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什么意思?另外两个不肖指什么?

 尤里蒙提 2020-02-28

众所周知,自汉朝以来独尊儒术政策一下来,后世就把儒学做成了各朝代的一个文化重心,因为儒家的思想在全中国都是值得敬仰推崇的,毕竟是是帝王允许的万民之学。

现有一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孟子言论,想必也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这无后为大的不孝实意就是,没有后代的孩子那是真的对父母长辈存在的不孝,这是古人最大的不孝。

那么有的朋友就会问,不孝有三,那其他的两个不孝是什么呢?现引经据典来谈一谈:

后汉代经书所言:“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此番言论即为孟子所言的三不孝中的另外两个不孝之处。

阿意曲从,陷亲不义,意思就是让自己的父母长辈处于不义的位置,是非常不孝的,因为自己对事情的对错没有正确的认识,常常处于在父母身边,看到了父母的过错,都没有好好去加以指正,避而不言却也是不孝之一。

另外一个不孝意思就是自己的前途和孝义的关系,因为当家里贫穷,却没有想着努力上学读书去入仕,这显得不孝。因为在古人的思想里,商业比不上官僚的作为,同时用孩子考官之后用官场的俸禄,去接济家中的父母是一个很有孝义的事情。

因此,与无后为大并列的两个不孝,就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和“不为官济父母”,具体说明为什么不孝,还得从古人的观念出发,我们详细的分析一下。

在儒家思想盛行的今天,都知道孝义的本质,在于对长辈父母的尊重和帮助,而不孝之一就是讲孩子没有事情的本质对错去和父母辩论是非错误,而是阿意曲从,这显得违背了真理。

但是真正的现实都是父母说的,虽然不对,咱们作为孩子的自己是唯唯诺诺,认为亲情在,我们就应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去对待父母的行为举止,其实这在很多做儿女的人来说,确实是孝。

但这在孟子的观点看来,此为不孝,或为愚孝。因为没有按照事件发生的本质去认识对错,而把感情因素参杂在检验真理的标准上,确实不能作为一种小。

另外一个不孝就是孩子知道自己家里穷,并没有好好地去读书求官,这点笔者觉得并不是真正的不孝,因为孝和做官读书与否并没有联系,因为古人觉得要把自己改变家境命运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我觉得确实也是不对的,自己做父母的都没能力,为什么不去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呢?

孩子并没有从一出生就要去立下改变家族的兴衰的责任,因为孩子需要的是天真的玩耍,需要的是健康的成长,而不是古人云的求官为仕的功利思想。

诚然,赡养父母是我们后辈的义务,但不可以牺牲自我来报答父母,因为无论多大的年轻人都应该知道为自己而活,为自己的理想而活,倘若理想与孝敬父母是有交集,得去做官,那就去做,如果不是,那做什么官,顺着自己的本心去学习,去奋斗,才是自己未来的价值取向。所以在这里,笔者不认同第二个不孝之处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