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为何博物馆里的的铜镜都只展示背面, 从不正面示人呢?

 大师兄666999 2020-02-27

古人用铜镜来整理妆容,正如“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那么,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为何博物馆里的铜镜都只展示背面,从不正面示人呢?今天小编就来陪您揭秘。

从考古来看,古人用铜镜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约3000-4000年前,而在商周时期,铜镜的主要是作为祭祀的礼器。到春秋战国时期,铜镜才开始用来整理妆容,但此时的铜镜还作为权力和身份的象征,只有诸侯权贵才能享用,等铜镜走入寻常百姓家,就是西汉时期的事情了。古代铜镜的正面就好像现代镜子的正面一样,是用来反照用的,基本上绝大多数的铜镜都是如此,所以正面没有特异性、没有吸引观众的“看点”,也就是说绝大多数都是一样的,所以一般而言,博物馆在选择展出铜镜的时候,都会展出背面而不是正面。

古代的铜镜大多都是有锡铜制作而成的,古代的技术不发达,铜镜只能隐约照出一个模糊的影子。埋在古墓中经过时间的摧残,铜镜已经变得锈迹斑斑,也根本不能用来照镜子。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古铜镜作为重要的生活用品,一直都备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同时古人按照“事死如事生”的丧葬文化,还会用铜镜作为明器,也就是随葬品。

而博物馆的古铜镜以背面示人,和它是明器有关吗?有的学者给出了三种解释:第一,在古代社会,铜镜除了整理妆容,还起到改变风水的作用,即“风水镜”。古代的风水先生,通过易经八卦和风水镜,来为事主改变周围的环境状况,如果事主的居住地不太理想,还会给出相应的方法来解决。虽说风水是迷信之术,可如果铜镜是风水镜的话,不管它放在哪里,即使放在博物馆中,让它对着人也是不吉利的。

第二,在古人的思想观念中,他们认为铜镜能照人,也就可以照出妖魅,故此,常常会将铜镜悬挂在家中,或是佩戴着身上,以起到镇宅避邪的作用,正如古代文献中说的那样,“镇宅神以埋石,厌山精而照镜”。因此,铜镜是避邪镜的话,人就不能盯着看,一来会让人感到心里不舒服,二来让镜子照人也不是那么一回事,所以,博物馆就从不将古铜镜的镜面展示出来。

第三,古人用镜子随葬的传统,但随葬的方式却不是直接放在墓室中,而是用镜面盖在入葬者的脸上,故此也称之为“殓葬镜”。

所以说,展示古镜的正面,远不如展示古镜的背面,来得更加直观。至少在看到古镜的背面时,我们能通过其外形,了解到花纹的大致样式,以及其背景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