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军队能够进入关内打败明朝,足以证明,清军还是有一定实力的。而在很多历史书籍和影视剧当中,凡是涉及到清军的战争中,清军所调遣的兵马一般大多数都是几万人,而明军确实十几万人甚至更多,这样一对比就显得清朝的兵力很弱。就会让大家心里产生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清朝的兵力看起来这么弱,还是能打赢明朝呢? 虽然清军打仗时动用的官兵只有几万人,但其实这个数字才是正常水准,因为在明朝末期,大多数土地都封给了宗室贵族,而这些贵族又喜欢征召私兵,所以军队数量虚高,打仗时听起来调动了几十万人,实际上真正奔赴作战前线的,顶多只有几万人而已。 不过清朝中期疆域那么大,为什么打仗也只调动几万人呢? 首先就是因为清明两朝的国家建制不一样。清朝是一个中央集权制的朝代,为了保证清政府的统治,当时的政府是不允许各地有自己的武装力量的,所以没有地方军队,在各地维持地方治安的就是清朝的正规军队。 虽然这样可以保证清朝的统治,避免了很多地方势力的出现,但也有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在国家需要征战时很难调兵! 因为分到每个地方的军队都承担着他们保卫和治理这个地方的任务,如果他们去支援战场,那么原本应该归这个军队管辖的地区就会变得无人看管,当地就面临着可能会发生各种动乱的危险,所以即便面临着战争,清政府也不会随意调动各地驻军,这就造成了他们可以征调的军队有限,每次只能调动几万人。 其次,清朝入关之后,将满人和汉人很严格的区分开来,根据他们严格的八旗制度,只有旗人才可以当兵,而汉人最多只可算是入营的农夫,但大家都知道满人毕竟是少数,所以清朝史记录在册的正式官兵人就不多。 在日常的训练当中,汉人大多数只会被用来保障后勤工作,他们很少有训练的机会,所以在正式上战场的时候,清朝也不会派汉人出征。换个角度想,即使清军会使用汉人作战,他们也不会帮助满人守卫他们的江山,甚至还会起反作用。所以清政府只能让为数不多的自家人去打仗!一旦战场扩大,规模扩大,就会显得能调动的军队实在太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