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六经辩治综述

 憩苑 2020-02-27
伤寒六经辩治综述

伤寒六经辩治综述



一.《伤寒》六经与《内经》六经

《伤寒》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在仲圣所处的年代,当时的外感病多为伤寒。人体受风寒邪气,先侵犯皮毛,腠理,而横向内传,进一步侵犯经络脏腑。这里的六经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非《黄帝内经》中十二正经手足经脉的合称。

伤寒论是中医经典之一,是医圣张仲景的著作,是集理法方药于一体的临床指南,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可以说,内经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架构,伤寒论则构成了中医临床实践的核心技术,是千百年来中医的精髓所在,是中医疗效的最有力保障。

不论是六经辨证及后世的脏腑辨证,精气血津液辩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经络辩证等等都是以阴阳为总纲,将证候分为三阳和三阴两大类。

三阳病证的特点,一般处于邪气亢盛,正气未衰,其病位多偏于表,以六腑及阳经功能性病变为主,愈后多良好,无后遗症

三阴病证的特点,一般处于病势较弱,正气虚衰,其病位多偏于里,以五脏及阴经器质性病变为主,愈后多不良,或迁延不愈,而伴有后遗症。

因此六经辩证是综合性的将脏腑经络等看为整体,并在其中寻找到之间的相同点,而后进行归纳总结,最终为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每一病证中可能包含一条甚至几条经脉,一脏甚至多脏,一腑甚至多腑的病变。

六经辩证里的阴阳,是指人体正气的盛衰,

人体阳气的盛衰,正气足,则为阳,正气不足,则为阴。

外邪入侵时,人体都有一个对抗疾病的本能,当这个本能很旺盛的时候,人体抗邪的程度就激烈,就会表现出一系列功能亢奋的症状,这时我们就说这是阳性的病;相反,当人体正气不足,无力对抗病邪,就会表现出一系列功能虚衰的症状,这时我们就说这是阴性的病


二.六经的传变规律

六经就是外邪在人体中逐步侵害的过程,由阳至阴,由阴化阳,由表入里,或由里达表,由实渐虚,由虚标实,由寒转热,由热而寒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之为传变。

具体有以下三种传变方式,1、循经传;2、越经传;3,表里传。

循经传,疾病按照,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顺序,即仲圣所拟六经正常传变方式进行。因伤寒传本不同,也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的顺序说法。

越经传,疾病不按偱经次序传变,如太阳不愈,不经阳明,少阳,直入太阴。多由患者正气不足,或邪气亢盛所致。

表里传,相为表里的两经相传,此表里非彼表里,为太阳与少阴,阳明与太阴,少阳与厥阴之间的表里关系,为六经辨证至表里,与脏腑之间表里关系无关。多因正虚而邪乘所致。

此外亦有阴转阳,里邪透表,此为正气恢复之相,预示着疾病的即将康复的好兆头。

除了传变之外,另有合病,并病,直中。

合病是指两经或三经的病证同时出现,如太阳和阳明合病,少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等。

并病有不少人认为合病与并病是一回事,事实上不然合病是属于同时出现,而并病是疾病尚未传变,而又出现其他经病证,如太阳未愈又出现少阳或阳明

直中凡疾病不从阳经传入而直接出现三阴经的病证继而发病的患者,称之为直中。

三.六经病的成因

病位无非表里(含半表半里),病性无非阴阳,除此之外,不可能再有其他的情况。所谓外感、内伤,无非是致病原因的不同而已。所以六经辩证涵盖了人体的内外表里,无处不包,人体任何一个地方的疾病。

六经辩证的实质,无非阴阳两个字而已。阴阳两个字,在表述病性时,所谓阳,就是阳性病,所谓阴,就是阴性病。阳性病,就是虽有病邪,但是正气不衰,正气尚有能力抗邪,因此正邪对峙和斗争比较激烈,症状表现也就比较明显。阳性病患者,体内正气尚足,但也不是说特别充足,特别充足的人,就不会得病了,外邪就无法侵入他的身体了。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这个道理。阴性病,主要是人体正气不足,生理功能不足,抗邪能力不足,无论有无病邪,都是一派虚衰之象。因为正气不足,无力抗邪,正邪交争不激烈,所以症状不一定严重,进展不一定很快,好像病情并不严重,但实际上问题可能更深,更棘手,危害更大。

三阳病证的特点:一般处于邪气亢盛,正气未衰,其病位多偏于表,以六腑及阳经功能性病变为主,愈后多良好,无后遗症

三阴病证的特点:一般处于病势较弱,正气虚衰,其病位多偏于里,以五脏及阴经器质性病变为主,愈后多不良,或迁延不愈,而伴有后遗症。

四.六经病证治则

三阳病—祛邪为主

太阳病—汗法

阳明病—清下法

少阳病—和解法


三阴病—扶正为主

太阴病—温中法

少阴病—温阳育阴

厥阴病—寒热并用、攻补兼施


五.六经病的证治

三阳病

太阳病辩治(太阳表证)

太阳主表,统营卫,为一身之藩篱。所谓太阳病,便是外邪侵犯人体肌表皮毛。此时正气尚有余力抵抗,正邪互争的时期,造成肌表被约束而表现出来的疾病为太阳病。太阳经脉循行于项背,统摄营卫之气。太阳之腑为膀胱,贮藏水液,经气化由小便排出。风寒侵袭人体,多先伤及体表,正邪抗争于肤表浅层所表现的证候,即太阳经证,是伤寒病的初起阶段;若太阳经病不愈,病邪可循经入腑,而发生太阳腑证。腑证有蓄水、蓄血之分。

病理与病机  

太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以固护于外,为六经之藩篱。  

太阳主表,肺亦主表,二者关系密切。太阳主表是因阳气敷布于外,而肺之所以主表,主要在于肺津滋养于皮毛。体表的阳气与津液相辅相成,共同发挥卫外的作用。

太阳病的发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邪自外入,一是病由内发,且二者往往互为因果和转化。邪自外入者,多因卫阳不足,风寒等邪乘虚而入,太阳首当其冲,卫气奋起抗邪,卫邪相争于肌表,致太阳经气不利,营卫失调而发病;病由内发者,系在一定的条件下,疾病由阴转阳,或由里出表。所谓由阴转阳,是指少阴病阳复太过,病转太阳之腑,因太阳与少阴相表里;由里出表多指阳明兼太阳病证。太阳病以邪气实为主,故其性质按八纲归类属表证、实证、阳证。


太阳经证是指由于风寒之邪侵犯人体肌表,正邪抗争,营卫失和所表现的证候。太阳经证为伤寒病的初起阶段,是由风寒外邪侵犯太阳经所致。

【临床表现】恶寒,头项强痛,脉浮。

上述表现是太阳病的主症主脉,无论病程长短,但见此症此脉,即可辨为太阳病。

【治则】其证在表,故当汗解。

太阳经证,由于病人感受邪气之不同、体质的差异,又有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之分:

太阳中风症 —邪犯太阳、卫强营弱—调和营卫—桂枝汤

【概念】太阳中风证是指以风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脉,使卫强营弱所表现的证候。本证是以恶风,汗出,脉浮缓为辨证依据。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

【治则】调和营卫—桂枝汤(需要借助热粥或温覆使汗出)

太阳伤寒症—邪犯太阳、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辛温发汗麻黄汤

【概念】太阳伤寒证是指以寒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脉,导致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表现的证候。本证是以无汗,身痛,恶寒,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

【治则】辛温发汗—麻黄汤(麻黄汤只适用于表实证,有汗者切不可用,用则有亡阳之危。)

太阳腑证是指太阳经证不解,病邪由太阳之表内传其膀胱腑所表现的证候。根据病机之不同,又分为太阳蓄水证太阳蓄血证

太阳蓄水证

膀胱气化不行,水热互结所致小便不利—通阳化气,利水解表—五苓散

【概念】太阳蓄水证是指太阳经证不解,邪与水结,膀胱气化不利,水液停蓄所表现的证候。本证是以太阳经证与小便不利、少腹满并见为审证要点。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小便不利,少腹满,消渴,或水入即吐,脉浮或浮数。 【治则】通阳化气,利水解表—五苓散

太阳蓄血证

外邪由表入里,热邪与血结于下焦—祛邪祛瘀为主,活血化瘀—桃核承气汤

【概念】太阳蓄血证是指太阳经证不解,邪热内传,与血相结于少腹所表现的证侯。本证是以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等为其审证依据。

【临床表现】少腹急结或鞕满,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善忘,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

【治则】祛邪祛瘀为主,活血化瘀、破血逐瘀、凉血散瘀—桃核承气汤加减


阳明病辩治

阳明病证是指伤寒病发展过程中,阳热亢盛,胃肠燥热所表现的证候。其性质属里实热证,为邪正斗争的极期阶段。本证多因太阳经证不解,内传阳明化热而成。或因少阳病失治,邪热传入阳明而成;或因素体阳盛,初感外邪便入里化热所致。

【临床表现】身热,不恶寒,反恶热,汗自出,脉大。

病理与病机:

阳明,有阳气旺盛的涵义,是少阳、太阳阳气发展的高峰阶段。可见,阳明是阳热之气旺盛到了极点的恶象征。《素问》,“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小肠主受盛,化物出焉,大肠主传导,变化出焉”。在生理上胃肠相互协调自成一个特殊系统实相合拍,若将大小肠分割为二,在脾胃病中,实感牵强,不能自圆其说,故胃肠为阳明之府,为后天之本,保证气血精微的生化,协调全身气机的升降,维持人的生命功能。

阳明病的成因有三:一为太阳或少阳病失治,耗伤津液,邪热传于阳明;二为肠胃素热,燥热之邪以从其气,直反阳明;三为三阴病阳复太过,热邪亢盛,化燥成实而转属阳明。其发病的根据是素蕴燥热,发病的条件是失治或误治,伤津化燥,邪热内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阳明以燥气为本,在太阴湿气的制约下,相济为用,不致太过。如果脾湿不足,或伤津化燥,都可导致燥气亢盛(胃肠燥热)而为阳明病。若燥热之邪未于肠中糟粕搏结,而充斥于全身者,称为阳明经证;若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相结,则称为阳明腑证。二者证侯性质均属里、热、实

阳明病一般分为两种,或初期以热为主的表现阳明经证(里热证),或中后期以燥为主的表现阳明腑证(里热实证)。二者的鉴别在于,有形与无形,即燥屎的形成即便秘为最典型的表现。

阳明经证—胃热炽盛—清阳明胃热—白虎汤主之

阳明病前期,一般津液尚未亏损,以壮热的表现为主,故称之为阳明热证,此时燥屎尚未形成,故又称其为无形热盛。(里热证)

【临床表现】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引饮,或心烦躁扰,气粗似喘,面赤,苔黄燥,脉洪大。

【治则】阳明经证是胃热炽盛故以八法中清法为主,白虎汤主之

阳明腑证—津液亏虚、实热内结—承气汤主之

阳明病中后期,一般津液已经亏损,此时热与燥并存,或燥大于热,故称之为阳明实证,此时燥屎已经形成,故又呈其为有形热结。(里热实证)

【临床表现】热邪传入阳明初期,肠中燥热,胃气不和,或邪实正伤,肠中干燥,不更衣,脘腹涨满,或热结旁流,邪热蒸蒸而发,心烦恼怒,神昏谵语等,

【治则】阳明腑证是热伤津液所导致,故八法中以下法为主,承气汤主之


少阳病辩治

邪犯少阳,枢机不利—和解枢机—小柴胡汤

少阳病证是指邪犯少阳胆腑,枢机不运,经气不利所表现的证候。又称少阳半表半里证。多由太阳经证不解,邪传半表半里的少阳部位而引起。亦可由厥阴病转出少阳而成。本证是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脉弦等为辨证依据。

病理与病机:  

少阳包括手少阳三焦和足少阳胆,分别与手厥阴心包与足厥阴肝相表里。三焦主决渎而通调水道,又为水火气机运行的道路;胆内藏精汁而主疏泄,胆腑清利则肝气条达,脾胃健运。胆与三焦联系甚密,故胆气疏泄正常,则枢机运转,三焦通畅,水火气机得以升降。

少阳之火,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此火温养。若邪犯少阳,胆气郁结,则生理性“少火”就变为病理性的 “壮火”,“壮火食气”,故少阳为病多以火气病变为主。   

少阳病的发生,一是太阳病不解传入少阳;二是外邪直犯少阳;三是三阴病(特别是厥阴)阳气来复,可转入少阳。其病变位置,既在表,又在里;既不完全在表,又不完全在里;既未完全脱离太阳,又未完全进入阳明,而以少阳胆腑为病变中心,并涉及太阳、阳明。就其病性而言,少阳病既有太阳寒证的表现,又有阳明化热的征象,寒热俱在,是表里之间的中间类型。少阳病常见肝病症状和脾胃升降失常的症状。其总的病机为邪犯少阳,枢机不利。

【临床表现】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

【治则】少阳证的治疗因其非表证不能发汗,也非里证不可泻下,而是半表半里,非表非里,少阳也被称之为“枢”,所以少阳证要和解枢机

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同姜枣,少阳百病此方


以上三种都是阳性病,也就是患者正气尚足以抗邪。如果正气不足以抗邪,就意味着病在三阴,在表的叫做少阴病,在里的叫做太阴病,在半表半里的,叫做厥阴病。


三阴病

太阴病辩治—脾阳虚衰,寒湿内生—温中补阳—四逆辈

太阴病证是由多种原因所致脾阳虚衰,寒湿内生所表现的证候。太阴病为三阴病之轻浅阶段,其病变特点为里虚寒证。可因三阳病治疗失当,损伤脾阳而起,亦可由风寒之邪直接侵犯而成。本证是以腹满时痛,自利,口不渴等虚寒之象为辨证要点。

太阴病是疾病在正邪对抗中,邪由燥热向湿寒过度并生成的时期,此时正气已经衰弱,不能与邪气斗争,故多以寒湿为主表现出的一系列症状。从疾病的属性上来看,太阴病当属于虚证,故才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说法。脾阳虚衰,寒湿内生。太阴病为三阴病之轻浅阶段,其病变特点为里虚寒证。

本证是以腹满时痛,自利,口不渴等虚寒之象为辨证要点。

太阴病中之"太阴",主要是指脾(胃)而言。脾胃为后天之本,是健康之根,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病由所生。

太阴病的发生,可由三阳病传变而来,亦可因寒邪直中所致,且以后者为主。病至太阴,侵犯于脾,致使脾阳不足,运化失职,寒湿内生。故其病位在里,病性属寒、属虚。

【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口不渴,时腹自痛,四肢欠温,脉沉缓而弱。

【治则】温中补阳—四逆辈(四逆汤、理中汤、附子理中汤)

太阴病属于里虚寒证治法当以温里为主,原文中给出的方剂为“四逆辈”,故仲圣没有给予肯定的方剂,但从四逆汤类方来说,无外乎温补中阳四个字。故四逆汤、理中汤、附子理中汤等皆可胜任,当根据病人病情等酌情运用,方能中病。

太阴病篇虽然本无理中汤类方,但根据霍乱病篇,理中丸之主证来看,亦可作为太阴病主方。

【预后】太阴病的预后一般来说较好,但是若失治误治亦可损害至下焦,而进一步传化。


少阴病辩治

少阴病是伤寒六经病变发展过程的后期,全身性阴阳衰惫所现证候的概括。病位主要在心肾,临床以脉微细、但欲寐为主要脉症。

病理与病机

少阴包括手少阴心与足少阴肾,分别与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互为表里。   手少阴心属火,主血脉、神明;足少阴肾属水,主藏精,为先天之本。心肾以三焦为通路,相互交通,水火互济,彼此制约,维持其两脏的阴阳平衡。

少阴,有阴气初生之意,其位置在太阴和厥阴之间,所以又有"少阴为枢"之称,有枢转阴气的作用。   

少阴发病,有直中和传经两种形式。直中者,外邪直犯少阴;传经者,太阳、太阴之邪不解而传入。其发病的根据是素体心肾阳虚,气血不足。外感风寒之邪只是发病的条件。

少阴心肾,是人体生命的中枢,少阴为病,多为危笃重证。少阴病的病理既可出现心阳肾阳之虚衰,又可有心阴、肾阴之耗伤。故少阴病有从阴寒化、从阳热化两类证候。

少阴寒化证—从阴化寒,阴寒独盛—回阳救逆—四逆汤主之

是指少阴阳气虚衰,病邪入内从阴化寒,阴寒独盛所表现的虚寒证候。

此证是以无热恶寒,下利,肢厥脉微等为 辨证依据。

【临床表现】无热恶寒,但欲寐,四肢厥冷,脉微细,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或身热反不恶寒,甚至面赤。

少阴热化证—阴虚阳亢,邪从阳化热—滋阴清热——黄连阿胶汤

是指少阴阴虚阳亢,邪从阳化热所表现的虚热证候。

【临床表现】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

治则: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则补之。

寒化证属于危候,当回阳救逆——四逆汤类

热化证则相对较为平和,当滋阴清热——黄连阿胶汤

误治与传变:易传变

少阴病相对来说,是表证的一种,并不复杂。但是,因为正气不足,所以病邪在体表停留的阶段比较短暂,少阴病传变迅速,正气又虚,所以多见难治之证、死证等。


厥阴病辩治

厥阴病证是伤寒病发展传变的较后阶段,所现阴阳对峙,寒热交错,厥热胜复等证候的概括。临床以上热下寒,四肢厥冷证为其提纲。厥阴病为六经之末,多由它经传变而成,其中尤以少阳病为主。

病理病机:

厥阴包括手厥阴心包和足厥阴肝,并分别与手少阳三焦和足少阳胆相表里。

厥,含有极尽之意,是两阴交尽的互词。厥阴为阴之尽,阴尽则阳生,所以,厥阴含有阴尽阳生、阴中孕阳之意。其位置在少阴之后,所以又有"厥阴为阖"之称,有蕴蓄阴气的作用。

厥阴与少阴相表里,上接君火,下连肾水,成子母相应,在人体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厥阴病的发生,一为直中,系平素厥阴之气不足,风寒外感,直入厥阴;二为传经,即少阴病进一步发展传入厥阴;三为转属,即少阳病误治、失治,阳气大伤,病转厥阴。

邪入厥阴,肝阳与心包之火上逆,则形成上热;火不下达,无以温暖肾水,则形成下寒;阴阳互争,邪正相搏,则形成厥热胜复。

【临床表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厥阴病主要分为寒热错杂,厥阴病寒证和厥阴病热证。

厥阴病寒热错杂—主要是由于肾阴不足,肝失疏泄,阴阳气不顺接,上热下寒

【临床表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治则】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和胃安蛔—乌梅丸

厥阴病寒证—肝血虚寒凝致厥的证治

【临床表现】手足厥冷、脉细欲绝

【治则】养血散寒,温经通脉-当归四逆汤

内有久寒-加吴茱萸生姜

厥阴病热证—厥阴肝热下利的证治

【临床表现】热利下重、下利欲饮水

【治则】清热凉肝,解毒止利—白头翁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