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说话的机器》之天津平面磨床

 q1338 2020-02-28

《天津的“磨洋工”》

《会说话的机器》之天津平面磨床《会说话的机器》之天津平面磨床

前两天去参观本市“东丽机床博物馆”,这座民营公益博物馆的主创者王福喜,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和积累,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收藏梦想。

展馆坐落于东丽航空商务区,里面收藏着世界近现代十多个国家生产的各式机床、民用机械等五百多件,其中有件“美国立式车床”还是全世界仅有的一件孤品。

走进展馆大门,一排排形态各异的机器,如带着岁月沧桑的旅人,稳重整齐的立在展厅两侧,像是早已等候多时,要向我们诉说自己的诞生与辉煌。在机器的行列中徘徊,产自瑞士、美国、日本、英国、德国、苏联等国的机械,虽然年岁不轻,但通过工作人员的精心养护,仍熠熠发光纤尘不染。

提起机床,人们也许会有些陌生,因为,它只是从事机械行业工作者的朋友。不过一来到“东丽机床博物馆”,你就会知道它不仅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在工业文明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参观过程中,有台天津产的,绰号“磨洋工”的平面磨床极为特殊,馆长说:“这种机床是干细活儿的,磨一个件儿很慢,费时间,所以叫它‘磨洋工’。”仔细看,“磨洋工”的侧面镶有一个金属牌儿,上面有毛主席来津视察时留下的语录:“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由此可见,这台1970年天津产的平面磨床,是在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工作人员辛勤劳作下自己研发制造的,它凝结了生产者的智慧和力量。

机床工业是国际公认的基础装备制造业,是战略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柱产业。正因为机床是一切机械工业的基础装备,所以被称之为“工作母机”。在新中国的发展进程中,中国机床工业一直处于重要位置。

《会说话的机器》之天津平面磨床

采访中,有位我国机床界的老同志回忆,机床制造一直得到党和国家的巨大关怀和重视。建国后五十年代,毛泽东主席多次到上海、天津视察。1956年1月12日, 毛主席视察了天津市公私合营示范机器厂-------第一机床厂,勉励工人“加倍努力,好好工作”。 1958年8月,毛泽东主席第八次来到天津,视察期间毛主席说,天津要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个东西就什么都能搞了”。

毛泽东同志对机床这一“母机”行业始终特别关心。曾多次参观在中南海举办的小型国产机床展示活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第一机械工业部,按中央要求在中南海内举办了汇报性的机械展览,毛泽东同志反复看了六次。1958年7月2日,毛泽东在中南海瀛台举办的小型机床工具展览上,详细地观看了机床操作演示,用哲学、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解释说:“原材料按照人们的意愿,通过了机床与工具,改变成需要的机器零件,充分体现了工业生产中人、机、物三者的辩证关系。”同年9月5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中说:“机械里头有个工作母机,什么矿山,什么炼油,什么电子,什么化学,什么建筑,什么农业,什么交通运输,这些机器都要有个工作母机,无非是车、铣、镗、刨、钻之类,这些东西是根本的。后来,他们又两次在中南海瀛台专门为毛主席举办的机床汇报展览的情景,他们对当年毛主席关于机床的精辟而通俗的比喻记忆犹新:“我们坐汽车、坐飞机、坐火车,是坐在机器里面,所有这些机器都要用机器来生产,这些机器就是工作母机,这些工作母机是最根本的。”这就是毛泽东的一贯风格,他几句话就勾勒出了一条思路,一套战略,言简意赅。更令人信服的是他雷厉风行,一抓到底,因此他常常能把思想迅速付诸实施,并且,既搞得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建国以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历经几代人的拼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古代开始,人类就知道磨削是一种古老的技术,旧石器时代磨制石器用的就是这种技术。之后,随着金属器具的使用,促进了研磨技术的发展,至近代终于设计制造出磨削机械。

磨床的制造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第一台磨床是美国人在1864年制造的,它是在车床的溜板刀架上装上砂轮,并使它具有自动传送的一种装置,十二年之后,美国人布朗又发明了万能磨床。

随着技术的发展,轴承、导轨部分的进一步改进,磨床的精度越来越高,已经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出现了内圆磨床、平面磨床、滚磨床、齿轮磨床、万能磨床等等。磨床的工作是,利用磨具对加工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大多数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转的砂轮进行磨削加工。少数的是使用油石、砂带等其他磨具和游离磨料进行加工,如超精加工机床、砂带磨床、研磨机和抛光机等。

《会说话的机器》之天津平面磨床

其中的平面磨床主要是用在磨削工件平面的机床。 它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手摇磨床,适用在较小尺寸及较高精度工件加工,可加工包括弧面、平面、槽等的各种异形工件。还有一种是大水磨磨床,适用在较大工件的加工,加工精度不高,与手摇磨床相区别。平面磨床由多种零件组成:

1、机身:机身是支承整台机器、机械部分运动的平台,是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机身的大小、重量将直接影响整台机器的平稳性,这对平面磨床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2、磁盘:它是平面磨床的主要部件,利用磁盘磁性吸铁的特性,就可以把工件紧紧固定在磁盘上,不用再进行其他复杂的装夹,从而可大大提高工件的“装夹”速度。

3、滑动座:滑动座是能够让工件做水平往复运动的平台。也是对工件进行磨削的动力,它能否运动平稳顺畅将直接影响加工表面的质量、平面度、直线度和尺寸控制的精度等。

4、滑动座挡板:它的作用是,当工件因为在磨削力太大超过磁盘吸力而飞出时挡住工件,不让工件飞出伤人或其它周边设备。

5、砂轮:这是磨床进行磨削加工的磨具,相当与铣床上的刀具,它是磨床上的主要部件之一,它的大小、磨粒尺寸,将直接影响加工工件的表面质量、平面度、直线度和尺寸的精度。

6、立柱:用来调节砂轮高低上下运动的支架,也是砂轮座运动的轨道。

7、电动机:提供砂轮运转的动力,在加工时它是跟这砂轮同步升降的。

8、数显装置:是进行磨床加工时尺寸精度的保证。

9、供水系统:在进行磨削加工时,因为砂轮高速选装磨掉钢材时会产生很高的温度,当一件工件磨削完成时,有时烫得让你不敢去碰,所以要进行水磨,就是一边加水,一边磨削,让灰尘被水冲跑而无法飞扬,解决了上述所讲的各项缺点,所以它也是平面磨床必备的组件之一。

另外,平面磨床在工作中还有许多操作规范,如机床定位要求、砂轮选择、主轴定位、液压装置、润滑装置、冲水和吸尘。工作结束之后还有定期加油、清洗沙尘、切断电源等大量保养工作。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扩大,旧的机器设备会随着使命的完结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进而载入工业文明的史册,取而代之的是自动化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 磨床未来的发展会是怎么样的一个趋势,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磨床会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磨削工艺也会越来越精湛。目前,磨床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自动化也成为了磨床未来发展的一个热点。在全球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对任何一台全自动化磨床来说,一个重要的基本特征就是拥有一个数字控制系统,数字控制系统是自动化磨床的前提。当数字化控制系统普及之时,老朽的“磨洋工”定会改头换面,变成“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既省时又省力的“洋磨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