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炎疫情,宅家半个月,如何在不确定性中获益?

 苍木先生 2020-02-28


从武汉封城开始,全民万众一心抗击肺炎疫情,绝大多数人为了配合国家抗疫的要求,都可能在家中持续呆了半个月左右,而且部分人还可能为了抗疫而继续呆下去,何时上班还是个未知数。

生活和工作是人生的主调,两者缺一不可。在工作忙时,总幻想着能有一个长长的假期,让人好好放松。然而,突如其来的一个“长假期”,却又让人感觉茫然失措,甚至长久的呆在家里而变得颓废起来。

之所以这个假期没有人们期望的欣喜,是这个假期是被动的,并且随着疫情的发展,会给个人、家庭、企业等都带来一些不确定的影响。更有甚者,如果不幸被疫情感染,那就是大问题,毕竟生命第一。

疾病不会对任何人妥协,更不会对人类做出让步,人类的顽强或许能短暂战胜一个疾病,但疾病从来都是层出不穷,而且会越来越可怕,人的生命却总是短暂和脆弱的,稍有些风吹雨打就可能受不了。

很多时候,把生命、理想、生活、情感等平铺开来,或许就会发现,这世间没有什么是坚不可摧的。对大多数人来讲,人生最关键的还是工作和生活,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单位的依靠。这个时候,长久地呆在家里,就会显得无比焦虑。

人类自诞生到如今,总会面对许多突如其来的事件,人们总是要去适应这些。有些人因为不适应而被淘汰,有些人坚强地活了下来。人类就是在这样苦难下繁衍不息,并逐渐壮大。

风是火的灾难,风可以吹灭火,却也能让火苗越烧越旺;风可以吹灭蜡烛,而有罩的灯笼却不怎么受影响。任何突如其来的灾难也是如此,可以让一些人或事业遭受灭顶之灾,也可以让一些人和事赶上风口。

在疫情没有发生之前,谁能想到如医用防护服、口罩、酒精、双黄莲等一些医疗设备会成为抢手货,变得供不应求,甚至造就了不少人昧着良心赚黑心钱。是疫情造就了这个产业,也是疫情看清了人心。

对于突如其来的不确定事件,逃避是不可能的,只有坚强的面对。只是呆在家里颓废地看着冰冷的数据,然而哀怜未来,只会让自己先纳入更深的焦虑泥潭,这样更是不可取。当然,适当的关注也是必须的。

虽然说危机主要是危难的存在,但在危难之中却也还有机会的存在。有些事情总是能从冲击中得到受益,压力下能得到成长。灾难虽然可怕,但也能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从中找到新的机会。

面对灾难,不是要盲目的乐观,但也要明白,在困境中,悲观是于事无补的,焦虑只是徒增烦恼,只有坚强地面对,从中发现问题,并不断改变和提升自己,这样才能在危难之中得到机会,迎来更好的未来。

在疫情之下,不可避免的,很多行业必然会受到冲击,甚至烟消云散,很多人也会因此而生活陷入困顿当中。但是,必定也会有一些特别的行业因此而崛起。所以,面对长时间呆在家中,居安思危,如何提升自己才是关键。

要知道,在平顺的时期,只要有正常的劳作,生活就不会有大波折。然而,当一场意外突然降临时,如果没有提前防备,如果没有多一种生存手段,必然就会变得慌乱不堪。这不仅仅是对个人,对企业也是如此。

因此,要想把生活过得平顺,除了要有抵抗局部的不确定性,也要有抵抗整体的不确定性,个人也就是除了能在意外之时能平顺生活,也能面对意外之后不受影响或遭受挫折需要重新开始新生活。

所以,越是危机下,越要知道静心学习的重要。可以想到,在此次“大长假”之后,许多人因为生活不规律而对工作感到不适应,也有许多人失去工作,因此感到彷徨无助,焦虑慌乱。

总体来说,人是充满惰性、贪图安逸和享受的,只要危机没有达到眼前,生活上总喜欢得过且过。在危难达到之时,才感到惶惶不安。生活中,也总有一些人是走在别人的前面,不是他们比别人更聪明,而是有忧患意识,会提前做准备。

所以,与其在困境当中抱怨、忧虑、担心、无所事事,不如沉下心来,学习和强化自己。毕竟,任何灾难都会过去,生活还会重回正常轨道。只是,一片狼藉之后的竞争必然会更加激烈和残酷,没有沉淀和积累,总会差人一步。

杀不死我们的,总将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未来永远是变化的且充满未知,真正的强者,总是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并在困境中能抓住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时机,让自己无惧时代的变化,并成为洪流中的佼佼者。

不管如何,人生还得继续,吃饭、睡觉、生活、工作、社交总不会断绝,宅在家里已经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那就在既定的事实上,给自己更多可能,理性面对当下,看待未来。毕竟,疫情迟早会过去,每个人还是要收拾行囊再次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