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竟美人知爱国, 自将银管学南唐(曼殊句) 无题(八首之三) [说明] 曼殊的作品往往交织着对祖国的热烈的爱,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和对爱 情的痛苦追求。这组《无题》就饱含着这种复杂的感情。 《无题》(八首)是1913年秋,曼殊在校书素珍处吃花酒时,即席题赠给她的。 素珍,扬州人,流落上海,依山梁巨魁石某,备受虐待。后以期满,从石寓解放, 移居清河沿,与诸文士往来。当时人们说她“犹如明月,风韵卓然”。据说曼殊 有表现爱情生活的《无题》诗百首。当时素珍索诗,曼殊可能信笔书写了其中的 八首。这八首诗,感情缠绵,低回不已,所写者显然不是素珍一人,而是把他对 众多女子的恋情、以至想像中的爱情,均溶铸于诗。诗中所说的女子不过是他所 爱恋的异性的一个代表,一个艺术典型。虽然词句仿佛迷离,难以定其所指,而 隐约间,却令人生无限伤心,无穷艳思。前人说它们不即不离,全以真诚的态 度,写燕婉的情怀,不染轻薄的习气,不落香奁的窠臼,最是抒情诗中上乘的作 品。原诗写于乌丝栏纸。素珍看到曼殊这如花似锦的美丽诗篇,很是高兴,请写 一屏。曼殊当时答应了她,可惜终于未能写就。 本书编辑时,八首诗的次序有所调整。 无题(八首之三) 三 绿窗新柳玉台1旁,臂上犹闻菽乳香2; 毕竟美人知爱国, 自将银管学南唐3。 1、玉台──梳妆台。 2、菽(shu叔)乳香──《杂事秘辛》:“筑脂刻玉,胸乳菽发。”此指散发着豆科植物般的清香。 3、自将银管学南唐──银管:管乐器。古人在笙笛类乐器上用银作字,以示音色高低。 南唐:引王感化事。南唐歌伎王感化善讴歌,声韵悠扬,清振林木。元宗嗣位,乘醉令其奏《水调词》,感化唯歌“南朝天子爱风流”一句,多次反复,元宗终于感悟,说:假如孙皓、陈叔宝二主得此一句,当不至亡国。感化由是有宠。 此喻素珍虽沦落风尘而不忘忧国,能以奏吹洞箫来抒发爱国情怀。 [白话释意] 绿窗新柳,妆台洁净。女性那特有的淡淡的诱人的清香,从妳的双臂、胸脯和整个身体飘逸出来,令我陶醉不己。妳不但美丽,而且灵魂高洁,虽然沦落风尘,却仍关怀国家的命运与前途,从洞箫上吹奏着动人的爱国之曲。 |
|
来自: 昵称16627923 > 《李蔚文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