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轻人的婚姻需要祝福,“续弦”的老人也需要祝福

 在作文里成长 2020-02-28


题记:“续弦”本是指丧偶的男人再娶,至于丧偶的女人再嫁,歧视妇女的古君子们没有给个优雅的说法。本文的“续弦”既指丧偶的男人再娶,也指丧偶的女人再嫁,尤指儿女已经成年的老单身。

有一位读者问我:你对五十岁左右的男人死了老婆后大多都想再娶这事怎么看?她朋友的母亲死了没多久,其父亲就吵着续弦,朋友觉得父亲太薄情,父亲跟母亲好了一辈子,怎么就能再娶第二个女人?但是就算子女孝顺,注重从物质和精神各方面来关心父亲,也无法打消他再娶的念头。

而且这位读者朋友发现大部分男人都想续弦,她说1050岁左右死了老婆的男人,足有8个想再娶,难道这些男人就没有对故去的妻子的眷恋?难道他们就不念及往日与妻子共同建设家庭、两人共度难关共享乐趣的那些情分?怎么就会老想着与一个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人在一起?

她说:“每当我看到这样的故事,我就对婚姻对丈夫充满了不信任。”

老实说,我对这样的言论挺惊讶的。我回复她说:不让父亲再娶,这就是儿女们不懂事了,老人也有感情需要,儿女对父母的孝顺不能代替男女之情。50岁丧偶,假如活到80岁,难道儿女们忍心让一个老人孤苦伶仃一个人活30年?这太残忍了。想想,如果儿子年轻时,父亲对他百般呵护,但就是不准他娶媳妇,恐怕儿子砍了老爸的心都有。怎么自己长大了就不能理解别人的这些情感需求呢?”

后来在读者群里聊这个问题,发现很多人都难以接受父亲或母亲一方先逝后,剩下的这一个再找个老伴这种事,这让我颇为惊讶。他们的理由大多是如果续了新人,就是对不起曾经的感情,对不起和原配半辈子的付出和相守。

那天在网上翻看捧红《酒干倘卖无》这首歌的老电影《搭错车》(1983年),影片的最后,开面馆的邻居满嫂对深夜来探访哑叔的时迈君说:“哑叔整天想着阿美,虽然他不说,我也看得出,所以我就陪他住在一起。”看着时迈君有点惊讶,满嫂略带羞涩地说:“哦,哑叔最近身体也不太好,住在一起比较好照顾,反正年纪也大了,也不怕人家说闲话。”

听到满嫂这么说,我觉得蛮感动的。两个老人,儿女都不在身边,为了让对方过得好点,有个头疼脑热或者突发疾病能有人照顾,就搬到一块儿住了,不需要什么冠冕堂皇的说法,更不用在乎别人的七七八八的闲言碎语。这种对感情的务实和对生活的坦诚,难道不能让人感动?

这几天我零零碎碎地看了一遍电视剧《咱们结婚吧》,剧中桃子她妈薛素梅老公死得早,她就一直一个人带着独生女儿过;桃子闺蜜蓝未未的公公,也就是李葵的父亲丧偶也比较早,也是一个人住着。后来薛素梅和李叔相识,两个人相处起来挺愉快,尤其当独居的李叔因脑血栓晕倒在家里,是心有灵犀的薛素梅反复提醒李叔的儿子和儿媳,并亲自心急火燎地赶到了李叔家,李叔才得救。

看到这个片段,我想大部分观众都会在心里希望他们两个人在一起,这种在一起不是因为什么情啊爱啊,当然也要两个人彼此看着顺眼,能聊得来,但更多的恐怕是生活的需要。如果这两个人不在一起,那么儿子娶了,女儿嫁了,两个独居的老人孤苦伶仃地生活,这该多么悲惨,该有多折寿啊。

对于鳏寡独居的老人,晚年是很不好过的,这既有身体随时可能抛锚而无人照顾甚至无人发现的危险,更有情感空虚心灵寂寞的难耐孤独。就不说很多父母和子女彼此在不同的省市,甚至相隔天涯,就算在同一个城市,甚至就算住在同一个小区,老人和子女也不愿意一起住,就像《咱们结婚中》的李叔对儿子儿媳要求与他同住时说的:两代人有代沟,没什么共同语言,住在一起还得没话找话,那得多累。这是老人的心声。而儿女自己呢,就算不考虑那些狗血的婆媳矛盾等家庭纷争,也没有多少人愿意与父母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吧,更不用说跟公公婆婆或岳父岳母住在一起了。

所以,既然老人和儿女都觉得分开住更好,那么不给鳏居的父亲或寡居的母亲找个伴儿,你怎么能放得下心来?

儿女不要太自私,也不要太玻璃心,不要觉得有人和自己鳏居的父亲或寡居的母亲住在一块了,就是丢了自己的面子,或者就亵渎了死去的亲人,这样想就太幼稚了。

人生苦短,任何时候有人相伴必是最好的,古人所说的“鳏寡孤独”四种状态都是人生的不幸,《孟子·梁惠王下》中说:“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最后一句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这四种人就是世界上穷苦而无依靠的人。”可见老而无妻或无夫就跟老而无子或少而无父一样,是一种很悲惨的状况,可是我们普遍悲痛于老而无子,同情于少而无父,对鳏寡独居却缺乏怜悯,甚至对他们想要结束独居的努力还要百般刁难,这是对人性多么的不理解啊。

人生,最基本的幸福就是小时候有父母相伴,老了有儿女相伴,而一辈子都有伴侣相伴。就算中途伴侣离去了,重新找个伴,才是幸福生活。其实这也是我们老祖宗的生存智慧,农村里谁家死了老公或老婆,过段时间就有媒人上门说媒,可见尽快走出过去,直面新生活从来就是人类战胜苦难生活的法宝。以前人们从生存的角度务实地考虑这个问题,现在生存不是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考虑随之也变得不太务实了,增加了更多面子啊、财产继承啊等方面的考量,这让老人找寻伴侣的过程更加艰难。

子女们还是对父母多些理解为好,自己当年成家时父母给了那么多祝福,轮到父亲或者母亲找个伴儿的时候,自己也应该祝福。再说,有个伴儿和自己独居的父亲或母亲一起生活,自己也少了很多担心,不会像以前那样一个电话没打通就紧张得头皮发麻;有人陪伴甚至还少了一些负担,不但头疼脑热小病小灾有人照顾,就算大病住院,也有人替换着陪床,对这种有利于自己的事为什么要反对呢?面子就真的那么重要吗?或者遗产继承就真的会因为“续弦”变得复杂吗?有这些顾虑就是因为不真诚,只要真诚而务实地去面对这些事情,总能找到处理的方法。

用父母待我们的方式对待父母,给他们选择生活的自由,让他们的晚年少些孤独,是为人子女的本分啊。

杨昇原创美文推荐(直接点击可阅读):

婚姻是两个人的舞蹈

围城:错过了爱你的,弄丢你爱的...

城市女恋农村男:你怎能羞辱他?

幸福,是一种自我感觉,谁的幸福谁知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