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伤寒杂病论版本简说
2020-02-28 | 阅:  转:  |  分享 
  
伤寒杂病论版本简说公元3世纪,医圣张机字仲景创造性的写出了医学史上彪炳千秋的伟大著作<<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守护了东亚人1700年的健
康,厥功甚伟,在21世纪的今天还将走向世界为全球人的健康作出贡献。这本著作前后十三易稿,值逢乱世(三国时期),面世后很快亡佚。据清
未人士仲圣第四十六代孙张绍祖言,通行本(晋代太医令王叔和整理本,宋代大学士王洙在皇家书局的蛀简中发现,由大臣林亿主持校对并刻印)为
第七稿<<伤寒论>>,合十卷,至明代由书商赵开美复刻,也并称宋本,该宋本明刻据中医大家钱超尘考定,目前只有六本存世,大陆4部,台湾
1部,日本1部,亦系最早藏本留世。清末学正张绍祖传出第十二稿至桂林人士左盛德,至民国时期据黄竹斋(左氏之徒,罗哲初之友)手抄本刻版
印刷为白云阁本,解放后分别于1960,1980年由广西卫生局根据罗继寿(罗哲初之子)手抄本印刷俗称桂林本,此两本皆统称桂林古本。但
此两古本太过完美一直不被中医界主流认可,直至近年由于网络发达才得以大面积在民间传播应用,因其疗效显著逐步在得到认可。1992年天津
马氏根据以上诸本及流传至日本的康平本,朝鲜的医方类聚本,英国的敦煌卷子残本,近100年发现于江西,后由湖南刘昆湘整理并付印于长沙的
湘古本(亦称长沙古本),广西劳有安传今的明抄本(亦称邕宁本)等辑出了仲圣的最后一稿暨第十三稿,于1992年付刊印刷1000本。今“
孔夫子旧书网”淘得一本,马氏所揖第十三稿《伤寒杂病论》,弥足珍贵!珍惜之,学习之,作文以记之。写于2017年
献花(0)
+1
(本文系惠阳居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