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甥女

 知识宝库以致用 2020-02-28

外甥女

外甥女(甥女)是对姐姐或妹妹的女儿的称呼,对应称呼是姨妈、姨父或舅爸、舅妈。中国周代时“甥”是指姑表兄弟姊妹。吴语区、晋语区及部分方言区也称女儿的子女为外甥、外甥女,相当于其他地区称呼的外孙、外孙女

中文名外甥女

外文名niece;sister's daughter

别称甥女

类别称呼用语

本来含义姐或妹的女儿

    基本内容

    外甥有以下意思。[1]

    外甥女 甥子。姊妹嫁给姊兄、妹弟,其子为甥子,但不同姓,所以称外甥。

    夫甥。男外女内。老公又叫外子,姑子为外姊妹,老公的甥子所以叫外甥子。又叫夫甥,婆家甥子。

    甥子。古代女子称姊妹为兄弟。女子称姊姊为兄兄。女子称妹妹为弟弟。女子称姊夫为兄夫。女子称妹夫为弟夫。古代女子称姊妹之子为侄子,又称女侄,外侄,姨侄,姨甥,外甥等。

    妻甥。古代女子称姊妹之子为甥子,所以跟着老婆叫,老婆怎样叫自己就怎样叫。

    妻甥。连襟兄弟的孩子叫襟侄,所以叫侄子,但不是本家的侄子所以又叫外侄、姨侄、姨甥、内甥、襟侄、外甥。[1]

    妻侄。妻子称外来女,妻子的母亲为外母,姊妹兄弟可以是为外兄弟也可以是外姊妹,有时候姊妹之间称兄弟,有时候兄弟之间称姊妹,所以妻子的侄子可以为外侄、外甥。内侄的另一种称呼。即内子的侄子。

    甥女。甥女以后要嫁人,不是姐姐本家人,关系更远,所以叫外甥。意思外面的甥儿。[1]

    甥子。甥子成为上门女婿,不是姐姐本家人,关系更远,所以叫外甥。意思外面的甥儿。[2]

    辈分介绍

    外甥女 在中国,汉族传统的辈分观念长期存在,以本身为中心,上有四代长辈,下有四代晚辈,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孙、曾孙、玄孙”的“九族”血亲关系,这就是九个层次。如果把旁系的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联系起来,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亲属系统 。这里仅选其中的一部分,以显示其层次关系。

    第一层: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伯祖父、叔祖父、舅祖父、姑祖母、姨祖母、伯祖母、叔祖母、舅祖母、姑祖父、姨祖父(长二辈)

    第二层:父亲、母亲、伯父、叔父、舅父、姑母、姨母、伯母、叔母、舅母、姑父、姨父长一辈)

    第三层:(本身)兄弟、姊妹、兄姊、弟妹、姊兄、妹弟、堂兄弟、堂兄弟妇、堂姊妹、堂姊妹夫、表兄弟、表兄弟妇、表姊妹、表姊妹夫、叔子舅子、姑子、姨子、婶子/叔妇、妗子/舅妇、姑夫、姨夫/连襟(同辈)

    第四层:男儿子、女儿子、侄男、甥男、侄女、甥女、侄媳妇、甥媳妇、侄女婿、甥女婿(晚一辈)

    第五层:孙男、外孙男、孙女、外孙女、侄孙、侄外孙、甥孙、甥外孙、孙媳妇、外孙媳妇、孙女婿、外孙女婿(晚二辈)[1]

    详细介绍

    外甥女 亲属称谓是以辈分划分的,不受年龄限制,哥哥比弟弟大几岁,哥哥的孩子又比弟弟的孩子大几岁,几代之后,大门的后代与小门的后代相比,同辈人可能差上几十岁,并不因此而影响辈分关系,常常会有长胡子的孙子或怀抱着的爷爷。所以,汉族常“大门转小辈”之说。

    亲属称呼也用于社会上邻里之间或素不相识的人之间,以表示亲切和尊敬。例如:邻里间同龄人常以兄、姊、弟、妹相称,年轻人称父辈同龄人为叔爸、叔妈、舅爸、舅妈、姑爸、姑妈、姨爸、姨妈、等,称祖父辈的同龄人为奶爷、奶奶、姥姥、姥爷等。一般地说,注意层次,掌握角度,在称谓的运用中十分重要,年龄层次不同,称谓也不同,特别是信封上的称谓。如儿子给爸爸、妈妈写信,信内应称“父母亲大人”或“爸爸妈妈”,而在信封上的称谓则有角度问题了。称Ⅹ先生或职务为宜。

    生活中,为了表示对人的尊敬,也有不注意层次的特殊现象。如:某家有一位受尊敬的长者,家里晚辈称之为奶爷、奶奶、姥爷、姥姥等,街坊邻里不分男女老幼,可能都称其为奶爷、奶奶、姥爷、姥姥,不过称谓前常常冠以姓名。如“红楼梦”里的刘姥姥,“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有时在称谓前加上“他(她)”字,如:他大伯、她二婶、他姥姥、她李二哥等。类似的称呼,在今天还广泛使用[2]

    示例

    宋书》卷85:六月中,得臣外甥女殷恒妻蔡疏,欲令其儿启闻乞禄,求臣署入,云凡外人通启,先经臣署。

    外甥女 《旧唐书》卷8:十四年春正月癸亥,改封契丹松漠郡王李召固为广化王,奚饶乐郡王李鲁苏为奉诚王,封宗室外甥女二人为公主,各以妻之。[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