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癌走出新境界——如何做到“带瘤生存”已不再是神话

 分享快乐360 2020-02-27

一直以为,在癌症的治疗上,很多患者、家属乃至部分医生正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除癌务尽”。手术切除越多越好,化疗、放疗多多益善。为了将癌细胞斩尽杀绝而不惜付出任何代价,以至于生命。这是不是一种悲哀呢?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正常人体内亦有癌细胞的存在,只不过是被更多的免疫细胞控制住难以成“癌”罢了。正如我国传统医学所理解的,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是阴与阳的关系,任何食物都是“负阴抱阳”,癌症患者也是一样。

实践证明,只要能够控制住癌细胞的发展,使之与人体的免疫细胞“冲气为和”,效果往往是理想的。当然,这种治疗方法并非人人都理解、接受与适合。

1、癌症的治疗理念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癌症诊断和治疗的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从传统的理念出发,一旦怀疑患者得了癌症,首先就是各种手段的层层检查,直至确诊并明确癌症部位、期别,制定以消除肿瘤、灭杀癌细胞为目标的治疗方案。而消灭肿瘤、灭杀癌细胞的手段不外乎常规的手术、化疗、放疗加上这几年兴起的靶向治疗。

几十年来,不管是单用手术、化疗、放疗,或者是采取联合治疗的方法,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并没有明显的提高,癌症治疗中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控制癌细胞的转移和复发。癌症的复发和转移过程难以避免,即使找到了原发病灶或转移病灶仍不能解决根治的问题。大多数患者在承受了治疗带来的巨大痛苦后,仍然不得不接受癌细胞继续转移和癌症复发的现实。因此,以杀灭癌细胞为宗旨的传统治疗理念,已经到了必须反思和改变的时候。

实践证明,人体内的癌细胞是无法完全杀灭的。而且,在灭杀癌细胞的同时,人体的免疫功能同样受到了损害。有些医生喜欢用高密度、高剂量的化疗来杀灭癌细胞,虽然这种方法可以获得很高的药物浓度,对癌细胞也可以产生很大、很强的杀伤力,但同时也会引起严重的毒性反应。

按照有关理论,化疗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遵循一级动力学规律,即一定剂量的抗癌药只能杀灭一定比例的癌细胞,高剂量则高比例,但癌细胞总有残留。而人体的骨髓和免疫机制也受到同样强度的抑制和损害。由于早临床实践中存在着“教条主义”的倾向,尤其是一些非专业医生,不顾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的千差万别,完全按照固定的治疗模式进行治疗,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十分滞后。因此,从总体上看,;疗效不理想是难以否认的事实。

21世纪癌症治疗的理念将实现由对癌细胞的“寻找”、“杀灭”向“控制”的重大转变。新境界就是带瘤生存。“带瘤生存”其实是一种客观的现状。专家们从癌细胞休眠与转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中发现,健康人群体内也有癌症的休眠细胞存在。癌症患者在无临床表现时体内一般都存在休眠的癌细胞,如直肠癌患者所在术前骨髓检查发现有直肠癌细胞,这说明癌细胞并非仅仅存在于乳腺癌和直肠癌原发灶。

所以,即使做了根治手术,体内的癌细胞也根本不可能全部消灭,3年以上达63%的直肠癌患者群其实都是带瘤生存的。日本癌症专家对162例B超下细针穿刺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癌的患者进行带瘤随访,发现70%%的患者在随访的5-8年之间癌病灶没有增大,表明微小癌患者可以长期带瘤生存,部分患者甚至终身五症状。

然而,带瘤生存对于癌症患者和家属来说常常是难以接受的,尽管有相当多的中晚期癌症患者其实就是被动地带瘤生存,包括不具备手术条件的患者,以及虽经手术,但仍有残留的患者。在传统“灭杀”理念的指导下,患者、家属以及部分医生都以尽可能消灭体内癌细胞为治疗目的,但事实上却又总是令人失望。手术、化疗、放疗包括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癌症所引起的临床症状,或者使部分癌病灶有所缩小,但都不可能让癌细胞彻底消除。而病人一直处在被“治”的过程中:癌细胞被灭杀,健康的免疫细胞这生命之本也被灭杀。可以这么说,“除癌务尽”的治疗模式最终导致的是生命的缩短。

带瘤生存与个体化治疗是相辅相成的。2015年6月,一位肝癌患者到前去日本诊所会诊,家属要求尽量延长生命时间,因为当地医生认为他最多只能再生存4-5个月。鉴于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并有良好的心态,伊藤教授采取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医患的相互配合下,患者的状况不断好转,病情也逐步稳定。在实际治疗中,家属与患者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把带瘤生存的道理讲清楚,即使在治疗,但心里认为肿瘤还存在或者没有缩小,治疗不到位,就会对治疗的方案产生怀疑,又开始找其他医生另外开些药“加强治疗”,最终不仅缩短了生命,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带瘤生存需要病人和家属在心理上有战胜癌症的信心,而且要理解这种“战胜”不是“消灭”,而是“控制”。这就涉及到心理治疗的问题,癌症患者经过治疗后,如果告诉他“肿瘤已经被切除了”,与对他说“肿瘤还在体内,你需要接受长期治疗”相比较,病人的心态是截然不同的。

因此,正确理解“带瘤生存”的一个前提,是要把癌细胞存在看成是一种生理性的。国外权威专家经过研究发现,70岁以上的老年人,肿瘤细胞是一种正常的细胞变异,是一种老年病,是生理性的肿瘤。7岁以前患癌症是属于病理性。因此,西方国家对70岁以上的癌症患者很少采用化疗、放疗,只要病情稳定就不采取过于积极的治疗手段。有关专家称:“肿瘤的生长,这是人类进化必然要付出的代价。”我们要想根治肿瘤,是不可能的。肿瘤细胞的产生是生物衰老在基因上的机制之一,自然界不可能让一个生物,长生不死,生生不息。这是自然界的调控,平衡机制在起作用的结果。

人们已逐步认识到,癌症是一种慢性病。既然是慢性病,那就要按照慢性疾病的治疗规律来进行治疗,而不能采取“急于求成”的治疗方法,不能寄希望于一次外科手术切除就搞定、几次化疗和放射治疗就达到根治的目的。

癌症治疗估计要换个新观念、新思路

大量的死亡解剖资料表明,在40-50岁的妇女中有39%的妇女患有乳房肿瘤,46%的60-70岁男性发现患前列腺癌。这些肿瘤体积小,没有扩散,更没有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如果他们在死亡前被查出,就会被视为乳腺癌或前列腺癌患者并接受相应的治疗。这说明,在实际生活中大量的“健康”者是带瘤生存的,只不过自己不知道罢了。所以,带瘤生存并不可怕。

带瘤生存是一种新观念,新境界。树立这一新观念就必须摒弃“除癌务尽”的旧思想,尤其是医生和家属。中晚期癌症病人经过治疗只要病情稳定,肿瘤有所控制,生活质量改善,就应当给予观察,以及新型的免疫细胞疗法,而不是急于进一步灭杀癌细胞,追求“除癌务尽”。

延长患者生存期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挥患者自身的免疫机制。除了可采用免疫制剂外,主要还是从思想上形成对带瘤生存的正确认识,让良好的心态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心态越好免疫力好强,对癌细胞的控制也越好,病情也就越稳定。因此,良好的心态对“带瘤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做好长期与癌生存、与狼共舞的心理准备,坦然面对病情就一定能走出恐癌阴影。

带瘤生存的另一重要环节就是个体化治疗,如果没有“个性化”的治疗很难达到延长生命的目的。带瘤生存是癌症治疗的新境界,它表明人们对癌症的认识有了新的、重要的进展,以及治疗方法上的更加接近真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