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平原(Weihe Plain),又称关中平原(Guanzhong Plain)、渭河盆地、关中盆地,历史上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由断层陷落地带经渭河及其支流泾河、洛河等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和渭河谷地及渭河丘陵一起构成渭河盆地,居晋陕盆地带的南部。渭河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老龙山、嵯峨山、药王山、尧山、黄龙山、梁山等)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长约300余公里,海拔约323~800米,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后亦称潼关)和大散关之间(一说在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和萧关之间),古代称“关中”,亦有称“秦中”之说,西窄东宽,号称“八百里秦川”。 渭河平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 13.6,年降水量为550~660mm[2] 。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的7~ 9月。由于这一地区处于较明显的双峰型雨型区,因而出现7月和9月降水量较大,8月降水量相对较少的状况。 渭河平原境域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等地市的27个县市,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5%。为陕西省主要的粮棉生产基地,粮食产量约占全省的40%以上,棉花产量约占90%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