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魅CT----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judc 2020-02-27

总结一些好文章,通俗易懂,希望各位看官能够喜欢!

魅CT----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史简介:患者男性,44岁,以头晕3天就诊。

    根据上图,您的诊断是什么呢?根据影像头颅CT平扫显示脑沟脑池高密度,首先考虑蛛网膜下腔出血,但仔细看看,似乎密度好像和血相比---“密度高点”,同时脑血管分支、纵裂池密度明显增高。如题所说---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seudo—SAH)概念

1986年Spiegel等首先描述了1例缺血缺氧 脑病患者的CT表现,其基底池、脑沟、脑池等蛛网膜间隙处出现类似于SAH高密度的现象。1988年Avrahami等E4]通过对100例伴有脑水肿的昏迷进行CT检查,发现所有的患者在脑沟、脑池均出现类似于SAH的表现,他们把这种现象定义为pseudo—SAH。

发病机制

    其发病多见于以下疾病:(1)缺血缺氧性脑病;(2)大面积脑梗死;(3)静脉窦血栓;(4)再灌注损伤性脑病;(5)重症颅脑损伤;(6)化脓性脑膜炎;(7)自发性低颅压性;(8)中毒性疾病:麻醉药物过量、丙戊酸盐中毒、甲醛中毒、蜂蛰等;(9)特发性颅内压增高;(10)脑内占位性病变;(11)鞘内注射造影剂或血管内。

pseudo—SAH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表面上pseudo—SAH的CT表现与SAH极为相似,均表现为脑沟、脑池、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影,但他们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别。二者影像学特点的区别如下:

  • 由于大部分的pseudo— SAH与脑水肿相关,pseudo—SAH在CT上的高密度影分布区相对弥散而对称,而SAH患者其高 密度影的分布区则与其破裂的动脉瘤的部位相关,相对局限。

  • 因脑水肿压迫静脉窦,导致脑静脉回流受阻,表浅静脉扩张,与脑水肿后密度减低的脑实质形成反差,因而出在增强扫描中,pseudo— SAH显示的高密度区可被显著强化。

  • 因为pseudo—SAH不是真正的出血,患者灰白质之间CT值差异明显小于SAH患者。

  • 因脑水肿的原因pseudo—SAH患者的脑室、脑沟、脑裂相对缩小,而SAH患者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堵塞、脑脊液循环不畅在早期有35%~70%仅表现为脑室扩大。

  • 在时间进程上,因SAH的出血会逐渐吸收,CT检出率会逐渐减低,分别是发病后2 d 100%,发病后1周约50%,发病后2周30%,发 病3周后为0%,出血基本吸收;而对于 pseudo—SAH,持续时间较长会或持续存在。

最终诊断:真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255g/L)。

     链接: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又称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其特征为外周血中红细胞数显著增高,通常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脾大;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起病隐匿,偶尔在血细胞检测时发现,2.40%患者浴后出现皮肤瘙痒(组胺浓度高所致),还可见皮肤和黏膜显著红紫,尤以面颊、唇、舌、耳、鼻咽、颈部和上肢末端(指趾及大小鱼际)为甚,眼结膜可显著充血;25%病人有鼻衄、牙龈出血表现。有关CT对血液密度变化报道不多,尤其是对血管内密度增高原因的分析更少,文献主要是通过血液CT值减低判断贫血程度方面的研究。血液中红细胞对X线衰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细胞中的含铁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含量越高,血液密度及CT值越高,Foster认为Hb每增加4.35g/L,血液流体CT值升高1HU。

注:文章整理与丁香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