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讲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锦诗BGMENG 2020-02-29

一、典例引领

2017年2月8日格陵兰岛北端的气温升至0 ℃以上引发世人关注。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据此完成12题。

1.“北极放大效应”现象的形成机制是(  )

A.受高气压带控制晴朗天气多

B.极昼时间长海水热量收入多

C.海冰消融海面的反射率下降

D.周边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剧增

2.“北极放大效应”影响下列北极地区的现象中首现日期推迟的是(  )

A.苔原植物的花期

B.北极鸭的北迁日期

C.入海河流的汛期

D.沿海港口的封冻期

解析:第1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海冰融化海面反射率下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导致升温加速故选C。第2“北极放大效应”影响气温升高苔原植物花期提前北极鸭北迁日期提前入海河流汛期提前,沿海港口封冻期推迟,故选D。

答案:1.C 2.D

二、考点讲解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具体影响如下图所示:

 

2)对水循环的影响

可能使蒸发量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次数→洪涝、干旱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不利影响:破坏生态系统甚至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使得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有利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的施肥效应提高了植物的生产率。

2.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对农业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对不同纬度的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最终后果如下图所示:

 

2)对工业的影响

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因此全球气候变暖对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显著如下图所示:

 

3)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三、考点训练

读图1,回答1~2题。

 

1

1.全球“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图中的哪些过程有关(  )

A.abB.ac  C.bd  D.bc

2.近年来,全球“温室效应”加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

全球海平面上升两极地区及陆地高山上冰雪消融城市形成光化学烟雾短期内,全球河流径流量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 1.C 2.A 

1,全球“温室效应”主要是大气逆辐射加剧的结果。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之后地面向外辐射能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可以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之后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返还给地面,形成“温室效应”。图中c表示大气向宇宙辐射能量,a表示地面辐射。

2,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交通工具向大气中排放的废弃物在强烈光照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的;短期内,全球“温室效应”加剧将导致大量冰川融化,会使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径流量增加。

湖水含盐量变化可以反映湖泊水位和气候变化。青海湖是以降水补给为主的封闭湖泊。图2为青海湖距今1.2万年来湖水含盐量变化过程图。据此完成3~4题。

 

2

3.青海湖1.2万年来最低水位出现的时间距今约(  )

A.3700 B.3900

C.6900 D.8300

4.距今2000年以来,青海湖的气候变化趋势是 (  )

A.变暖变干为主 B.变冷变干为主

C.变暖变湿为主 D.变冷变湿为主

[解析] 3.D 4.A 

3,水位最低时,通常湖水的含盐量最高,读图即可确定最低水位出现的时间。

4,距今2000年以来,青海湖湖水含盐量逐渐上升,说明湖泊水位下降,雨水补给减少,气候有变暖变干趋势。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图3是全球温度上升3℃,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3

5.下列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度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

6.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则下列几个地区中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

A.澳大利亚B.西亚

C.北非D.中亚

[解析] 5.B 6.B 

5,根据粮食增产和粮食减产的图例可以确定,全球变暖对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影响,有的地方是增产,如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

6,读图可知,全球变暖导致澳大利亚、非洲等地区粮食都减产,中亚、西亚粮食都增产,但西亚粮食增产幅度最大。由此推断,全年降水量增加幅度最大的是西亚。

在伐木后的树桩上可以看到许多同心圆,这就是树木的年轮。长在自然状态下的树木,其年轮记录了它们生长时的环境状况,如气温的高低、降水的多少等。我们一旦能够确定树木年轮的确切年份,就可以了解当时的气候了。 读图4,完成7~8题。

 

4

7.若图中甲、乙两图分别示意同一地区同一树种的两棵树木及其年轮,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8601890年间该地区气温较18401860年间气温有明显下降

B.图甲中树木生长的年代与图乙中树木生长的年代约有45年重合

C.通过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分析该地区前后约40年的气候情况

D.图乙中树木约在1900年前后停止生长

8.关于树木年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我国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树木年轮的宽窄主要受热量状况的影响

B.与同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相比,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树木年轮表现得更加宽窄均匀

C.在干旱的山区,迎风地带树木的年轮往往比背风地带的窄

D.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美国西南部冬季更加湿润,树木会形成更宽的年轮

[解析] 7.C 8.D 

7,图中18601890年间树木年轮较1860年之前的密集,表明该地区气温下降明显;观察甲、乙两图可知,两图中树木生长年代约重合45;通过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分析该地区前后约60(1840年至1900)的气候变化;图乙中树木在1900年前后年轮结束,说明其停止生长(可能被砍伐)

8,我国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树木年轮的宽窄主要受水分状况的影响;温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大,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树木年轮宽度比同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树木年轮宽度变化大;在干旱的山区,迎风地带降水较多,树木的年轮往往比背风地带的宽。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各区域气候变化的特征已日益成为气候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图5是根据我国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19511200310月月平均气温资料绘制的华北地区秋季气温均方差(单位:℃)空间分布图,气温均方差数值的大小表示气温年际变化的程度(其数值越大,表示气温年际变化越大)。读图,完成9~11题。

9.据图分析,华北地区秋季气温年际变化特点是(  )

A.东西普遍升温,差异不大

B.西部和南部升温快

C.河北省变化幅度大于山东省的

D.山西省变化幅度小于山东省的

 

5

10.与华北地区秋季气温年际变化无关的因素可能是(  )

A.纬度位置B.地形

C.温室气体含量D.下垫面状况

11.影响图中气温均方差最大的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荒漠化B.石漠化

C.水土流失D.沙尘暴

[解析] 9.B 10.A 11.C 

9,由图示可以看出,华北地区秋季气温年际变化东西部有差异,西部和南部是秋季气温年际变化最大的地区,山西省、河南省北部等地区秋季气温年际变化大部分都在1.8℃以上,其中年际变化最大的是山西省。河北省及山东半岛地区年际变化较小,河北省中部是年际变化最小的地区。

10,由上题分析可知,华北地区秋季气温年际变化东西部有差异,其变化特点与地形、海洋影响及温室气体含量均有关,但与纬度位置无关。

11,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均方差最大的地区在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其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是我国积雪、冰川最为丰富的地区。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导致新疆冰雪资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对该地区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图6为新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冰川地区19602010年气温、降水、冰川零平衡线(冰川零平衡线是冰川积累区和消融区的界线,在冰川零平衡线上,冰川的积累和消融达到平衡)高度和冰川面积变化图。图7为该冰川地区2001年和2006年夏季景观图。

(1)简述该地区19602010年气候、冰川变化特点,并分析冰川变化的原因。

(2)新疆的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试分析气候变化对其流量和汛期的影响。

(3)有人认为气候变化将对新疆绿洲农业产生有利影响,也有人持相反观点。你支持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6

 图7  

[答案] 

(1)气候变化特点:气温、降水量波动上升。冰川变化特点:冰川零平衡线高度波动上升(冰川退缩或冰川后退),面积减小。冰川变化的原因:气温升高,冰川融化量增加;气温升高使降雪量减少,冰川补给量减少;降雪减少,积雪、冰川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下降,使冰川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冰川融化量增大。

(2)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水量增大,汛期(夏季)水量增大;气温大于0℃的时间增长,冰川融化时间增长,河流汛期增长。

(3)支持有利影响。理由:气温升高,农作物气候生长期延长,低温冻害减少;降水和冰川融水增多,灌溉水源增加。

或支持不利影响。理由:气温升高,冰川融化量增大,冰雪洪水(融雪洪水)增多;冰川退缩,水资源减少,干旱加剧;蒸发增大,土壤盐渍化和土地沙漠化加剧。

[解析] 

(1),结合图示明显看出,该地区气温和降水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冰川零平衡线高度波动上升,冰川面积减少。冰川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气温的变化。

(2),气温升高,冰雪融水量增大,会使当地河流补给量增加,汛期延长。

(3),这是一开放性问题,要在选择一个观点的前提下,首先表达明确的态度,然后说明理由。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8为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图中灰色线条代表的是仅考虑自然变化得到的气温变化模拟值,黑色线条代表的是实际气温观测值。

 

8

(1)据图分别描述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模拟值和观测值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全球气候变暖可能给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3)全球气候变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有直接关系。你认为可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答案] (1)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模拟值不断升降、波动,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观测值波动上升。原因:人类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及植被的破坏。

(2)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增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加重;港口、航道的功能受到影响;等等。

(3)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低碳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等等。

[解析] 

(1),根据图示信息进行描述和分析。

(2),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会给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3),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可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使用低碳能源等方面采取措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