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周前期为什么叫“春秋”不叫“冬夏”?

 文化龙乡 2020-02-27

春秋战国时期,是诸侯争霸纷争不断的乱世,在历史上是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被人们广为传唱,就是因为也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孔子、墨子、老子、韩非子等等数不胜数。相信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有所了解,但是春秋时期,为什么叫春秋?为什么不叫冬夏呢?

东周前期为什么叫“春秋”不叫“冬夏”?

所谓的春秋时期,就是东周前期。而春秋一词最早并不是出现在当时,而是后人的命名。我国时期的命名后期全部以朝代命名,而前期就是以时代大事命名。比如战国就是因为纷争不断得来,而春秋就是因为孔子的著作《春秋》得名。孔子这本著作类似于史实记事,记载鲁隐公770至鲁哀公481年间大大小小242件事。这一段时间大致与东周前期相符,所以这就是以春秋命名的原因之一。

东周前期为什么叫“春秋”不叫“冬夏”?

中国古代先贤留下了无数著作,仅是因为时间类似,便以春秋命名一个时期肯定不现实。况且鲁国在东周前期仅是一个诸侯国而已,众多诸侯国鲁国并不能算是大国,单写一国国史显然不能涵盖全部,为什么就能以这一时期代表整个东周前期呢?答案就是因为孔子的存在!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国家管理及统一的要求,法家相对一家独大,但是从汉代“独尊儒术”开始,孔夫子正式走向至高无上的地位。

东周前期为什么叫“春秋”不叫“冬夏”?

在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之下,不仅是孔子个人,包括孔子的门徒及著作全部走上历史舞台。此时《春秋》名正言顺的成为了鲁国经典著作之一,此时以春秋命名也不为过了。除此之外,除了孔子的主角光环映射以外,鲁国也有其贡献。鲁国在诸侯国中并不起眼,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兵力也不强,但是鲁国是东周时期负责掌管“周礼”的。春秋时期并未出现礼崩乐坏的情况,“周礼”在各诸侯国中都是必须坚守的行为准则。鲁国的国史也能算的上东周前期文明的代表,以鲁国命名也就变成顺理成章之事了。

东周前期为什么叫“春秋”不叫“冬夏”?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春秋是时间概念,而冬夏并不具备代表性。举个例子了解一下,春天万物萌生,而秋季百物凋零。春在时间的概念上代表着一年的开始,而秋季代表着一年的结束。古时生产力低下,春天播种,秋季收获,这代表着生活与兴旺。而夏季打仗冬季几乎毫无建树,完全被抛出了时间的概念之外。夏冬作为命名的意义也就渐行渐远了。

东周前期为什么叫“春秋”不叫“冬夏”?

用孔子的著作名称代表一个时代显然不是孔子一人之力,这其中结合了更多的天时地利。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段时期的特征还是及其明显的。在东周初期“礼”生到中期“礼”灭也是生长到结束的过程,春秋一词在恰当不过。春秋时期是百家争鸣的时代,能被历史记住的也只有一些先进的思想和文化,这足够我们享用万世。如此说来,“春秋”命名恰如其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