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抑郁可能是没有归属感”|关于抑郁那些你不了解的事

 jiezhukuaile 2020-02-27

ps:关于,抑郁症,我们看了太多胡说八道,曾写过关于为了提醒和为了预警——抑郁症并不是一种臆想,可能会完全改变ta的人生轨迹的文章

👉我们都活在悬崖边上。| 当代人的抑郁自检手册

而今天写的这篇文章,是关于抑郁症大家很少知道的另一面形成之因;关于抑郁,有些你或许知道但并不了解的,我我都想讲给你听——



01

你的抑郁可能是因为没有归属感
最近后台收到这样一条留言:

“我毕业好几年了,现在在离家挺远的一个大城市工作。我不排斥社交,也有不少朋友,但依然总是有种不知道自己属于哪里的孤独感。平时周末过节,朋友约出来聚,唱唱歌吃吃饭,照理说应该很热闹,但不知道为什么,在这种热闹中我却感觉更孤独了。有时想想,在这个城市待的时间也不算短了,却依然觉得自己像个异乡人。”


其实这种孤独感显然并非源于身边没人陪,而是来自于归属感的匮乏

归属感,它并不能完全从群体中获得,它是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支柱;

另外,关于归属感,还有一件事就是:归属≠融入/从属

如果,一个人或群体试图用“归属感”引诱你,想把你改造成和他们完全一样的样子,那么这其实是一种操纵,因为真正的归属感是一种接纳和认同你本来的样子。

这就像是亲密关系中常说的“我属于你”,代表的不应该是一种被占有,而是我觉得自己本真的样子,能被你接纳和肯定。

  • 归属感是去你想去的地方,并且那里的人都欢迎你;

    融入/从属是去你想去的地方,但那里的人对你的去向去所谓;

  • 归属感是别人接纳真是的你;

    融入/从属是只有你跟其他人一样,大家才会接纳你;

  • 如果你与别人相处是在做自己,这是归属;

    如果你必须和其他人一样,这是融入/从属;


在大城市格格不入而感到孤独的我们,总会出现一种奇怪的羞耻感——仿佛孤独感的存在意味着我们哪里出问题了。

然后,为了驱散孤独,我们又会试图伪装、狂欢或逃避。


其实,寻求归属感与追求个体的独特性并不冲突。

你不需要委屈自己去适应某一个群体,真正的归属感:我们可以脆弱的、不舒适的,不用牺牲自我、虚与委蛇。

/ 点击图片立即测评/

推荐测评:抑郁测评(专业版)


02

为什么归属感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人只有在不被肯定/不被需要/不被在乎的时候会感到归属感的缺失;

行走江湖久了,免不了将自己全副武装起来。

很多人没有一个强大的内心,有的只是防卫性的外表,用来保护软弱无力的脊柱。我们行走在世间,易碎、时刻防备,竭力掩饰自己的不自信。

如果我们想拥有真正的归属感,那么就需要坚强的内心和柔软的外在。

当我们舍弃意识形态堡垒的确定性和安全性,迈入旷野之境时,我们也需要脆弱和勇气。

根据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缺乏归属感会增加一个人患抑郁症的风险

参加这项研究的有一部分是重度抑郁患者,另一部分则是社区学院的学生。

给他们派发的问卷内容主要集中在心理上的归属感,个人的社会关系网和活动范围,冲突感,寂寞感等问题上。

结果指出,是否拥有归属感能最准确地预测一个人是否抑郁。

归属感的匮乏也会引发大量的焦虑

研究发现,当人们感到不被社会群体接纳时,他们会感到非常焦虑;但一旦再次感受到接纳和认同,这种焦虑就会立即消散。

除了心理上的问题,生理上的问题也会出现。

归属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对我们的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甚至基因表现都有不同的影响;

03

我们改如何增强自己的归属感
* 首先,关于城市

如果你想与城市建立真正的归属感,最大的解决办法就是——回归附近

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年轻人,除了关心自己就是关心大的世界,很少有人关心自己生活周围的事;

把个体的情绪通过互联网宣泄在公共事件上,对远方的世界心生向往,对眼前的生活嗤之以鼻。
 
而“附近”,意味着个人与世界的真实连接。

回归附近,就是回归你的真实世界,你能够将自己的情绪投射其中(而不是互联网)并切实地收到反馈。

对于一座城市,你该喜欢的不应该是七个或是七十个奇景,而是在于这座城市对你提的问题所给予的答复。

就比如在凌晨两点打不到车的大街上,借着酒意和晚风,你也依然拥抱了这座城市。

生活不是一个个目的,你生活在此时此处,这就是所谓目的。


人与地方之间需要建立链接,人与人之间更需要;

* 关于自身;

常被人用来寻找归属感的方式,就是怀旧

如果你时常怀念过去,可能是由于在现在的生活中找不到归属感。

可怀旧的效果是有限的,只能提供短暂的归属感;

并且,一些人可能会在从回忆过去的链接中得到了短暂的慰藉之后,因为意识到自己已经永远地失去了过去,反而在当下陷入更深的孤独之中。


所以唯一帮助我们自己增强归属感办法就是:你身边至少有一个能跟你在感情上建立深层链接的人。

有这样一两个人存在,可能比拥有一群可以一起吃吃喝喝、休闲娱乐的朋友都要来得重要。

而要想找到这样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放下自己的各种预设和偏见。

  • 如果你还在学校,那么可以从加入一些你可能会感兴趣的社团或者同乡会开始;

  • 如果你已经工作了,也可以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创立的组织或兴趣小组。


这样做的好处是,至少可以保证你们是有一定的共同点的。

然后,你需要在一群人之中小心地摸索和试探,他们之中有没有人是能够和你进行一些更深度的交流——Ta可能有着你很喜欢的性格,可能你们有相似的价值观,也可能你们莫名地信任彼此,都愿意在对方面前进行一些自我暴露。

如果有人对参加这种较大型的社交活动有一定困难。

那你可以试着从身边现有的社会关系中找到能够和你彼此提供情感支持的人,但更加需要放下偏见和预设。

比如,Ta可能是你定时去做义工的敬老院的一位你负责照顾的老人,你预设你们之间可能很难有什么共同语言 。但对方或许很喜欢跟他人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而你刚好喜欢听故事,你也享受和这种思想上的差异和碰撞。

对此,有一个准则是:寻找你们的共同点,而不是聚焦在你们的不同之上。

比起别人看见自己更重要的,是自己看见自己。



04

写在最后
  
对于一座城市,开放自己,向她展示你的脆弱,把你暴露其中,她也会向你敞开。

同样,对一个人也是,主动制造回忆

这种回忆除了日复一日、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之外,还需要有更多特别的、带有一点仪式感的事情。

最后,自己内心的平静能让我们更好地在外界找寻归属感。

因此,即使是离开了让自己感到安心的地方和人,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被素不相识的人包围,也不要停下去做那些能让你找到内心平静的事情。

在我们还暂时未能从外界获取归属感之前,我们可以做的最好的事,就是先努力让自己静下来,增强你的自我认同感,从而获得强大的内在能量,去直面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