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所经历的40年(25)

 py7211 2020-02-28

      吃的事,其实说到底还是国家不太富,加上军队要忍耐,不仅伙食费用不高,人员的津贴也比较少,记得刚到部队时,每月的津贴是18块,后来涨到50块,军校毕业后也就是4百多块的工资,现在已经翻了几翻了,国家富裕了,加上部队建设的指导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不在提忍耐。注定那个年代的军人是奉献的一代,我有幸赶上了。

      “两眼一睁,训到熄灯”。训练是扎实,刻苦的。到部队后,我的班排长和连队干部大都是参加过对越作战,知道训练的重要性。我的体会就两个字“狠、猛”。雨天练战术基本动作最爽,雨水、泥水混在一起,关键是地面湿滑,可减轻对身体的摩擦,一个侧身匍匐滑出去好几米,这个时候最有成就感,大家也互相比赛,看谁滑的远,不过一不小心碰到地面的石头,那就倒霉了,现在身上还留下当时训练的印记。雨天练射击也是检验水平,眼睛睁不开是次要的,关键是靶子看不清,连长的总是告诫我们,下雨天就不打仗了吗?下雪天练射击瞄准也是不能忘怀的,肚子下是冰冷的地面(铺了一件雨衣),背上是冰冷的雪,关键是手指受不了,虽然南方的冬天不象北方,零下十几度、几十度,但这种冷尤如侵入骨髓的感觉,一批河北兵依旧受不了。也就是那时,胃寒的毛病留下了,现在冷、凉的东西不敢吃。不过连长还算人性点,练了半个小时,让大家起来活动一下,可活动更给力,一是绕圈跑,操场一周400米,先跑6圈,再跑5圈,6、5、4、3、2、1下来,想不热都不行,每圈下来最后几名,再加跑一圈;二是冲山头,训练场的前面是一个山,不高,冲上去再下来大概要13分钟,超过13分钟的再冲一次。那时大家都害怕连长手里拿秒表。但当体会过跪姿射击练习后,大家还是喜欢跑起来,不信你单腿跪个半个小时试试,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全连官兵单腿跪着一字排开端着饭碗吃饭的场景,真不人道!连长也因此被授于“法西斯”的称号。但那时候是秒数、环数、米数的时代,不是跑圈、冲坡,就是跑400米障碍,战士们都习惯了。特别是每天早上的五公里、十公里跑已成家常便饭,毕竟三天二头的比武、考核要拼真实力的,谁也不愿意为连队抹黑,更不愿意为六连这面鲜艳的连旗抹黑,苦点累点也没什么怨言,睡一觉,第二天又是元气满满,生龙活虎的出现在训练场。“三股劲四过硬”的精神就这样慢慢深根于每个官兵的心中,融入灵魂,现于行动。现在仍影响着我。

       训练也是科学的,为了提高大家的体能训练成绩,连队从地方大学请来专业的体育老师,从科学的角度为我们讲授训练方法,制定训练课目,搭配伙食,根据他的方法,力量、协调性、爆发力、耐力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更大的收获是科学施训,连队涌现出了一大批在一定范围有影响的训练课目记录保持者。作为典型,作为标杆,他们激励着一批批跨入这个连队的战友们,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也不断为这个英雄的连队书写新的荣光。后来连队改制,新的装备和体制机制不在强调米数、秒数和环数,面对高科技装备和未来战争,连队也提出了新的“三股劲四过硬”,但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的精神仍植根于一代代六连官兵心中。

      这种高强度的训练我扎扎实实的体会了一年时间,等老兵退休时,我被抽调到队部当文书,文书的事情繁、杂,但的确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