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不知道双盲实验更糟糕的是:只知道它的一点点、一部分

 仁和堂老军医 2020-02-28

原创/王的学习笔记©


比不知道双盲实验更糟糕的是:只知道它的一点点、一部分

双盲实验用于医药领域已经有上百年,但这个概念被我国大众广为认知,只不过是5年前的事。

当时大V五岳散人表示自己通过品尝,能分辨出阳澄湖、固城湖、太湖饲养出的大闸蟹间微妙区别。

另一个大V郑褚不信,于是跟他打赌:说如果五岳散人在双盲测试下能做到70%及以上的准确度就赢,郑褚就去吃电脑;否则五岳散人输了就要买电脑送人。

这次实验由第三个大V雕爷操持和评判。

结果没有什么悬念,五岳散人完败。

比不知道双盲实验更糟糕的是:只知道它的一点点、一部分

这个实验也证实五岳散人所说“不同湖生长的大闸蟹有口感区别”,其实是他的心理作用。

这次事件让广大网民见识到了盲测的威力:它可以轻松破解心理作用影响,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划一道清晰的界线。

比不知道双盲实验更糟糕的是:只知道它的一点点、一部分

但真的是这样吗?

在吃螃蟹这事上,双盲确实排除了五岳散人的主观干扰;

不过你发现没有:吃螃蟹只需要排除“一次”主观干扰即可,但有的事则存在“多次”主观干扰,甚至「主观」与「客观」关联紧密,双盲就无能为力,比如:

药物有效性测试领域。

双盲实验能不能通过,难道不是药物有效性的重要标准吗?为什么说在这个领域双盲实验还无能为力?

因为药物作用于人体会产生一系列「客观」变化,这些变化又会激发一系列「主观」感受;

也就是说,人的「主观」干扰并不只在吃下药的那一瞬间才有,而是吃下药之后每时每刻都有,这时候麻烦就来了——

双盲实验只能排除吃药前和吃下药那一刻人体主观感受,而没有办法排除吃了之后的主观感受。

比如有的人吃了药之后感到疼痛,认为是药物在病灶起作用,于是心态积极,身体新陈代谢加速,产生各种物质抵抗疾病,当然就容易康复;

而有的人认为疼痛是病情加重,于是心态崩了,身体开始放弃抵抗,疾病加重。

这种连续、复杂、基于过往人生经历和意识的「主观感受」,双盲实验无能为力;而且双盲实验无法清除一个人的过往经历,把人变成像机器一样的实验体。

更麻烦的地方在于,人的主观能直接影响客观,客观也能直接影响主观,人体很难严格区分出「主观」和「客观」的部分——

心理学研究的就是「主观」如何影响「客观」,以及它们如何相互影响。

比不知道双盲实验更糟糕的是:只知道它的一点点、一部分

确有证据表明,在「主观」的心理作用下,人体会产生「客观」的物质。安慰剂效应不就是这样吗?

比不知道双盲实验更糟糕的是:只知道它的一点点、一部分

在「主观」的心理作用下,本来没有「客观」疗效的物质也变得“有疗效”了。

很显然起效的不是吃下去的物质,而是心理作用下在身体里产生的物质。

这说明有些药物(甚至无效的物质)就得和心理作用联合才能起效;或者心理因素可能导致身体产生某些物质,这些物质与药物复合后对疾病起效。

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但双盲实验无能为力。

一次双盲实验只能解决一次心理因素整体「开」和「闭」这种简单的作用,不能解决身体在吃药后,复杂、连续的每一个生理过程中,心理影响「开」和「闭」的精确作用。

人类对于心理影响生理的认识还处在初级阶段,很多时候机理不明、过程不明、无法定量、不可观测。

其实进行药物双盲实验的人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

他们排除心理影响,就是认为心理影响大、会干扰实验结果;但既然影响大,这么简单排除当然会有问题。只是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双盲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于是他们采取的方法是加入统计学,进行「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实验」。也就是试图用大量数据消除“奇异个体”导致的干扰,这才是确定药物有效性比较全面和通用的方法。

所以要注意,「双盲实验」不等于「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实验」。

前者是用来消除主观心理影响,后者是在不能绝对消除心理影响的情况下用统计方法消除奇异点,确定整体趋势。

有人把「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实验」等同于「双盲实验」,要么是蠢,要么是为了割韭菜。

但即使用「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实验」还是有问题——

样本无法做到真随机。选取样本的时候始终难以避免存主观因素,比如:

德克萨斯州大学教授Ted发表在Brian的研究表明:

男女背根神经节、神经元之间存在差异,这导致男女对疼痛的感知不一样。

以前很长一段时间止痛药研发都是用男人做实验。按理来说不是要随机选样本吗?为什么不用女性做实验呢?

从实验设计的角度来说,女性经期激素波动剧烈,从内分泌到情绪都变化太大,这种变化目前无法剔除,会干扰实验结果;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说,用女性做实验容易招致政治不正确的风险。

结果就是制作出来的药物对女性可能效果很差,或者无效。

因此可以做一个比喻:

通过「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实验」确定药物与疗效的关系,大概就像用石器时代的石刀做外科手术,非常粗糙,但是没办法。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方法、技术….都有其局限、边界和适用范围。

目前宣称包打天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只有信仰和迷信。

比掌握一种科学理论、方法、技术….更重要的是掌握它们的局限、边界和适用范围,而不是把它们当真理。

否则人很容易被「钉」在原有结论上,对新事物产生排斥,关闭自己认知通道,产生「认识障」。

而科学恰恰要求能不断容纳新的信息,不断证伪原有理论。

「钉」在原有结论上还怎么证伪?即使事实已经证伪也可能不接受,于是一种新的迷信诞生了——

“我认为的才是对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