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系统鉴表1—蓝气球

 李张旭玲 2020-02-27




卡地亚蓝气球(原钻)

卡地亚蓝气球(小号),18K玫瑰金镶钻

        蓝气球,自动机械,大三针,按其表径大小,可分为大号、中号和小号。大号表径是42毫米,有日历;中号表径是36毫米,无日历,分针与秒针的长度可以覆盖到罗马数字;小号表径是33毫米,无日历,分针和秒针偏短,不能覆盖到罗马数字(如上图)。

        卡地亚后盖上的刻字'#X',代表着手表的生产年份,比如上图的ZX即表示生产年份为2019年到2020年,YX为18到19年,XX为17到18年,WX为16到17年,按字母表的顺序,以此类推……

表盘漆字

01

        首先,我们来观察一下这块表的表盘LOGO:整体看上去,黑色漆字立体饱满(鼓起来的)、表面油光发亮(有光泽),字体边缘光滑,偶见几个零星的小毛刺(与表盘的平整度有关,后面会做详细阐述)。

        接着我们来观察四个字母的印刷体写法:字母C,头部呈喇叭口状,喇叭口的上下线条为连续渐变的弧线,喇叭口的外侧向右边微微倾斜;字母A,头部水平,并向左右两边延伸,延伸的长度相等,形成对称美;字母T,左右两边下垂变尖,刚好对称;字母E,上短下长,两线头部向中前方慢慢靠拢变尖,中部线条的头部呈喇叭口状。

        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我们深入剖析一下。

        首先来观察一张正品的图片,巩固一下前面所讲的内容:黑色漆字立体饱满有光泽,边缘光滑无毛刺(表盘为常见的蔷薇花纹盘);字母C、A、T、E的印刷体写法符合前面所述。

        下面来看看两个精仿表的表盘LOGO(中低档次的仿品在以前文章里分享过,这里不再赘述):

        1.观察上图中精仿表的表盘LOGO:漆字表面暗淡无光,边缘布满大大小小的毛刺;字母C,喇叭口的上部内凹呈尖角(正品为内凹的渐变弧线),喇叭口的外侧向左边微微倾斜(正品向右边倾斜);字母A、T、E的印刷体写法与正品非常接近。

        2.再看一块精仿表的表盘LOGO:黑色漆字已经做到了立体饱满,边缘光滑无毛刺;字母C的印刷体写法也与正品非常接近;字母A的头部微微向左边倾斜,不是很水平;字母T左右两边下垂变尖,但是大小不太对称;字母E,中部线条的头部转折处呈直角,不是喇叭口状。

        总的来说,上面两张精仿表的表盘LOGO,已经做的非常不错,但终究不是正品,它们还是给我们留下了这样或者那样的破绽,大家要牢牢记住正品的特点,不给假表任何可趁之机。

        接下来,我们继续探讨几个正品的案例。

        1.上图为一块中号的钢款蓝气球(正品),LOGO的漆字并不是特别饱满,表面伴随着蔷薇花纹的上下波动而起伏;字母C、A、T、E的印刷体写法完全符合正品的特点。

        大家在实际工作中,会经常遇到这样的中号或小号钢款蓝气球,当看到整体都不错,只是表盘漆字不是很饱满,这时候不用慌,正品里存在这样的情况。

        2.上图为一块中号的18K玫瑰金蓝气球(正品),LOGO的漆字非常饱满,表面光滑平坦,完全不受蔷薇花纹的起伏影响;字母C、A、T、E的印刷体写法完全符合正品的特点。

        大家在实际工作中,会发现一个规律,即贵金属款的卡地亚蓝气球,其表盘漆字做的要比钢款精致许多,看起来更加舒服,鉴定也相对比较容易。

        3.上图为一块小号的钢款蓝气球(正品),外圈原镶钻,LOGO的漆字过于饱满,稍稍有点向外溢;字母C、A、T、E的印刷体写法完全符合正品的特点。

        大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这种饱满过了点头的漆字也不要慌,通过系统鉴定没有其他问题,字母的写法又完全符合正品特点,可以放心大胆的做。

        接下填一个坑,即举例说明表盘漆字边缘的光滑程度,与表盘的平整度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1.上图为一块劳力士迪通拿(正品),表盘非常光滑平整,白色漆字立体饱满(鼓起来的)、表面油光发亮(有光泽),字体边缘光滑无毛刺。

        2.上图为一块劳力士日志型(正品),表盘为放射状拉丝纹,黑色漆字立体饱满(鼓起来的)、表面油光发亮(有光泽),字体边缘光滑,偶见几个零星的小毛刺(即存在“毛细现象”)。

        3.上图为一块劳力士潜航者(正品),表盘为放射状拉丝纹,金色漆字立体饱满,表面均匀的布满颗粒(与油墨的材料有关),字体边缘光滑,偶见几个零星的小毛刺(颗粒材料与毛细现象共同导致)。

        大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这样的表,即整体没有问题,只是盘面上的漆字边缘有零星的小毛刺,这时候不要慌,观察一下盘面,看是不是因为盘面不平整而产生的毛细现象,或者判断一下,看是不是因为油墨中的颗粒材料所导致。还有一种情况也要考虑,那就是表盘进水也会让漆字边缘形成毛刺,不过这种情况下往往会伴随着明显的水渍残留或者氧化变色。

        填好坑,咱们继续来看今天的主角——蓝气球。

        上图为此表七点位的小暗标,放大观察,字母为印刷体,整体轮廓清晰。盘面为放射状拉丝纹,产生了毛细现象,使得漆字边缘出现了轻微残缺、变形。

        上面四张图均为正品的七点位小暗标,字母的印刷体与整体的位置高低均略有不同。正品的这个小暗标其实是存在着许多版本,早期有一种说法是字母的高低刚好与残缺部分的延长线等高(如图4那样),其实看的正品多了,会发现这个说法与实际是有偏差的,正品既有如图1中的略高,也有如图3中的略低。

        一直以来,假表都在不遗余力地攻破这个小暗标,许多精仿表上的小暗标已经做的非常好,有的甚至比一些正品的字母印刷体还要标准。鉴于此,这个小暗标不作为我们判定真假的核心标准,大家鉴定的时候留意一下就可以,排除一下中低档次的仿品。

针轴针尖

02

        我们来观察一下这块表的针轴部分(即大圆盘和中心套管):大圆盘的外圈正圆、表面平整(上图红色大圈);中心套管整体正圆、表面匀称、相对凸起(上图红色小圈)。

        倾斜一定角度,可以看到中心套管明显高于大圆盘表面,即相对凸起。时针与分针的圆盘外圈,与针体结合部位,有一个明显的台阶(上图红色椭圆圈内)。蓝钢表面颜色浓郁,三针之间有轻微的色差。

        既然提到了针轴,那我们展开的说一下。

        上面四个蓝气球针轴,其中图1、2、3为正品,图4为精仿。

        大家在实际工作中,会发现蓝气球的针轴有点诡异。遇到图1这种完美的针轴,鉴定真假倒是省心;但要遇到的是图2与图3这样的,就必然会纠结起来。图2的中心套管下压扁平,表面还有少许瑕疵;图3的中心套管边缘有一点破损。实际工作中到遇到图2、3这样的,也不要慌,正品里存在这样的情况。原因可能有二,一是产量大,品控难免会有放水的时候,二是代工厂多,各个厂的加工水平参差不齐。

        图4是最新遇到一块精仿表。中心套管可以说是做的相当不错了——整体正圆、表面匀称、相对凸起。大圆盘外圈做到了正圆,只是表面不够平整,缺少了蓝钢应有金属光泽。

        以上这几个案例佐证了系统鉴定的重要性。过分依赖某一个鉴定点,很容易造成误判,特别是蓝气球这样的大热门表,它正品的做工本来就不是特别严谨,有一些小细节会留有瑕疵,而仿表又一直在不遗余力的来模仿、改进,在某些细节上可能比一部分正品表做的还要好(比如图4的中心套管),所以系统鉴定、综合判断很重要。

        上面四个蓝气球针轴,图1、2、3为正品,图4为精仿。

        图1和图3,时针与分针的圆盘外圈,与针体结合部位,有一个明显的台阶;图2中的台阶不太明显,但也是正品(新款上见到的);图4中虽然有台阶(上图红色圈内),但是位置不对,即台阶错位,为仿品(实物为真芯假壳)。

        这里再做一点延伸,科普一下针轴的知识。

        图1与图2为标准的正品针轴结构:大圆盘的外圈正圆、表面平整;中心套管整体正圆、表面匀称、相对凸起。图3为油漆针,红色漆面立体饱满(鼓起来的)、表面油光发亮(有光泽),中心套管被覆盖,没有明显的凸起,正品油漆针就是这样的特点。图4是两针的蓝气球中轴(正品),中轴表面做镜面抛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两针的中轴部分是直接与机芯相连的,所以大家见到真芯假壳的两针蓝气球,会发现其中轴也是做的镜面抛光(如上前面的图4→真芯假壳)。

        拽回来,咱们继续来说今天的主角——蓝气球。

        大家观察一下这块表的针尖部分:时针与分针的头部是做的削尖处理;秒针头部做垂直平切,干净利落,无毛刺。

        大家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蓝气球指针,可能更多是上面这种,即时针与分针的头部做削尖处理,秒针头部做尖圆弧处理。

        秒针头部直接做垂直平切的还是比较少,但也不是绝对没有,一般出现在小号或中号的蓝气球上,就比如本文中的主角。

        图1为正品时针,头部做削尖处理;图2为仿品时针,头部有剪刀剪断的痕迹,拖泥带水,比较毛糙。

        图3为正品秒针,头部做尖圆弧处理,圆弧中间有折角;图4为精仿的分针与秒针,乍一看,做的非常逼真,仔细观察会发现,分针表面缺少蓝钢应有金属光泽,秒针头部为顺滑的圆弧(正品的头部圆弧中间有折角)。

后盖印记

03

        我们来观察一下这块表的后盖印记部分。如果是普通的钢款,观察重点就是LOGO刻字。现在这款表是用的贵金属,鉴定点又多了两个:一个是狗头印记,一个是特殊的SCA印记。

        后盖上的LOGO刻字:整体来看,刻字较深,字母连接与笔画转弯处逐渐变细,字体底部为磨砂状。

        放大观察,字母C的上部呈喇叭口的形状。与表盘漆字有所不同的是,这里的真假区分不是特别明显,所以不作为核心观察点。

        上面两张图中圈出的尖角是我们要观察的重点。所有尖角的地方,都呈现出尖锐的特点,有一部分尖角的地方向底部延伸,逐渐变低、变尖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横线水平、笔直,i的头部为正圆。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们深入剖析一下。

        1.上面两张图为钢款蓝气球的后盖刻字,均为正品。对过细致对比,会发现它们也是有区别的,但尖角的地方是共通的,都呈现出尖锐的特点,有一部分尖角的地方向底部延伸,逐渐变低、变尖锐,横线水平、笔直,i的头部为正圆。

        再观察一下字体底部,上面的字体底部是拉丝痕,下面的字体底部是磨砂状,均为正品,只是处理的方式有所不同。因为版本多样,所以这里不作为真假判定的依据。

        2.上图为精仿表的刻字,整体来看,已经非常具有迷惑性了。C的喇叭口、横线、圆头几乎看不出什么破绽,但尖角的地方还是能发现问题,大部分的尖角都是钝头,不是很尖锐。

        3.上图为翻新美容之后的刻字(正品),重新打磨拉丝导致字体边缘圆化,整体轮廓变模糊,但尖角的地方仍然呈现出了尖锐的特点,有一部分尖角的地方向底部延伸,逐渐变低、变尖锐。

        总得来说,卡地亚的后盖刻字,版本多样、真假难辨。大家在实际工作中,牢牢记住三个特点——“横水平、圆正圆、尖锐尖”。

        接着,我们来看看这块表的贵金属印记。

       圣伯纳狗头,温顺可爱,五官清晰,额头、眉毛、眼睛、鼻子、鼻头、嘴巴、舌头、耳朵清晰可见,非常立体,符合正品的要求。狗头的内容在《鉴表宝典》——远程鉴定8中有详细分享过,这里就不再重复。

        特殊的“SCA”印记——卡地亚金表除了观察狗头印记外,还可以观察“SCA”结成的特殊印记,字母S、C、A为印刷体,在笔画外端有做加重处理,中间的椭圆为两个对称的C叠加在一起而形成,两个C的粗细变化非常明显。(常见仿表上的特殊印记,字母的笔画外端没有做加重处理,中间的椭圆为两个变了形的C,且无明显的粗细变化,具体对比详见《鉴表宝典》——系统鉴定卡地亚

        上面三张图均为正品。大家仔细观察会发现,虽然都是正品,但它们之间也是有细微差别的。大家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版本,不要慌,牢牢记住共性的地方,即字母S、C、A为印刷体,笔画外端有加重处理,中间的椭圆为两个对称的C叠加在一起而形成,两个C的粗细变化非常明显。

表扣印记

04

        贵金属表扣,鉴定要点与后盖印记类似。

        表扣上的LOGO刻字:整体来看,刻字较深。所有尖角的地方,都呈现出尖锐的特点,有一部分尖角的地方向底部延伸,逐渐变低、变尖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横线水平、笔直,i的头部为正圆。

        接下来,我们探讨几个正品的案例。

        1.上图是钢款皮带蓝气球的表扣刻字(正品),与贵金属表扣的刻字风格略有不同。整体来看,表扣刻字也较深,所有尖角的地方,都呈现出尖锐的特点,有一部分尖角的地方向底部延伸,逐渐变低、变尖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横线水平、笔直,i的头部为正圆。

        2.上图是钢款钢带蓝气球的表扣刻字(正品),与前面两种刻字风格均略有不同。整体来看,表扣刻字也较深,所有尖角的地方,都呈现出尖锐的特点,有一部分尖角的地方向底部延伸,逐渐变低、变尖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横线水平、笔直,i的头部为正圆。

        3.上图是间金款蓝气球的表扣刻字(正品),与前面三种刻字风格均略有不同。整体来看,表扣刻字较深,所有尖角的地方,都呈现出尖锐的特点,大部分尖角的地方都向底部延伸,逐渐变低、变尖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横线水平、笔直,i的头部为正圆。

       接着,我们来看看表扣的贵金属印记。

        圣伯纳狗头,温顺可爱,五官清晰,额头、眉毛、眼睛、鼻子、鼻头、嘴巴、舌头、耳朵清晰可见,非常立体,符合正品的要求。狗头的内容在《鉴表宝典》——远程鉴定8中有详细分享过,这里就不再重复。

机芯鉴定

05

        卡地亚搭载的ETA2671机芯,卡地亚自己给它编了号,其中双针版为017,大三针为076,大三针 日历为077。此款为大三针蓝气球,搭载的是076机芯。

        我们来看一下此款ETA2671机芯的细节 :典型的ETA外桩、光亮的因加百禄避震头部两边有阶梯形倒角、廉价的Nickel gilt摆轮(摆轮外圈打磨光亮),摆轮下方有ETA的LOGO、2671、V8标示,戳印很深,清晰明了,笔画边沿微微隆起;有卡度游丝,偏心螺丝微调;所有螺丝表面均打磨平整、光亮,边缘做倒角修边处理。

        下面我们来做一下真假对比。

        1.大家都知道,正品ETA机芯,仿表生产商也可以买到,因为都是正品,所以结构没有什么区别,这样的仿表,机芯的鉴定意义不大。但大家也要知道的是,市面上绝大多数的仿表,用的其实都不是正品ETA机芯(成本考虑),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对它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上图中的高仿机芯,与正品相比有四个比较明显的问题:一是无阶梯形倒角、二是ETA的标示不对、三是摆轮臂的最外沿没有变宽、四是摆夹板表面为鱼鳞纹打磨。

        2.从美学角度来看,机芯的螺丝是一个非常直观的鉴定点。正品机芯的螺丝表面基本上都是打磨的很平整、抛的很光亮,边缘做倒角修边处理(ETA自动夹板上的蓝黑螺丝是个例外,表面平整但并不光亮)。仿表受限于技术与成本,很难将螺丝表面抛平、抛亮,有时候因为缺少特殊规格的螺丝,只能想办法用其他螺丝硬套,比如上图仿品的红圈处,螺丝偏小,只好添加了一个金属叠片。

        接着,我们来看看这款ETA机芯的自动陀。

       大家都知道,仿表厂通过特殊渠道拿到的正品ETA机芯,自动陀上是没有品牌LOGO的,常规的操作就是把正品自动陀取下来,换上一个刻有品牌LOGO的仿品。机芯结构看不出任何破绽,问题主要就是在自动陀上。自动陀的核心观察点有两个:一是刻字,二是纹路。

       此枚机芯的自动陀刻字:均深填金,内侧面光亮,字底可见轻微的规律槽痕(铣刻)。观察字体部分,同后盖刻字一样,所有尖角的地方,都呈现出尖锐的特点,大部分尖角的地方都向底部延伸,逐渐变低、变尖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横线水平、笔直,i的头部正圆。

        自动陀上的日内瓦纹:内部条纹像砂子在表面轻轻地连续碾过,槽内与槽岸均有刮痕,整体槽显浅,且逐渐变宽变高;相邻两组纹路之间的界线清晰明了,落差较小,过渡自然。砂子打磨的内部线条自然不呆板:1刮痕2轻微3连续4渐宽5渐高6弧线7匀称。

        来看一组真假对比,仿品的刻字底部布满大大小小的颗粒,杂乱无章,非常毛糙。观察字体部分,有一些尖角的地方,向底部呈断断续续的延伸,既不利落,也不美观。仿品的日内瓦纹,像机械制作的,密密麻麻,整体很僵硬,相邻两组纹路之间的界线不清晰,拖泥带水,过渡不自然。

固机结构

06

        我们来看一下这块表的固机结构:固机螺丝与固机片,其表面做镜面抛光,固机片中间有一条折痕。

        这里顺道提一下把头管,其表面光滑无螺纹。以前有许多高仿表都未注意到这一点,其把管外圈为螺纹结构,在我们行内人来看的话,就是一眼假,现在的精仿表已经开始慢慢注意到了这一点,做的也是有模有样、真假难辨。知道这一点,可以快速的排除一些中低档次的仿表,最新的精仿表并不适用。

        放大观察固机结构,固机螺丝与固机片表面做镜面抛光,固机片中间有一条折痕处理。

        来看一组真假对比,图1为正品,固机螺丝与固机片表面做镜面抛光,固机片中间有一条折痕处理。

        图2与图3为精仿表上的固机结构,固机片也都做了折痕处理,算是仿的比较用心了。固机螺丝与固机片表面布满刮痕,与正品的镜面抛光还是有明显的不同。之前有一种看法,觉得仿品根本做不到这么好,图2与图3是从正品上拆来的,因为拆卸的缘故,导致其表面布满刮痕,随着接触的仿表越来越多,发现很多仿表的固机螺丝都做到了图2这样,有一些甚至还是大表厂批量化生产的仿品,所以这个看法越来越经不起推敲。

        大家在实际工作中鉴定蓝气球,并非所有的固机结构都能如图1这样完美、标准,有一些维修、保养或美容过的蓝气球,其固机螺丝往往会留下拆卸的痕迹,这时候大家务必小心求证,将螺丝的拆痕与表面刮痕区分来看。

        固机圈上的标注:DG 38/18(刻印很深),为生产时间的标注,即2018年第38周生产,其与后盖上的生产年份2019年十分接近,逻辑上是匹配的(一般这两个时间,要么是同一年,要么就是前后一年以内)。

表圈镶钻

07

        我们来看看这块表的表圈镶钻(原镶)。

        这两年,蓝气球的后镶钻特别流行,“花小钱办大事”的想法深入人心。大家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对原镶与后镶的区分有个清晰的认识。

        放大来观察,此表的外圈钻石排列整齐,高度与间距基本一致,钻石的刻面朝向也大体相同,符合原镶钻的工艺特点。

        钻石的4C 基本一致:颜色H色以上、净度VS以上、切工完美、台面与直径大小基本相同,符合原镶钻的选石标准。

        镶钻爪托表面打磨光亮、大小基本一致(镶钻行业称之为“吸珠”)。钻石底座开槽平整,并做打磨修饰。钻石槽的两个内侧面做镜面抛光处理,与台面相交的地方做倒角修边去毛刺,线条流畅、表面匀称,即宽度、弧度、打磨一致,符合原镶钻的工艺特点。

        上图为正品蓝气球的后镶钻,通过对比观察,可以发现钻石的大小、钻石之间的间距以及爪托的大小均有明显的不同。钻石槽的内侧面未做镜面抛光处理,与台面相交的地方做了倒角修边,但线条弯弯曲曲,粗细不匀。

        打开后盖,取下表圈来观察,钻石的底部是一个一个圆形的孔洞,孔的直径大小基本一致,符合原镶钻的工艺特点。

        放大观察,开孔呈正圆形,整体干净利落,边缘做倒角修边去毛刺,符合原镶钻的工艺特点。

        此表拿过来的时候是大全套,有盒子、保卡、发票、说明书,经过核对手表的型号、流水号和价格,进一步确认为原镶钻。

        为了图个心安,花了一百多块钱去查码,结果也显示为原镶。


文布丁

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珠宝鉴定专业,GIC珠宝鉴定师,

名表鉴定经验七年,借鉴《系统宝石学》的编排方式,为全体典当同仁免费编写《鉴表宝典》一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