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光一现的作品,诗人赢得了财富和美女,可能是最贵的唐诗

 小珏说历史 2020-12-01





中国人历来重视文化,重视教育,留下了许多千金买字的佳话。唐朝时更是达到极盛,李白醉题梁园,引得宗小姐千金买壁;韩愈专攻墓志铭,大发横财。然而,在小珏看来,唐诗虽然多,顶尖级佳作也不少,但最值钱的还是这首《赠去婢》: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这首诗非常出名,尤其诗最后两句,更是千古名言。但是,它的作者崔郊,却只有这一首作品流传于世。有人说写出《春江花月夜》的张若虚,是“孤篇压全唐”。其实,张若虚倒还有一首《代答闺梦还》,而崔郊却真的就只有这首《赠去婢》被各种诗集收录。

诗歌已经写得非常棒了,但这首诗的背景,似乎比诗歌内容本身更吸引人。崔郊是中唐人,元和年间他还是一名年轻的读书人,与姨妈家中的一名婢女情投意合,相互爱恋。有人说姨妈为了让他安心读书,也有人说姨妈是毫不知情,总之将婢女卖给了一个叫做于頔的官员。





这位官员在现在名气不大,但在当时却是权倾一时,甚至当过宰相。而且,于頔为人骄横,为官横暴,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一是他身居相位五年,就是因为儿子随意杀人而被牵连,可见家教如何。二是他死后初谥为“厉”,可见一生的写照。只是因为这个谥号实在不好听,家人疏通了关系,才改为“思”。

自己的情人落入这样的权贵手中,崔郊自知再也没有挽回的可能。但是,爱情的思念让他夜不能寐,寝食难安。尽管无可奈何,却始终难以忘记这段感情。偏偏就在一年的寒食节,崔郊终于与婢女偶遇。他们喜极而泣,互诉衷肠,但婢女不得不回去。分别之时,崔郊就将这首诗赠送给了婢女。





诗歌没有多余的铺陈,开篇就叙述了婢女受到王孙公子们的追捧,整天跟随在她后面。然而,这位婢女却并不感到开心,她像当年石崇的爱妾绿珠一般,终日以泪洗面。此两句是写婢女的现状,因为自己无权无势,实在无能为力,所以诗人只好发出感叹:一旦进入了豪门就如同深陷大海,昔日的情郎也会变成陌生人!

按理来说,能写得如此精彩的作品,崔郊应该并非泛泛之辈。而且,他应该是反复练习,总该有其它诗歌存世吧?与推测相反的事实证明,这可能就是崔郊的灵光一现,这是诗人在大喜大悲的碰撞时,迸发的灵感,将他送至诗歌的最高殿堂。





这首诗的精彩故事并没有结束,婢女拿着此诗,泣不成声。她时不时拿出来读,也被其他人发现了。因为内容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很快传唱一时,就连于頔本人也听说了。他邀请崔郊上门,还对忐忑不安的年轻人说: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便是公制作也?四百千小哉,何惜一书,不早相示。遂命婢同归。





于是,崔郊以一首七言绝句,就换回了自己的心上人,外加四十万钱财。算起来,这可能是最贵的唐诗。也许,就是因为成功来得太容易,钱财也来得太过轻松,崔郊才会在温柔乡中蹉跎,浪费了自己的大好才华,并没有继续留下脍炙人口的作品。当然,以上这一句是小珏善意的猜测。

并非善类的于頔,能够成人之美,除了崔郊的才华确实值得尊敬外,也与唐朝的风气有关。唐人大度,潇洒,宽容,博爱,更是怜惜有才之人。苻载索要百万钱买山,韩愈奉书请求援引,于頔都一一应允,更何况是一女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