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者真诚了,读者也会真诚

 在作文里成长 2020-02-28



     寻思着写这么一篇文章很久了,自从那篇《父母和儿女,也是一段浅浅的缘分》(点击阅读一文发布以后,就陆续有很多读者朋友加我微信,希望跟我聊聊文章,聊聊生活,或者聊聊感情等。每一个陌生的读者朋友都给我带来了认可和支持,感谢我的文章写出了他们心底埋藏很久的那份感动,表达了他们想要表达但没时间表达或者不知道怎么表达的那份情感。

         之后的几篇文章,如《农村孩子到底要不要上那些“烂大学”》(点击阅读)《农村养老,一个沉重的话题》(点击阅读)《体制内养老,今天的美好还能延续多久?》(点击阅读)《城市女恋农村男:带你去他家已经是对你最大的尊重,你怎么能够羞辱他?》(点击阅读)等,都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共鸣。在“水木社区”,有很多朋友进行了真诚而理性的探讨,在我的微信公众号里,读者朋友们也有大量的留言,头条号的读者朋友也很热情。

          总之,我写文章也有十多年了,是个不入流的业余写作者,虽然这些年也写了一些文章,但从未向主流媒体尤其纸媒主动投过稿子。在公众号和头条号等新平台诞生以前,在我知道“水木社区”以前,我先是把“搜狐博客”作为原创文章的发布平台,曾经那里很火,累计有近10万次的阅读,但不久博客这个平台衰落了;同时微博崛起,微博140字的限定注定我与它无缘;然后我把QQ空间作为文章发布的平台;直至2015年下半年我结识了微信公众号和头条号等。“水木社区”我逛了很多年,但从未主动发过帖子,最近几个月我也偶尔发篇文章上去,结果坛子里的朋友热情似火,给了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通过文章结识的读者朋友,也是来自“水木社区”的最多。

          长久以来,我没有坚持写作,但就算偶尔写一篇,我也坚持了自己的写作路线和风格,那就是真诚地去写作,写一些普通人的生活,写一些人性中的美和善,写一些可以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不说五十年,至少十年之后,拿起自己曾经写的东西,可以读得下去,并且不脸红。因此,我很久之前就远离了时事评论,我认为写时评纯属浪费生命。这个社会纷纷扰扰,噪音不断,浮躁的东西已经很多,浮躁的时评中不差我这一篇,何况我也没有伟大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要表达,所以,面对时事,我能做的就是尽量闭嘴,虽然我犀利的文风最适合写时评。当然,如果某一事件我实在想说几句,我也不会憋着。

         “亲情、爱情、友情、乡村、创业、人生”为主要对象的短文写作给了我愉悦的享受,这是我的爱好,不是为了要写出稿子才写,而是因为想写爱写才写的。当然写作也不能等到有了灵感才去写,有人说这就像妓女不能等到有了感觉才去接客一样。文章是“写”出来的,只有去写,才有可能出文章,只有写出一些文章,里面才可能有精品好文。我也是在近期才领悟了这一点,因此比以前勤奋了一些。既然是个爱好,那就得坚持,不说能怎么样,至少,一个有某项爱好的人,生活才不会无聊,人生才不会乏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