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我们一家人应朋友之邀去参观了某军事基地。 各种此前我没有见过的装备当然让我印象深刻,但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武器库门口那个站姿标准的士兵。这个兵以我所知道的最标准的军姿站立着,目视前方,眼神坚定。我从他的眼前走过,感觉到了一种庄严和神圣,心底里有一种安心和踏实。 我不知道妻子是不是也注意到了这个兵,或许她也注意到了,因为走出很远后,妻子悄悄感叹道:“让我当兵站岗,我肯定做不到,我应该受不了军营这种生活。” 听着妻子的感慨,我想到了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 许三多是一个傻傻的兵,在部队的大熔炉里他得到了良好的锻造,首先,他练出了良好的军姿。因为军姿标准,他深受团长赏识。 当年看这个电视剧的时候,我心里很疑惑,军姿有那么重要吗?尤其我想到大学入学时那12天惨无人道的军训,想到满怀好奇的我们连个枪把都没摸着,只是在近40度的高温里踢腿摆手12天,标准军姿一站近一个小时,同学们一个个晕倒,那种痛苦的折磨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 多年以来我都想不明白,那些士兵们,在大好的青春年华里,就那么站着,而且站得那么不自在不舒服,意义到底在哪里? 我不知道当兵的人自己怎么想的,我也不知道军队里怎么赋予军姿锻炼的意义。只是,作为普通人,在很多场合,尤其是人多又混乱的场合,看到有标准军姿站立的军人在,我们的心里就多了一份安全感,就感到踏实。 或许带给群众的这份安全感就是和平年代军人的价值吧。 那么多热血青年,在他们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就那样笔直地站立在那里,当同龄人或上学深造,或求职就业,或升官,或发财,或996,或669 的时候,这些士兵们在训练标准军姿,在他们必须站立的地方站立。当然,他们也是有工资的,可是,这个社会,赚工资的途径多得是啊。 那么,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中,我们总得给这种枯燥的站立寻找到一份价值,这种价值肯定不是人人要当英雄,激励这些军人站立的,肯定不是当将军的诱惑。 我想,站立的价值应该是使命和荣誉,从民众的角度讲,就是安全感。而这种站立,就是给与民众安全感,这份安全感,就是军人站立的价值。 其实这个社会,在平凡的工作中坚守着荣誉和使命感的不止是军人。 昨天我们一家人去了某乡镇中学,是妻子的母校,也是一所有着辉煌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好学校,这里曾经走出过不少考入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妻子是受她曾经的班主任的邀请,回母校给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做个小报告。 餐桌上,还剩三年就退休的“老”班主任和已是这所学校优秀老师的当年的同班同学,以及其他老师向我们说起他们的日常,早晨5:40起床,晚上11:45到家,每天最多睡6个小时。高三学生连续上四周课,休息二天,学生们早晨6点开始学习,晚上差不多到11:30才能休息。而老师,尤其班主任老师,是全程陪伴的。所以昨天这个周日,所有老师和学生都在正常上课。和高中老师相比,近期热议的996就显得有些矫情了。 这些老师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坚持给每一个上进的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把学生送进理想的大学,给这些来自乡镇、90%以上是农民子弟的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 对这些乡镇中学老师的工作,我从心底里充满敬意。当年妻子和我不也就是在这样的老师的启发和教导之下,叩开了人生的另一扇门,命运因此而改变,获得了比我们的父辈们更幸福的生活吗? 二十年后,妻子当年的班主任已是一个头发严重谢顶的“老人”,说他“老”,主要是因为他快退休了,但从容貌和精气神上,他依然保有年轻人的风采,或许这是因为他长期跟孩子们在一起的缘故吧。 老班主任数十年如一日地奋战在高中教学的第一线,除了赚取工资满足生活以外,意义在哪里?尤其在这样一个周日,邀请以前的学生回校给自己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一些指导和激励,这是份外之事,如果没有对本职工作由衷的热爱,没有对孩子们的前程无私的关怀,怎么会如此上心? 我很感慨地向各位高中老师致敬:“其实我们很羡慕高中老师,你们的工作特别有价值。为什么每一个有出息的学生都对自己的高中老师念念不忘,尤其对自己的班主任?因为在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高中老师参与其中,指导和帮助懵懂的学生完成人生最重大的跨越,这份跨越事关学生一生的活法。所以,在这个重大的人生关口上启发和引领过自己的老师,学生们怎能忘记?” 媒体天天提及的是诸如马云、马化腾一类的成功人士,可是他们除了让我们多花钱多打游戏之外,对我们普通人又有多大的价值?倒是诸如军人、教师、医生、警察、清洁工等普通的劳动者,他们守卫着社会的运转,方便着人民的生活,让我们每个人活得更加安全、方便、舒心,他们的工作也应该被尊重和认可。 社会因无数普通劳动者的尽忠职守才井然有序。让我们向每一个尽忠职守的普通劳动者致敬,并在自己普通的工作中寻找到神圣的价值。 推荐作者更多文章(点击下面标题阅读): 3. 为什么还不屈服于眼前的苟且?因为还有向往诗和远方的心气 8.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底“读”的是什么,“行”的又是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