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植物的激素调节

 时刻TIME 2020-02-27

说明: 5S629A

1.生长素的发现经典实验分析

(1)

说明: 5S629B

(2)

说明: 5S629C

(3)

说明: 5S629D(4)

(5) 1931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液中分理处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

1946年郭葛等科学家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

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还有: 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 

注意:(1)温特实验之前的实验结论中不能出现“生长素”,只能说“刺激”或“影响”。证明“刺激”是“化学物质”而非其他信号的科学家是温特。提取该物质的是郭葛,其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

(2)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产生是否需要光——不需要。

横向运输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发挥作用部位(靶细胞)——尖端下面的一段。

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生长素作用——促进伸长生长。

胚芽鞘弯曲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

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单侧光照、地心引力、离心力,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的位置,以及用云母片等材料阻断胚芽鞘一侧生长素的向下运输等。

(3)单侧光只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

(4)生长素可以透过琼脂块,不能透过云母块。琼脂块不能感光。

2.植物激素的概念

分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五大类。

注意:(1)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比较

无标题

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S619

注意:(1)生长素在植物的各器官均有分布,老根(叶)<幼根(叶);分生区<伸长区;顶芽<侧芽。

(2)生长素不一定都进行极性运输,也并非所有植物激素都具有极性运输特点。极性运输是指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远基端)向形态学下端(近基端)运输,它主要适用于“生长素”,并不适用于其他植物激素,而生长素也并非只能进行极性运输——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然而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却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3)植物受单侧光、重力、离心力等单一方向的刺激时,在根尖、茎尖等部位会出现横向运输: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横向运输的因素有:单侧光、重力、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的位置,以及用云母片等材料阻断胚芽鞘一侧生长素的向下运输等。

说明: S1208(4)植物的向光性诠释

(1)原因分析:

(2)结论

植物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重力性诠释

说明: S1209

重力

总结:植物向光生长未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根的向地性体现了两重性,茎的背地性未体现两重性。顶端优势体现了两重性。

(5)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简单方法——“两看法”

说明: S1212

注:①判断生长素的有无,一看有没有产生部位,二看有没有人为施加;

②尖端下部伸长区相当于生长素作用的“靶细胞”部位。   

(1)重力、光照等因素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分布,但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无关。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

(2)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及横向运输,均侧重运输“方向”。主动运输则侧重生长素的“跨膜运输方式”。 

(8)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原理为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从而使体积变大,而不像细胞分裂素那样促进细胞数目的增多。如图中背光侧之所以长得快,就是因为其背光侧细胞比向光侧“更伸长”。

说明: S1217

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性

(1)生理作用

(2)生长素的作用特性——两重性

表现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注意:①生长素作用两重性曲线解读

(1)促进生长与“浓度”有关,表现为“两重性”特点。

说明: A4

(2)促进生长与“器官种类”有关,敏感性由大到小表现为根>芽>茎

说明: A5

(3)促进生长与植物种类有关,即单子叶植物比双子叶植物更不敏感(敏感,不敏感)。

说明: A6

②不要误以为抑制生长≠不生长。所谓“抑制”或“促进”均是相对于“对照组”(即自然生长或加蒸馏水处理的组别)而言的——凡生长状况差于对照组者可谓生长受抑制,生长状况好于对照组者可谓“促进生长”。

③“三看法”确认生长素作用是否体现“两重性”

注:若生长较慢处的生长素浓度<生长较快处的生长素浓度,则不能体现两重性,只能表明“低浓度促进生长”。如茎的向光性和茎背地生长,向光侧或远地侧生长较慢均是由于其生长素浓度低于另一侧。 

5.顶端优势

(1)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发育受到抑制。

(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到侧芽,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发育受到抑制

解除方法:去除顶芽。

⑶应用:果树的剪枝、茶树摘心、棉花打顶等能增加水分、提高产量。

注意: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向光性和茎的背地性并未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6.生长素类似物

(1)概念: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生理效应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2)种类:α-萘乙酸、2,4-D等。

(3)应用

注意:(1)生长素类似物的优点是: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

(2)

(3)无籽番茄VS无籽西瓜

无子番茄:花蕾期去掉雄蕊,然后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未授粉的雌蕊柱头,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因为没有受精,所以无种子。

三倍体无子西瓜:联会紊乱,很难产生正常配子,故无种子,子房也不能发育成果实。授以二倍体花粉后,二倍体花粉本身含少量生长素,而且种子发育过程中合成生长素,子房发育成果实。

(2)利用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来促进生根、除草、生产无子果实时,“生长素”字眼前面不要忘记加上“适宜浓度”“一定浓度”等字眼,因为生长素浓度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7.其他四种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主要作用

注意:(1)细胞分裂素还有诱导芽的分化、防止细胞衰老的作用。可以打破顶端优势。

(2)脱落酸可以抑制种子萌发,可以提高抗逆性。

(3)果实与激素

(4)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

①促进生长的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②延缓叶片衰老的激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③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根或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④促进果实坐果和生长: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5)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

①器官脱落

S1225

②种子萌发

S1226

③叶片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抑制叶片衰老,脱落酸促进叶片衰老。

④顶端优势:生长素是维持植物顶端优势(抑制侧芽生长)的重要激素,细胞分裂素则能促进侧芽的生长。

(6)植物细胞的分化,器官的发生、发育、成熟和衰老,整个植株的生长等,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结果。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它们与其他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基因组程序性表达。它们的共同特征是:①往往由植物体一定的部位产生(内源性);②运输到作用部位(可移动性);③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微量高效)。

(8)遇干热后再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将易在穗上发芽是因为:脱落酸能促进种子休眠,抑制发芽。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能使种子中的脱落酸降解。没有了脱落酸,这些种子就不会像其他种子那样休眠了。再遇到大雨天气又给在穗上的种子提供了萌发所需要的水分,于是种子就在穗上萌发。

8.植物生长调节剂

(1)概念

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优点

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

注意: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实例

(1)用乙烯利催熟果实。

(2)用赤霉素溶液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以使芦苇的纤维增长。

(3)用赤霉素处理大麦,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简化工艺,降低成本。

(4)用青鲜素保鲜,但是青鲜素有致癌作用。

(5)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补救因花粉发育不良或暴风雨袭击影响受粉而导致的瓜果类作物产量下降。(注:此措施不可用于挽救以收获种子为目的的各种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的减产问题。)  

9.实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实验原理

(1)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

(2)用生长素类似物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处理插条,其影响程度不同。

(3)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2.选材

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

3.处理部位

插条的形态学下端。

4.处理方法

(1)浸泡法:要求药液溶液浓度较低,处理时间为几小时至一天。

(2)沾蘸法:药液溶液浓度较高,处理时间很短(约5 s)。

5.实验流程

6.实验分析

由生长素作用曲线可知,存在作用效果相同的两种生长素浓度。最适浓度应在作用效果相同的两种浓度之间,即在两种浓度之间再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进行实验。

A22

注意:(1)注意区分本实验的三个变量

①自变量:生长素类似物(如2,4-D溶液)的浓度。

②因变量:插条生根的数量(或长度)。

③无关变量:处理溶液剂量、温度、光照及选用相同的花盆、相同的植物材料,插条的生理状况、带有的芽数相同,插条处理的时间长短一致等。

(2)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扦插时常去掉插条成熟叶片,原因是去掉成熟叶片能降低蒸腾作用,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

②处理时插条上下不能颠倒,否则扦插枝条不能成活。

带芽但不可太多,保持数量相同,否则可能抑制生根。

营养液中营养元素和氧气要充足。

预实验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测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10.植物激素的常见设计实验

1.验证尖端产生生长素

(1)实验组:取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如图甲所示)。

(2)对照组:取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如图乙所示)。

2.验证胚芽鞘生长部位在尖端下面一段

(1)实验组:在胚芽鞘尖端与下面一段之间插入云母片(如图甲所示)

(2)对照组:胚芽鞘不进行处理(如图乙所示)。

3.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1)实验操作

(2)实验现象:装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和c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4.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1)实验操作

(2)实验现象:A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组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5.探究重力和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

(1)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注:A盒下侧有开口,可以进光)。

(2)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A、B中幼苗都向上弯曲生长,且B向上弯曲程度大,说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单侧光。

若A中幼苗向下弯曲生长,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重力。

若A中幼苗水平生长,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等于重力。

6.探究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实验设计:设置空白(加入等量蒸馏水处理)对照组,单独

使用激素A,单独使用激素B,共同使用激素A、B的实验组。

(2)结果分析:①与对照组相比,若生长状况更好,表明具有促进作用;若生长状况差于对照组,表明具有“抑制”作用。

②与“单独使用”组比较,若“共同使用”时比单独使用更好,则表明A与B可表现为“协同”;若“共同使用”时效果差于“单独使用”组,则A、B表现为“拮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