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痛悼念|追忆蒋亦元院士的歌声《那就是我》

 为云白头 2020-02-27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农业工程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农业大学教授蒋亦元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2月24日16时18分在哈尔滨不幸逝世,享年92岁。

  消息传出,历届的东农校友都在朋友圈转发悼念,回忆记忆中的蒋院士,许多人留言难忘的是他的歌声和讲座。东小农怀着沉痛的心情搜集整理了网络资料,和大家一起追忆那些年同学们听过的蒋院士的歌声和讲座,用我们青年的方式表达对先生的敬意与哀思!











蒋亦元院士演唱《那就是我》
  2001年,蒋亦元院士在学校庆祝建党八十周年暨迎接“211工程”验收文艺演出上演唱了这首《那就是我》,献给全校的师生以及到校评估的专家。这首歌唱出了先生的心声,对家乡的思念及对东农的深厚情感,大师风范,感人肺腑。此刻重听,小农几度潸然泪下,强烈推荐!!

  在校庆60周年庆祝晚会上,蒋亦元院士深情的谈到他和东农的情感:“我是建校初期,1951年到的东北农业大学,我是地地道道的东北农学院培养成长的,我到学校的时候才20多岁。我本来是在南京大学,那时候已经拟定我留校当助教,但是我听了刘校长到南京做动员报告,他说,东北有一米多深的黑土地,玉米劈劈啪啪响。我听了非常地激动,我就婉辞了学校的助教,我就想到东北来闯一闯。”

蒋院士在60周年校庆晚会上讲话

并演唱了《祝酒歌》《我和你》

  2012年,蒋院士在欢迎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文艺晚会上演唱了歌曲《敢问路在何方》,他说:“我认为这首歌是很好的描写了我们科技工作者所应该有的创新精神,因为唐僧去西天取经,是为了追求真理,他这一路上这么艰苦的斗争,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就是团队的精神。迎着日出,送走晚霞,这就是我们白天黑夜要辛勤的劳动。踏平坎坷成大道,创新是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的,必须在没有路的条件下,创出一条道路来。这个歌是很好的描写了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在当今21世纪,我们国家要成为一个科技的强国,我们强调创新,必须要有唐僧这样的精神来激励着我们。”

  2013年,学校音乐厅正在举办中俄大学生盛会,蒋院士正在校园进行体育锻炼,被同事邀请到晚会现场,蒋院士说:“我是被同事鼓动上来的,我毫无准备,看我这一身,但是我还是有这样一个愿望,就是用这样一个机会,表达我对俄罗斯人民的一种感情。”蒋院士现场用俄文演唱了一首《在那遥远的地方》。


除了歌声,校友们追忆的还有听过的蒋院士的讲座

蒋亦元院士曾说:

科学的基础是逻辑,艺术的基础是想象

想象与逻辑的结晶是创新

  欣赏绘画是通过视觉直接感知的,进而领会绘画所表现的神情、涵义和它的底蕴。但是音乐没有视觉的直接形象,而是依靠听觉去感受音乐的情感,进而引起共鸣,使人产生具有极大空间的想象,这种感知的训练是培养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想象力、发散性思维正式科技工作者所要培养的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一位2010年曾经听到过蒋院士报告的学生,听了报告后感触很多,回到寝室就把听报告的感受记录了下来。

蒋亦元院士学术报告有感

  今天上午8:30参加了东北农业大学首届研究生学术文化节,并听了蒋亦元院士做的题为“学习与实践、创新的体会”的报告。
  蒋老是农业机械方面的专家,从报告中体会到了大师的魅力——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宠辱不惊的气魄,半个世纪致力于割前脱粒机的研究,从1代到4代,35载诉说着蒋老的耐力与执着。
  整个报告中,先生都是谦虚的,他对自己超过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只是用了“取得了一些成绩”几个字来概括,对于研究了6年的第2代脱粒机解说为“整体上是失败的,一小部分是成功的”,这让我有了深深地体会,一个顶尖级的农业机械专家是如此的谦虚随和,对于一个处在学习阶段的我是一个极好的教诲——任何时候都要谦虚、努力。

  今天,在将近3个小时的报告中,我几乎是分分秒秒都在认真的听着,是对蒋老渊博知识的敬仰,是对蒋老个人人格魅力的崇拜,是对一个老学者无限的敬意。

  对于知识,要不断的积累。从老先生的4代脱粒机当中的体会是知识的奥妙。虽然蒋老没有给我们讲一些专业上的东西,但我深知在4代样机的背后是先生扎实的理论功底,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这些铸就了一个农业机械大师。

  对于生活,要充满热爱。蒋老的诗词,堪称一绝,从诗词中看到了蒋老的许多人生哲理,选择自己的选择,坚持到底。音乐伴随着蒋老的科研之路,从中可以看出,老人家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从音乐中得到快乐,得到科研的思路、陶冶个人的情操和品格。

  最后用三个词来概括自己在这次学术报告中的体会——谦虚、好学、坚持。

科学的基础是逻辑,艺术的基础是想象

逻辑与想象的结晶是创新——蒋亦元


记东北农业大学首届研究生学术文化节
2010.5.5 北1-611  经济管理学院  李德丽 










母以子贵,师以生荣

  半个多世纪以来,蒋亦元一直在东北农大辛勤耕耘,践行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学生,只要发现有培养价值且肯学的孩子,就会对其倾心培养,如今他们中的多人都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可谓群星璀璨。 

蒋院士对学校新生的寄语:

  “同学们,我想对大家说,大学的教育跟中学有显著地不同,第一,知识是自己学会的,不是靠教会的,你们要学会自学,老师只起到引领的作用。第二,书本上讲的不一定都是对的,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有怀疑精神才会有新发现和创新。第三,年轻人的记忆力很强,但记忆力只是学习的基础,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才是学习的目的。第四,四年的大学生活时光里,你们会有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你们要珍惜时间,要像海绵吸水那样去学习知识。我们的科技和教育要去追赶国际先进水平,这个使命是你们年轻人的,希望你们在大学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蒋院士对学校新生的寄语

  在蒋亦元的家里和他的院士办公室中都挂着与学生们的合影大照片,并冠以“母以子贵,师以生荣”的标题。他还将体现学生工作成绩的文章、杂志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引为骄傲,令人感动。把发现和培养的人才看做自己毕生科学工作中最大的成就,这是蒋亦元值得尊敬和歌颂的“师道”和“师德”。

蒋院士将永远留在一代代东农人的心里

追忆,我们的蒋院士

毕业时,选择东北作为施展身手的舞台

  1928年,蒋亦元出生于常州。其祖辈世代从事农商,由于始终勤俭持家,家道日盛。“七七事变”后打破了蒋家宁静的生活,蒋亦元被父母送到滆湖边的厚余乡村。在那里,他目睹了农民顶着烈日在水田里插秧,弯着脊梁收割水稻的场景。艰辛的田间劳作画面,深深印入蒋亦元的脑海。

  1940年,蒋亦元考取了正衡中学,在那里,蒋亦元“善于在逆势中坚持、不抛弃、不放弃,通过积极努力变逆境为顺境”的良好素质日益显露出来,成为他日后科研人生中成功的法宝。

  1946年,蒋亦元以优异的成绩从正衡中学高中部(今常州一中)高中毕业,考入金陵大学就读于理工学院电机系 。大一那年,他第一次见到了校内许多先进的美国农业机械,还有美籍教授执教,遂萌生了转系攻读农机化专业的念头,“我忘不了厚余乡村田野里那些辛劳的农夫。”

  但教务处的老师却告诉他,由于电机系和农机系分属不同的学院,要转系的话就必须放弃已有的学籍,重新参加入学考试。那意味着一旦考试失手,就失去了继续在该校就读的资格。面对风险,蒋亦元没有退缩,凭着扎实的学习功底和放手一 搏的勇气,他如愿以偿。

  到大学四年级的时候,蒋亦元已经作为系里的学生助教给新生开课了,并被系主任内定留校任教。

  一条灿烂而平坦的生活大道已经在蒋亦元脚下铺就。然而,他却谢绝了母校的挽留,告别杏花烟雨的江南,只身奔赴飞雪连天的东北。

  谈及当年这个令人倍感意外的选择,蒋亦元深情地说:“我太热爱农机化这个专业了。”1950年的东北刚刚解放 ,百废待兴。既是我党老干部又是留美学校畜牧与农业工程专家的沈阳农学院院长张克威专程来到南方招聘教职员工,在南京作了一场报告。“他说东北地大、人少、土壤肥沃,马铃薯长得碗口那么大,玉米长得噼啪响,非常适合搞农机化。就是这番话,听得我热血沸腾。我决定到那片广袤的土地上去闯一闯。”会议刚一结束,他们这个仅有五名同学的班级,一下就有3位报名。

  自此,蒋亦元便把他的命运和东北农业大学的农机学科发展紧紧连在了一起。











逆境中寻着了“创新的乐趣”

  1950年秋季,蒋亦元一路北上,只身来到沈阳农学院报到。一个月后,该院迁至哈尔滨,与哈尔滨农学院合并为 东北农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前身)。他在教学中努力探索着,业务水平迅速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赞誉。
  自1950年参加东北农学院农机系的创建工作,1957年到苏联进修两年,回国后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于1962年被提升为副教授。然而,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蒋亦元由“又红又专”瞬间变成了白专典型。被下放到香兰农场 ,放羊、种水稻、赶车等体力劳动让他切身体验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楚,也促使他萌发了用“割前脱粒”的方式开展水稻机收作业的想法。
  终于,机会来了。鉴于机收水稻存在较大损失,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处处长王裕民建议蒋亦元尝试某种新的方式。那时蒋亦元可能也没有想到,他的后半生几乎全部奉献给了这项极具挑战性的科研课题。后来,形势好转,蒋亦元回到了自己的岗位,得以把在头脑里演算了千万次的细节一步步变为现实。
  经过20多年的研究,尝尽了无数的痛苦,蒋亦元终于取得了成功,并且获得了国家发明二等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 来农业工程领域获得的最高奖励。1997年,蒋亦元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那一年,他69岁。
  1999年蒋亦元院士的得力助手、爱妻罗佩珍猝然撒手人寰,悲痛欲绝的他又在2001年罹患癌症。做了手术后 ,大家都以为他会“金盆洗手”,“退出江湖”,惜福养身。但是,随时都有癌症转移之虞的蒋院士没有停步,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开展理论探索,坚持不懈地在田间地头开展试验。
  就在1999年春天,一台名为“4ZTL-1800割前摘脱稻(麦)联合收获机”的第四轮样机诞生,得到高度评价,鉴定结果为“国际首创、国际先进水平”,并取得3项国家发明奖。面对赞誉,蒋亦元在自己填写的一阕《虞美人》中 写道:“这次第,垒卵覆冰,岂一个慎字可结?”蒋亦元丝毫不敢懈怠,其后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又相继问世。
在对权威的质疑中出发

  蒋亦元始终相信笛卡尔的那句话:“怀疑精神是科学创造的前提。”

  日本人采用半喂入方式的收获机,可避免谷粒难以与茎叶分离、造成大量的谷粒损失。但需要有许多夹持输送茎秆的复杂机构,机器成本高。

  蒋亦元学习《孙子兵法》中的“以正合,以奇胜”思想,大胆打破常规思路,采用奇特的构思,消灭了产生堵塞的缝隙,构成前所未有的带式动凹板;同时,将日本整体式扶禾器改为分组仿型的扶禾器,其上设有贴地滑板实现自动仿型,免除了人工调节扶禾器高度之劳和宽幅机型左右两端扶禾指的地隙不一致而影响扶禾性能的毛病。并将日本扶禾链上转动式拨指改为固定式,取消了滑道和凸轮,使机构可靠、简化。这些创新,很快受到国内以及日本、美国和法国等知名学者的高度评价。

  20世纪80年代英国发明了具有三角形板齿的摘脱滚筒,由其与螺旋搅龙、输送带组成的摘脱台可以取代传统收割 台与原有的脱粒清选部分组合成联收机。其优点是作业速度快,结构简单,并具有一定的收获倒伏作物的能力。但缺点是落粒 损失较大,尤其在速度稍低时。其次由于摘脱台纵向尺寸过大无空间设置切割装置,就只能收谷粒不能同时收草,这限制了它的适应性。

  蒋亦元采用气流吸运脱出物的方案。它既可降低落粒损失,又可获得宽裕的空间设置切割和搂集装置,实现脱粒与收 割同时完成的快速联合收割,经测试表明,无论枯霜前与枯霜后收获水稻以及收获小麦,在标准状态下总损失率均低于或远低 于国家标准。

  墨菲是美国相似理论研究领域的权威,经过严格试验和探究,蒋亦元发现其相似理论中G.Murphy的π关系式合成理论中有重大缺点:他针对“组分方程必须具有相同形式”的“墨菲定理”,蒋亦元首次提出并证明可以具有不同型式使 预测精度显著提高。

  陈秉聪院士这样评价蒋亦元先生对“墨菲定理”的大胆修正:“这一修正无疑使相似准则即π试验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在长期的教书育人工作中
蒋亦元院士培养了
无数优秀的科研人才
他的精神和学术造诣将永远留存 
向为中国科研不懈努力的科学家们致敬
向蒋亦元院士致敬
一路走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