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与思考

 美文阳光 2020-02-27
研究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学术型为主的研究生不能满足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从2009年开始,教育部逐步增加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数量,很多培养单位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已达到1:1,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近年来,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的设置引起广泛关注,体育硕士研究生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在培养上和课程设置上区分度不大,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本研究以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方向领域为例,着重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进行专题研究,旨在突出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特色,提升培养质量。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进行深入探索研究。研究结果:3.1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在培养上界限模糊。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相比较应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目前专业型硕士依然沿用学术型科研能力和理论研究培养模式,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和 技能不足 的倾向,忽视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实践表明,在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学术型与专业型基本相同,理念上过于模糊,界限划分不清。3.2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在课程设置上趋于相同。在公共基础课中,专业型与学术型相同,即政治和英语课程是各专业的必修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在课程名称上有所不同,但在实际过程中所教授的内容基本相同,两类研究生专业区分度不大,没有更好地体现专业型硕士学位办学特色。3.3专业型硕士三个专业领域缺乏个性化培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有三个或四个专业方向领域,各专业方向核心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基本相同,缺乏针对性的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专业核心课程无明显区分度,选修课程的门类较少,过于狭窄,跨专业课程也较少。没有专业实践指导类课程,专业学位特色不突出。与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不相符,同时,各专业方向缺乏个性化的培养设计。3.4专业型硕士在实践能力培养上缺乏相应的课程与实习支撑。专业型硕士在培养环节上没有相关的课程和对应的实习实践方案。体育专业型硕士培养方案上要求学生为期一年的教育实践,完成8个学分。但大多数专业型硕士在外兼职工作,学生处于 自由状态 ,并没有完成实习实践和得到相应的指导。3.5导师在培养专业型硕士实践环节上缺乏有效路径。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上没有将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进行分类培养,习惯于按照传统的培养模式,普遍关注科研能力的培养,缺乏区别对待,忽视了专业型硕士实习实践的能力培养,更缺乏具体的培养计划。3.6课程教学高度集中,后期培养缺乏有效管理。研究生在第一学期有8门课程和第二学期5门课程,课程量比较大,课与课之间的安排集中紧促。研究生在研二上学期修完所有的课程,其余的学期处于 空白期 和 放任不管 阶段,很多研究生在外兼职上班,难以形成有效管理,使得后期培养产生脱节。研究结论:(1)构建提升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实践性课程及实习实践能力是提升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课程。(2)合理安排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开设实习实践指导课程,强化研究生实习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相应的指导课程,建立对应的实习实践中心和平台,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在实践环节上得到更好的培养。(3)设置不同领域的分类评价与管理。对各专业领域研究生实行客观实际地培养效果做出评价。(4)推进 产、学、研 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成具有实践优势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专业学位硕士在培养过程中有效贴合用人单位和市场的需求,形成有效衔接、前后连接的培养方式。(5)制定不同类型、不同方向的分类管理与评价。针对专业学位高水平研究生设置不同的培养方式,丰富置换学分的形式,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以训练实践、竞赛成绩等形式予以置换学分。(6)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及个性化发展。重视个性化发展,尊重差异性,引导研究生根据自身的特点与需求适应不同的岗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