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谷 山水册 晚清某日 天朗气清 一座风景如画的深山寺庙里 伴着木鱼声 响起阵阵吟诵经文声 一位清军参将跪在蒲团上 落发为僧 这位将领正是清代著名画家 ——虚谷 他被称为海上四大家之一 有“晚清画苑第一家”之誉 清 虚谷 壶天小隐图 虽然离虚谷生活的年代 相隔百余年 但我似乎觉得见过他 一袭袈裟 在坊间飘零 清 虚谷花鸟作品 吴冠中说 “我每见其作品便见其人 感到熟悉、亲切 酒逢知己千杯少 可惜他与我们相隔一百年” 这种时空的无奈 的确很难解决 突然间想起《世说新语》里的 吾本乘兴而行 兴尽而返 何必见戴? 能见到心仪、亲切的作品 能不能见到作者 又何妨? 清 虚谷 红梅狸奴图 虚谷 一个云游四海的画僧 俗姓朱 名怀仁 僧名虚白 字虚谷 别号紫阳山民、倦鹤 出生在一个钟鸣鼎食的大户人家 从小衣食无忧 虚谷 花鸟作品 当他走在田野间 一脸的慈祥平和 让人难以想象 他在三十年前 竟是清朝参将 承担保卫朝廷王室安全的重任 那时 假如他专心政绩 大有机会平步青云 清 虚谷 杨岘 春波鱼戏 隶书 成扇 但他看到的隐患越多 他越不愿再为腐朽的晚清政府效命 为了拒绝参与镇压太平天国的杀戮 他丢弃了大多世人毕生所求的 高官厚禄、荣华富贵 毅然选择了青灯古佛 清 虚谷 扇面 但他又做不到佛家的四大皆空 他留恋着这个尘世 因此 说是入了佛门 却没有僧人的样子 出家后 虚谷虽穿僧衣 却不礼佛号 虽为出家人 却常与在家人结交 似僧非僧 出家后的他 不住僧舍 而是 往来苏沪间 过着清苦的鬻画生涯 清 虚谷 桃花游鹅图 同为出家画僧 相较之下 八大山人的画 奇崛凄苦 石涛的画 放纵恣意 而虚谷的画 冷隽旷达空灵 清 虚谷 金鱼 虚谷画的金鱼 最不落俗套 金鱼的眼睛是方的 身体也是方的 这是他“宁方不作圆”的画法 他没画长尾巴 却能表现出金鱼逆流而行 仿佛满纸都是金鱼悠曳 划出的波纹 不少人愿意花重金买他的画作 但他只卖给真正懂画的人 虚谷 金鱼 “闲中写出三千幅 行乞人间作饭钱” 这是休闲所作 能养活自己就好了 他曾给自己喜爱的一方砚台赋诗 “但愿终生伴此石 何愁迟暮老风尘 茫茫本是知音少 自赏孤芳自写真。” 人生本来就缺少知音 孤芳自赏又如何? 清 虚谷 紫绶金章图 他画紫藤 也不同一般之处 紫藤的枝蔓和叶子多为几何图形 虚谷的叛逆 使他与同代画家拉开了距离 故在晚清画坛上 大有压倒群芳之势 清 虚谷 芦塘黄雀 任伯年说他“笔无常法 别出新枝” 吴昌硕赞“十指参成香色味 一拳打破去来今” 画的是日常生活里的俗物 却别有一番风味 他的《蔬鱼图》 红绳绑着几根青蒜 和圆形的鲳鱼 饱含生活趣味 他的《满架秋风》 植物的篱落之间 仿佛攀爬着岁月的萧瑟 “袈裟清客梦,诗画故人情” 清 虚谷 花鸟作品 他在团扇 《开到人间第一花》上题词: 天生寒骨任周旋 满纸梅花岂偶然 闲时写出三千幅 行乞人间作饭钱 他自谓“倦鹤” 厌倦了世俗的计较和矛盾 清贫于世 笔墨人间 遗世独立 传统文人气质 一直支撑着虚谷艺术的始终 清 虚谷 松鼠戏竹 虚谷的花果、禽鱼 多源于扬州画派的华嵒 继承了华嵒的盎然生机 用笔古质澹荡、脱去时俗 别具天趣 虚谷比之华嵒 更为朴拙烂漫 清 虚谷 秋菊双禽 虚谷的意向来自于大自然 常在画里题”虚谷写生” 在师法自然的同时 不拘于表象 以个人的独特视角和感受 捕捉其内在神韵 清 虚谷 岁朝清贡图 虚谷笔下的物象 生拙简洁、机趣盎然 他的构图 简洁而奇特 在众以为单调的几何形中谱写新曲 他笔下的花果、禽鱼 通常棱角分明 新奇大胆 虚谷《松鼠图》 在用笔上 虚谷善用枯笔侧峰 得自于其书法的“奇古绝俗” 其书法宗李、蔡二邕 而自成一体 汲取 李邕的拗峭、蔡邕的飞白 倪云林、渐江的枯澹 虚谷 花鸟作品 虚谷设色淡雅 清丽和谐 有粉有色,很是精神 虚谷生平留下来的诗不多 但辄有奇句 他的一首: “有粉有色更精神,一树梅花天地春。 一觉浮生尘世外,空山流水岂无人?” 虚谷 花鸟作品 茫茫人世间 他寻得了一身袈裟 带着他的清梦 用诗画写就他的真心 他的一生穿过 儒服、戎装、官服、袈裟 最后静静睡在沪上关帝庙的画案上 乘黄鹤西归 纵观他的一生 非但不俗 反而令人无尽钦佩 人皆有无奈之处 行到绝处 以诗画为友 佛经为伴 未尝不是一种令人艳羡的人生 我们尊重原创,本号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国画大观·强力推荐 |
|
来自: 昵称40044036 > 《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