科护士陈叶) 在病房里因为口音问题,跟病人沟通是有一定障碍的,我们要说更多的话,意味着也就更加缺氧。有个婆婆,我问她今天做过CT没有,她说坐过飞机没有。有个叔叔扯他的高流量吸氧管,我们制止他,解释说不能扯,邻床病人也帮我们跟他解释,病人也一直在表达自己不舒服,一个回合下来,我们几个都气促得不行,邻床病人一下笑出声,直摇头,无奈又好笑,好在最后是知道了不能去扯管道。 (图为援鄂医疗队员: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陈瑶) 隔离病房里面不能留陪家属,甚至有许多家属也需要在家自行隔离。因此会有病人生活用品紧缺。有个婆婆没了牙膏,第二天上班给她带上,顺便给另一个阿姨也打包了一袋洗漱用品,原因是头一天晚上她给女儿打电话说没收到女儿送的日用品。阿姨收下这包东西时看得出挺惊讶,说了许多,我只听懂一句谢谢,但这一句,就够了。因为看得出她在努力表达她的感谢,也想回应她,奈何防护服很严实,得大声说话发音才能清楚,声音大了像在吵架,想笑一笑能让她感受到,穿成这个样子好像也看不出来。只得摆摆手,出去,轻轻把门带上。我们都来了,还用多说什么吗。 因为不能留陪伴,有些病人焦虑情绪比较严重。20床从接班已经是第5次按铃,敲门进去,让给她倒点水,倒完正想走,看她纠结着眉头,停下脚步,我问她你怎么了,哪儿难受吗,她便开始大倒苦水,听她说了五分钟,她好像好受了点,其实这五分钟我没说什么话,主要听她说罢了,说完她准备喝水,停顿了一下,对我说:我要取口罩了,你走开一点。那一瞬间我完全被感动到。即使疾病给她带来诸多痛苦,但她依然良善,这是医患关系向好必不可缺的东西:彼此的信任,包容和尊重。 (图为援鄂医疗队员:华西医院SICU护士黄国栋) 清晨六点去给8床大爷换氧气湿化水,怕吵醒病人特意没开灯,结果发现大爷两个手枕在脑后,正看着窗户外面。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天阶月色凉如水,天边微微泛红,日出将现,半空中挂着一弯新月,正对着一颗金星,病房的玻璃窗户很大,没有隔断,眼前渐变色的天空仿佛一幅画。城市即将在月色下苏醒,我问大爷:您不再睡会儿吗,大爷摇摇头,舍不得把目光从外面收回来,我猜大爷可能在回忆些什么,不好再打扰他,出了病房。
世间美好的事物总是能让人身心自在的,逆境中的美好效果加倍。对美好的向往更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享受生命活在当下,这是幸福的奥义,应该也是疫情带给许多人的体会。在我还是一名护生的时候,“保持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健康,”这几个字的意思是治病,治好病。工作之后,上至抢救病人下至打一壶开水,我的理解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加上共情,一度以为这便完满了。而现在,仿佛理解中还可以再多一层注释:慈悲。有人说,慈悲,是懂得痛苦的根源,深以为然。如果不是因为懂得,不会有逆行而上,如果不是因为懂得,不会有为众人抱薪,如果不是因为懂得,不会有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要说伟大吗?很多同事,只觉得这是应该做的。这不过是一件件事情叠加起来构成了一天,一天天工作重复起来组成了一个月,一月月经验积累起来形成了一年,年复一年成为了现在,然后突然被聚光灯选中。但是看到一则新闻中的护士说了这句话后一位病人阿姨哽咽着讲:不,这不是你应该做的,谢谢你。顿时又被触动,好想说:看,我们需要的是一份理解而已。 有时候在想,如果没有这场疫情,现在我在干什么呢。其实要是突然问今天星期几,今天几号,我是答不上来的。翻开日历看看应该是这样:下了夜班睡到午后,拉开窗帘,大概是晴朗的一天,打开音乐推送,是周杰伦。听着熟悉的歌,洒扫庭除,到了下午提着相机出门放风。如果天气不好也不要紧,有好多喜欢的动漫没完,字帖也有好几本,书架上还有才看到一半的书。兴致上来了下楼买菜研究黑暗料理,空出来的花盆都可以再种上点什么。春日来了换单衣,气温回升束起头发。百花盛放,再过段时间回一趟雅安,去油菜花开的地方放一下午风筝。噢对了,我们护理小组的春游也得提上日程了。有时候也在想,等疫情过去,做些什么好呢。给自己放个假?去吃好吃的,去远方旅行、拍喜欢的照片、学想学的东西、见想见的人…… (图为援鄂医疗队员:华西医院中心ICU护士卫新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