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扶正固本,外邪难侵!为什么说一切滋补都要补到肺?

 学苑中医 2020-11-09

中医学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中医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有“肺为娇脏”的说法,就是说肺既怕冷也怕热,既怕干也怕湿。冬天气候干燥寒冷,空气湿度小,初春冷热交替,所以冬春季,人体肺脏容易受到侵袭,人们容易患感冒。

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中,众多专家也指出:提高免疫力,扶正固本在防治新冠肺炎中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来自「八耐舜子」脸书

肺性喜润而恶燥,燥邪犯肺,最易伤其阴液。肺失津润,功能必然受到影响,出现咳嗽痰喘等症状。故而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注意养阴润肺,将有助于预防感染。

养肺阴在养五脏之阴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切滋补都要兼顾到滋补肺,因为肺属金,金生水,人体的水液是由肺这里来的。《黄帝内经》讲“饮入于胃”,吃喝到了胃里,经过消磨,脾主升清,把食物的水谷之精微转输到肺,肺朝百脉,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使津液最终由肺输布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输布到人的全身,这就体现了金生水。

肺为华盖,在五脏最高处,相当于天,对应的卦也是乾卦。天一生水,水是从天上来的。天上下雨就体现了天一生水,也体现了金生水,因为天是属金的,肺也是属金的,肺要下雨,人体才能得到滋润,就像天下雨整个自然界才能得到滋润一样,所以我们如果要想养阴,就得先养肺阴,要让天上有足够多的水,让肺阴足够把雨降下来,降到全身。肺金生肾水,其实它不仅是生肾水,它能生全身之水,所以补五脏之阴,就要先补肺阴。

北方比较干燥,像沙参、麦冬、芦根等这些养阴润燥的药就会经常用、大量地用。尤其是西北用得会更多。过去京城有萧龙友、孔伯华等四大名医,他们沙参、麦冬用得就特别多。

所以,一切养阴,不管养哪一脏之阴,首先要先养肺阴,这是养阴的一个要诀。中医经常是“千方易得,一诀难求”。很多人去跟老中医学习,其实都是在傻傻地抄方子。抄那么多方子,一点用都没有。任何一本书中都有很多方子,买一套《本草纲目》或者《普济方》,几万个方子你都有了,但你可能依然不会看病。方子不在于多,而在于怎么去运用,你会运用,可能几个方子就能打天下,不会用,抄得再多也没有用。方子很容易得到,而方子里面的诀窍就很难得到了,别人不告诉你,你永远不知道这个诀是什么。

例如,在六味地黄汤的基础上加麦冬、五味子,就是入肺的,开启了水之上源,其补肾的作用就会更加强。我们还经常在四物汤的基础上加沙参、麦冬,也会使养血效果倍增。

沙参是一味常用药,在现代人普遍阴虚的情况下,沙参会用得很多。北方用得更多,因为气候干燥。其实南方也还是会经常用,因为南方人出汗多,而且南方人瘦,容易阴虚,需要补五脏之阴,补五脏之阴就要补肺阴,沙参肯定就要用到。

但是要注意,有外邪侵犯人的体表时,有表证首先要解表,不要急于去补肺。外邪犯表会导致肺气不利,肺气不利就容易生痰、容易导致咳嗽。这时候如果你见到咳嗽就滥用沙参,滋补的肺阴会变成痰,痰浊大起,很快就把肺堵住了,出现胸闷、痰多,甚至肺积水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