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第一福” 康熙御笔写下的是拳拳孝心

 南山梵境 2020-02-28

北京恭王府,立有“天下第一福”之称的福字碑。

这块碑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为康熙御笔,作“请福续寿”之用,一直是大清国宝,珍藏于紫禁城内。乾隆时期,此碑神秘失踪。

196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批示下重修恭王府,考古人员在王府后花园的秘云洞内意外地发现了失踪的福字碑。总理得知后欣然将其命名为“中华第一福”,又称“天下第一福”。

至于福字碑是怎么来到恭王府的,至今仍是一桩悬案。

福字碑藏身在滴翠岩下的秘云洞,这里是恭王府花园的龙脉所在。

据说,当年嘉庆查抄和珅府时,想把这个福字移到皇宫,但是和珅设计巧妙,动福字就动龙脉,这是皇帝最忌讳的,大怒之下,下令将假山封死,从此,康熙墨宝福字就在史书中消失了。

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恭王府视察时,发现滴翠岩的石岩造型酷似“二龙戏珠”,依据“遇龙必有皇家之物”的说法,让工作人员仔细查找并掘开被封堵200多年的秘云洞,使福字碑重见天日。

作为恭王府的“镇园之宝”,福字碑早已名扬天下。

远古便有传说,天子万寿无疆,若生病疾,可向上天请福以延续生命。

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恭王府视察时,发现滴翠岩的石岩造型酷似“二龙戏珠”,依据“遇龙必有皇家之物”的说法,让工作人员仔细查找并掘开被封堵200多年的秘云洞,使福字碑重见天日。

作为恭王府的“镇园之宝”,福字碑早已名扬天下。

远古便有传说,天子万寿无疆,若生病疾,可向上天请福以延续生命。


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康熙自幼勤奋好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

康熙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73年,康熙的奶奶孝庄太后马上要过60大寿了。突然生病,卧床不起。


康熙于是召集天下名医,还是不见好转,康熙心里非常着急,也非常生气。

康熙见到自己的亲近之人饱受病痛的折磨,与死神做着艰难的抗争,心痛万分。

念起祖孙的往事,康熙决心要寻遍天下万方,延长祖母的生命。

他查到了“乘帝事”请福续寿这一传说,便毅然决定为祖母请福。

康熙斋戒三日后,持笔题字,将“福”“寿”二字巧妙地化为一体,加盖刻有“康熙御笔之宝”字样的印玺。

没多久,也许上苍感应到了康熙的孝心,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的身体竟然慢慢恢复了健康。她命人将此字刻于石碑之上,想要世人都能尽享福泽。

其实,这副之所以称为“天下第一福”,还有五个原因:

其一,因御“福”加玺后,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得以传世的惟一一枚不可倒挂的“福”字,取意“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镇天下所有妖邪”,御“福”加御玺镇福,奇珍无比。

其二,此“福”的书写不同于民间常用的饱满方正,其字形窄而狭长,为瘦,音谐“寿”,民间称之“长瘦福”,即长寿之福。

三,俗语称“有福必有寿,有寿必有福,有福没寿是为无福可受”,但是,由于“福”、“寿”二字字形差异太大,因此,自古以来没有哪个书法家可以把“福”“寿”合为一字书写,在这福御宝右半部正好是王羲之兰亭序中“寿”字的写法。故而,这福字也成为了现存历代墨宝中惟一的将“福”“寿”写在同一个字里的福字,民间称之为“福中有寿,福寿双全”之福。

其四,此福与民间称作“衣禄全、一口田”的福字截然不同,该“福”字左部偏旁颇像一个“才”字,隐含“子”字,右部似王羲之所书“寿”字,右上角极似“多”字,右下部又似“田”字,再加上左上角的一点,呈现“多一点”的整体含意,其间包括了“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数个汉字,是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五福”合一之“福”字。

其五,由于其中的“田”部尚未封口,因此就有鸿福无边、无边之福之意。



康熙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雄才大略的他年少时期就担当起治理国家的重任。

八岁登基,成为大清王朝第四任皇帝。他重农治河,兴修水利,大兴礼教,积极外交,开创了大清康乾盛世的良好局面。

康熙热爱书法艺术,自幼就临摹书法名帖,师从书法名家沈荃,跟着他一起交流书法,增进技艺。

康熙擅长写楷书、行书,字迹清丽劲爽,常常题字赐给朝中大臣,并在很多的碑刻之上留下他的书法印记,其中承德避暑山庄中三十六处四字美景便是出自康熙之手。

康熙学习书法十分刻苦,《东华录》中提到:“朕自幼好临池,每日写千余字,从无间断。凡古名人之墨迹、石刻无不细心临摹,积今三十余年,实亦性之所好。”

康熙临摹的古名人之墨宝,将近万余,赏赐给别人的作品成百上千。 

康熙三十九年六月十七日,康熙召翰林官、詹事等词臣计八十七人为祖母孝庄文太皇太后即将到来的生日撰写贺寿诗赋。

欣赏过诗赋后,康熙挑选出让他满意的六十余幅作品,并赏赐了这些大臣自己亲笔题写的书法作品。这些被赏赐的大臣将御书刊刻,汇集成一本二十册的《御书法帖》。

康熙学习书法是继承了古人的书法精髓的,他学习古人的书艺,可上溯到二王,还有颜真卿、宋四家、赵孟 等人的书法。

后来,善书的沈荃被召入宫中,教康熙书法,在其教育之下,康熙对董其昌的书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便开始钻研。

师承百家之后,康熙遂形成了清丽潇洒的书法风貌。

康熙寄情翰墨,将书法看作怡情雅兴的手段。他说:“朕于书画,偶有题跋,检出数十则以为一卷,从诸臣之请也,要之尚稽。曩昔用以摅适性情,泳陶清暇,附于古圣人游艺之意。”

他对待书画的态度,与唐太宗是类似的,而并不像李煜、赵佶那样,耽迷其中而荒废政事。

康熙十二年三月初四,康熙召日讲起居注官傅达礼到懋勤殿,两人相谈甚欢。

在讲到书法时,康熙说:“我每天处理朝政之余,就会读书写字,不论寒暑,我一直这样做着。”

康熙说完,将自己刚写好的字拿给傅达礼看。

傅达礼观赏完后,说道:“皇上的书法真可谓是尽善尽美了,日理万机,还能拿出时间来修习书法,实在不容易。但是微臣以为,皇上治国理政,与平凡儒生不同,写字好不好看,并没有什么要紧的,皇上若是过于劳累,伤了龙体,就因小失大了。”

康熙听闻,笑说:“人君的学问,的确不在这里,我每日写字,不过是陶冶情操,让自己放松娱乐而已。你的提醒,我知道了。”


康熙虽然表面听了傅达礼的话,但实际上还是坚持以书为娱。

康熙三十八年圣驾南巡,在行宫里读书写字至深夜,乐此不疲。

在南巡的一百零三天中,康熙共送出近三百件各种形式的御笔。

康熙认为学习翰墨还有助于增寿养生。

他说:“人果专心于一艺一技,则心不外驰,于身有益。朕所及明季人与我国之耆旧善于书法者,俱寿考而身强健,复有能画汉人,或造器物匠役,其巧绝于人者,皆寿至七八十,身体强健,画作如常。由是观之,凡人之心志有所专,即是养身之道。”

康熙认为“心志有所专”是“养身”的前提,他曾写道“宽怀自有数行字,乐志须操一算筹”,身为帝王,康熙心怀天下,事事操心,只有“宽怀”之后,才能平衡好心态,从而得以长寿延年。康熙在位共计六十一年,想来,在皇位上如此“长寿”,与他常年游艺于书法不无关系。


康熙喜爱书法,还将书法运用到了朝政之中。科举的殿试到了康熙朝前期,依然遵循着“以策取士”的标准。

康熙二十七年三月殿试结束,考生的试卷进呈,康熙问:“将丘昇评定为第一怎么样?”

大学士梁清标、尚书李天馥说:“文采不错,逻辑条理,字亦精工。”

当康熙发现第二卷沈廷文策较胜时,读卷大臣梁清标等回答说:“皇上重视书法,我们认为丘昇字画端楷,所以应当评为第一。”

康熙显然已经感受到了殿试阅卷中偏重书法的风气,便说:“从字迹来看,你们评定的第一卷无一懈笔,的确可嘉,但是他的文气却不如第二的沈廷,殿试虽然要兼顾其书法,但是毕竟还是要以文为主。第二卷文采出众,当定为第一。”

最后原拟定的一甲第一名丘昇,仅列二甲第二。

然而三年之后的殿试,情况大有变化。

康熙三十年三月二十三日御太和门传胪,赐中试举人戴有祺第一。

而最初读卷官内阁九卿拟定的第一却另有其人,只是康熙见戴有祺的书法更胜一筹,便将他定为状元。

到了康熙四十五年,抑文重字现象更甚,书法超越了文论,变成了殿试最重要的取士标准。

康熙阅第一名施云锦殿试策后评论说:“字迹果然是上等,只是用词稍泛。”

康熙又阅第二卷(吕葆中卷)说:“文采很好,只是写的字是不如施云锦的。”

康熙又问:“第四卷写得很好,为什么才只能得第六呢?”张玉上书:“他写错了一个字,所以评为第六。”

这一年的殿试,最终还是评定字迹上等、文采欠佳的施云锦为第一,康熙总结说:“殿试先看他写的字,次之是其文。你们评阅得很细致了,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就这样评定吧。”

如此一来,书法的优劣将对仕途产生极大的影响,于是,人们越来越重视书法,尚书之人越来越多。

北京日报出版社新书

《落纸如云烟:中国书法的传奇之旅》

为您梳理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

讲述书法名家不为人知的生平事迹

落纸如云烟:中国书法的传奇之旅

书写历史 笔走游龙

我们无法想象那如锥的笔锋究竟能幻化出多少令人嗟讶的美!

编辑推荐

文生甲骨,字衍墨香,书写历史,笔走游龙。钟繇的古朴典雅,王羲之的翩如惊鸿,颜真卿的内刚外润,怀素的奔放狂肆……

王羲之《大唐三藏圣教序》

让我们跟随性格迥异的大师,体会点画的变化、结字的巧妙、章法的和谐,领略各个时期的书法之美。

内容简介

在《落纸如云烟》中,作者以汉字的起源为开篇内容,从伏羲八卦、结绳记事、仓颉造字开始讲起,再从古人对甲骨的发现和运用说到隶书、楷书等字体形式的来源与发展,为读者讲述“书从何来”。

汉字是书法的基础与载体。书法是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于实用性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门艺术。

可以说,汉字之于书法,是本与末、源与流的关系。正是以浑厚博大、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为根柢,书法才得以绽放出历久弥新、璀璨斑斓的艺术之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为书法之源的汉字,它的起源附着在神秘邃远的上古传说之上,带给后人无尽的想象与遐思。

之后本书大致按照时间顺序,选择了不同历史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书家加以介绍,诸如王羲之、欧阳询、怀素等书法大家。

《落纸如云烟》选取的书家,多为大众所知,其生平事迹也广为流传。本书在此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拓展与延伸,以求能够将书家更加生动、丰满的一面展现给读者,进而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书法史、书法家、书法知识。 

欧阳询 行书《仲尼梦奠帖》

字见筋骨血,曲直蕴玄机,墨趣五色生,落纸如云烟。本书为“分拣中国史”书系的重磅之作,带领读者穿越时空,于洗砚池边,品大家风骨,读字里春秋,开启一场中国书法的传奇之旅。

本书分书从何来云蒸泉涌江汉朝宗烟波万顷帝王书法五章,结合历代书家的生平轶事,沿着岁月的长河一路追溯,在历史的脉络中,讲述书法的故事。

文生甲骨,字衍墨香,书写历史,笔走游龙,钟繇的古朴典雅,王羲之的翩如惊鸿,颜真卿的内刚外润,怀素的奔放狂肆……

让我们跟随性格迥异的大师,体会点画的变化、结字的巧妙、章法的和谐,领略各个时期的书法之美。

作者简介

宋开金,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博士,现工作于山东科技大学。主要从事书法文献、四库学研究。在《中国书法》《历史档案》《中国地方志》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课题一项,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一项,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项。

亓飞,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学生,爱好文学、书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