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节,我为失去亲人的陈仲伟家人心痛

 在作文里成长 2020-02-28



昨天从朋友圈看到广东省人民医院陈仲伟医生被25年前的患者砍杀身亡的消息,内心唏嘘不已。但也就是叹息几声,外加晚饭时跟家人随便评论几句,这个事就过了。一个人的离去,在陌生人的人眼里,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这个反应吧。

但是早晨起来,发现今天是母亲节,朋友圈满屏都是对母亲的感恩和对亲人的思念。我突然意识到,如果刚刚60岁的陈仲伟医生的父母还健在的话,今天这个母亲节他们怎么过?陈医生的孩子们今天怎么过?

昨晚躺在床上还跟老婆说,我写文章的时候讨厌追热点,我觉得时评是最无聊的,今天写的文章明天可能就没有可读性了,我希望写点10年以后还可读的文章。但是作为一个常写文章,通过自媒体平台还可以影响到一部分读者,自认为有一点社会责任感的人,面对陈医生的悲剧,想到陈医生家人的悲伤,我觉得我还是有写一点文字的必要。这个社会不能骂医生的时候大家群情激昂争先恐后,而对医务人员的伤痛却漠然视之闭口不谈。社会病得不轻,但如果我们都是这样的态度,那就真的病入膏肓了。

一个人的非正常死亡对家人的打击非常大,这一点我深有感触。人如果是病死的,有个缓慢的过程,亲人可以慢慢接受现实,情感慢慢消解,不至于一下子摧垮身心;但如果是突然死亡,尤其是被暴徒残忍杀害,而且还这么无辜,亲人是难以承受的。希望陈医生的家人能挺得住,能坚强面对。这份坚强既需要陈医生的家人有颗坚强的心,更需要全社会所有人的善意、理解、同情和哀思,对这起血案,我们必须对死者报以100%的同情,而对暴徒给予100%的憎恶,少一分都不善良。而在其他的伤医事件中,医护人员大多也是无辜的,这种无辜只有当你身处医院那个环境中才能深刻体会,只有接触过形形色色的患者你才会意识到很多时候患者的愤怒是多么无厘头。


上周星期五,也就前天,我去湘雅附二医院就诊,查看纠缠我近20年的身体某处的莫名疼痛。挂了知名教授的号,到诊室门口排队,负责排队的护士收了简历后按前后顺序叫病人进诊室。轮到我了,进去一看,我前面还有3个患者,那3个患者都是老人,每人一个陪护,这样一来这个医生旁边加上我总共围了7个人。这个医生对面坐着的医生也是这个状况,身边围了一圈人,小小的诊室塞满了人,那种压抑,我觉得医生呼吸都会困难。

老医生正耐心地给第一位病人诊断解释,突然闯入一个女人,拨开人群凑到医生面前一声声地唤医生,医生打手势让她安静,她不听,医生说你稍等我看完这个病人再给你说,这女人还在大声说个不停。医生只能停下来听这女人的,女人是上周来看过的病人,今天也没挂号,就是来问问胸口一阵阵发冷,怎么办。医生说没事,正常反应。女人还在喋喋不休地描述病情,一遍遍地求证是不是真没事。

好不容易打发走了这个神经质的女人,旁边站着的一老头子为了抢到前面都快挤到医生怀里去了,医生不得不停下来提醒这个老人,说你这么大年纪了,下一个就是你,你在旁边坐着等一下,非得这么挤着,我不方便,你也累啊。老人家属不乐意了,埋怨医生让他们等了太久,这个看起来快退休的老医生也不辩解,继续看病。

第一个病人看完了,药也开了,但就是不走,一遍遍地问各种问题,就是不愿意让开凳子。后来终于走了,挤着的老头入座。快诊断完的时候本院一个清洁工领着两个人进来了,把病历本放在医生面前。医生抬头看看,估计也不认识这清洁工,但是知道是本院的,总得给面子。老头儿离开后医生拿起了清洁工放下的病历,但是正常排序的第三个病人不干了,大声嚷嚷,跟清洁工吵起来了,医生没办法又放下病历,给第三个病人看。这位医生毕竟久经沙场,面对混乱的就医秩序始终不怒、不喜、不急、不燥。被扫了面子的清洁工大妈满脸的不高兴。

看完第三个病人就到我了,但我前面有这个清洁工领来的人。我就想让他们先看,结果我后面一大叔使劲地往前挤,都趴到我背上了。我转过身微笑着说:“大哥,咱们不急,让他们先看,咱们这不都已经进来了吗,稍等一下没关系。”一个微笑一句话换来了这位大叔的怒吼:“你什么意思,你看你的病,哪儿那么多废话?我怎么看,管你屌事?”我倒吸一口凉气,赶紧闭嘴,这八成是个神经病,再吵下去,生命堪忧啊。

医生每天都要面对一些这样的病人,脑子不正常的人太多了,医生这个职业,确实高危!这样的工作环境,这样的压力,那么大的风险,我承认,医生这活让我来干,我肯定干不了。难怪有那么多医生转行。

老专家给我看完,因为是疑难杂症,也没个确定的诊断结果,先开了些药说回去试试。出门缴费,约1000元。我也很郁闷啊,对这老医生充满不信任,心想1000元就这么被套走了,药价真特么高,这天杀的医院(医生的药是有效果,对我的怀疑,我很惭愧)。回家上网一查,从医院药房拿的这三样药,似乎每一种都比网上药店的价格低,不知道实体药店什么价。我知道很多药企为了走医院渠道,把药价定的很高,而这个药并不投放医院之外的渠道,网上药店标高价其实是为了帮助医院卖药。

但无论怎样,这都不是医生的错,也不是医生能掌控的,每个医生都只是这个大的医疗体系中的一粒沙一滴水,药价高费用贵不是因为医生,而是因为这个体系。药品是相关部门统一招标的,医疗价格是相关部门规定的,医生也无能为力。就说有少数医生为了多拿药厂回扣乱开药开贵药,但毕竟是少数,相信大部分医生面对患者的病痛和苦难都是用最善良的人道主义情怀治病救人的。

网传北京某三甲医院停止了夜间幼儿急诊,原因是没有医生。全国很多城市的很多医院都取消了儿科,因为儿科医生奇缺。为什么缺?因为挣钱少,更因为给孩子看病风险太大,而孩子家长们一个个对医生虎视眈眈,稍有不慎就猛虎下山,儿科医生没法干。想想,当有那么一天,你抱着高烧超过40℃全身痉挛呕吐的孩子,却没有医生为你的孩子急诊,将会怎样?

请善待医护人员吧!我们都会老去,也都会得病,医护人员是我们生命的守护者,善待他们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如果我们用敌视的眼光看着他们,随时准备给他们找茬,不信任他们,导致大量优秀的医护人员离开医疗队伍,而剩下的人人自危,那么危急时刻我们又能把自己和亲人的健康乃至生命托付给谁?

谨以此文悼念陈仲伟医生,愿陈医生一路走好,愿陈医生的家人坚强面对!

更愿国家严厉打击医闹,还医生尊严!

杨昇原创美文推荐(直接点击可阅读):

站在母亲身边的勇气

父母和儿女,也是一段浅浅的缘分!

年龄在变,要求在变,唯爱不变!

对父母依恋最深时是小时候,最浅时是何时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