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新说(十六)——既是来路,也是归途

 建善建者行 2020-02-28

-生活处处有修行-

-易深信陪你轻松前行-

老子新说(十六)——既是来路,也是归途

树木有根,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能源,所以能发芽、开花、结果。一棵树,如果根系衰败,也就时日无多了。关于根的重要性,最有说服力的是那“离离原上草”,“野火烧不尽”,只要在泥土里还有一点根系残留,就能“春风吹又生”。

一棵树会不断演绎生命的轮回。

叶落归根,碾作尘土化作泥,重新滋养着母树。来春新芽生出,也有它的一份功劳。

当果实成熟落地,种子埋入土里,在合适的湿度和温度下,会生发出一棵新苗。

而一棵树,终有枯朽的一天,也许在一阵风雨之后轰然倒下,埋入大地,化为泥土。事实上,作为泥土,它将继续孕育出新的生命,只是换了一种方式。

这一切,我们看得清清楚楚,都是能量的流动,来于尘土,归于尘土。

老子新说(十六)——既是来路,也是归途

而人身无根,生命无常,我们是否能够如同树木一样,把一切看得清清楚楚?

似乎很难。人是多么复杂的一个生命,那些关于智力、情感的高级功能我们暂且不说,单说吃喝拉撒这些基本功能。究竟是受到什么能量的驱动,我们生命的这些基本功能才得以运转?这么一个问题已经足够让我们稀里糊涂一辈子了。

你可能会说,我们的能量来自食物啊!可是,是什么让你的胃肠能够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化为能量?

你可能会说,是空气吧,我们从娘胎出来,剪断了脐带,一声啼哭,吸进空气,我们的生命就开始靠自己运转了。可是,是什么让你可以吸入空气,开始生命的自我运转?

你可能会说,是我们生命的本能啊!有很多事情是我们一出生就会的,比如吸奶、拉便便。可是,是什么让你的生命具有本能?

老子新说(十六)——既是来路,也是归途

这个问题我们也只能就此打住,再往下追问,可能要把神学、道学、佛学乃至医学都搬出来论证一番了。我们还是停留在生命的本能这个点上作一些思考就好。

人类生命的本能,除了吃喝拉撒这些基本功能,当然还包括智力、情感等高级功能,是能够支持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人并生存下来的各种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生命本身已经具有足以生存的本能,我们为什么不能让生命按照本能发展? 让一切变得简单从容?

我们是那么地喜欢教别人怎么做“人”?我们对自己的子女是不是吃喝拉撒都看不顺眼,都要管一管?对于他们想做的事是不是有两样不行,“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是不是他们还在上小学,我们就操心他将来结婚生孩子怎么办?

我们自己呢,那些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不是在消失?我们越来越不能感受自然的变化;我们越来越不能感知身体的运行;我们越来越无法与他人直接地交流;我们越来越不知道自己内心的需要;我们看真相越来越模糊;我们想事情越来越复杂。

再看看我们的父母,是不是发现他们年纪越大越像小孩子?他们的想法,行为,乃至于,可能你需要为了吃喝拉撒这样的事情,去“管”他们。这是不是很有意思?

老子新说(十六)——既是来路,也是归途

说到这里,我们应该意识到一个事实,人和一棵树并没有什么区别,人的生命一样受到自然规律的主宰,一样是能量的流动。就人短暂的一生而言,既是来路,也是归途,我们一出生便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放在更广阔的生命概念里,我们不过是一次又一次地从生命的本能出发,向生命的本能回归。

知道了来路也是归途,那么当你面对人生困惑的时候,回头看看来时的路,也许就能豁然开朗。

知道了来路也是归途,那么你当能静下心来,回归生命自身。呃,然后呢?除了坏事以外,该干嘛干嘛去,爱惜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亲人,珍惜自己的朋友,平平安安、实实在在过好自己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别管别人是劈腿还是离异,也别没事瞎BB。

老子新说(十六)——既是来路,也是归途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 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