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三十八 |
|
|
凡皈依佛法之人,于伦常道理,必须格外认真,尽谊尽分,可谓真佛弟子!《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三十八《文钞》复杨慧昌书。“凡皈依佛法之人,于伦常道理 ,必须格外认真,尽谊尽分,可谓真佛弟子”。皈依佛法僧,在佛门叫三皈依。皈依者,回过头来,依靠。依靠佛就是觉悟,依靠法就要有正知正见 ,依靠僧就是希望自己清净无染。觉悟、正知见、清净无染是每个人的自性本来具有的功能。这是自性三皈依。至于皈依佛像、皈依经书、皈依僧人 ,这是有很大问题的。所以六祖及时革新,皈依觉正净。伦常道理,正是自然界的常规,人类应学的规范。大自然的常规,也就是自性本有的功能。 你能够觉悟,当然要格外认真尽自己的本分,做个本分人。人能做到自己的本分和责任,你会身心格外清净,为什么?那是自然界的正道、正法,也 就是正知正见。这是人天道的三皈,佛法把世间法提炼升华了。“傥于伦常有缺欠,便难以感化同人。汝现无父母,而兄弟姊妹妻室儿女分上尤须注 重”。傥tǎng,同倘字,倘若、假设、假如。作为一个学佛人,假如你的行为有缺点,会被人看不起,连带着别人会以为佛法不怎么样。这不就 是你做样子不好引起的效果吗?别人都看不起你,怎么会被感化呢?按理说你学佛了,就觉悟了,怎么就做不到觉悟的样子呢?这也不能怪你。为什 么?佛门从鼎盛时期到今天,经历了很多坎坷,简单一句话,佛门的基础没有了。不但你没有,人人都没有基础。伦常道理没人教,学佛人都不懂, 更做不到了。人人都不能感化别人了,也就是每个人自己都做不好了,做不到各自的本分了。自己学佛都不能提升水平了,怎么能感化别人?所以佛 门日趋衰败,实际上已经没落了。为什么这样说呢?你没上过小学、中学和大学,你天天在研究所里工作,你以为会出成绩吗?那是做梦!禅宗列外 ,他是教外别传,用不着基础。可是今天没这种根性的人了,也没有这类老师了。上上根人,一闻千悟,谁做得到?!你看六祖,没文化,没上过学 ,没进过讲堂,没进过禅堂,人家就能大彻大悟。他一张口,人都能开悟,能把人惊呆了,伸出舌头来,就收不回去。谁能?“今世乱已极,其源皆 因世之为父母者,不知教子之道,不知以道、德、仁、义、因果报应教儿女,但以溺爱娇养,机械变诈相教”。世间动乱到了极处,人心不安,是为 人父母的不知教子之道,不知仁义道德,不知因果报应,还要溺爱娇惯,学些机械变诈。是啊。父母若能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人人是本分人;知因 果有报应,不敢为非作歹;能分辨善恶是非,能断恶修善。真正克服溺爱娇惯,禁止机械变诈。社会人心怎么能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呢?做人的本分, 就是《弟子规》所代表的伦理道德;因果报应,就是《感应篇》所代表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真学过,谁还敢作恶?天天生活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中,谨慎小心。想着报应的到来,想着家里有妻子儿女,老父 老母,谁敢去惹是生非?能分别是非善恶,这是《十善》代表的佛门基础善法。这个你要能学习,断恶修善就快成功了。那你一生多安稳,你已经远 离三恶道了。你能做到人的样子,你就是人,你将来也会是人。人这一撇一捺,你用生活写出来了。“故致有天姿者,习为狂妄;无天姿者,狎于顽 愚,以致越理犯分之事,时有发现也”。没有这个教育,又被父母娇惯、溺爱。跟着学校和社会学机械变诈。这个时代,你做不到伦理道德,你就没 有人情味。你跟着学校和社会学习机械变诈,人情味更没有了,都成了唯利是图之人,能竞争、斗争。能力强的人,狂妄自大;愚昧之人,甘心做顽 愚。“使为父母者,各尽其教子之道,则世道何至如此?以前儿女教不好,尚无大要紧,不过不孝顺,不成器而已。今若教不好,则其祸实有不堪设 想者!此说,宜与一切人说之”。做父母的能善教子女,世间何至于此?以前父母没教孩子学好,还不至于娇惯、溺爱,更不至于教机械变诈,所以 还不会出大麻烦。今天教不好,麻烦大了。溺爱娇惯,他什么都敢做,胆大妄为。没有了任何道德底线,又加上机械变诈学精明了,作奸犯科,就很 难避免了。各种犯罪越来越多,家庭离婚率就会上升,青少年犯罪率也是年年提升,各种各样的犯罪,都跟机械变诈的能力有关系,聪明就有能力犯 大案,做大恶。不但聪明,还没有道德,你不犯罪谁犯罪?你今天还没有犯罪,那是机会没有来。机会来时,就是你将要犯罪的时间到了。比如说你 没当上官,你还能安稳几天。当上官,你就快了。你没管财物,你还能安稳几天,当上了,你就快了。升官发财你以为是好事吗?太危险了!为什么 ?你没有不犯罪的能力,您没有扛住诱惑的能力,你没有抵抗贪财贪色的能力,没人教过你。你所学的机械变诈,就是作了恶事,怎么不被发现的能力。升官发财好吗?喜欢,请转发点赞,会让更多人看到。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