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家小诊所做大的隐秘

 兰戈戈3 2021-01-26

前段时间,家人感冒咳嗽吃药多日不见好转,朋友介绍说有一个小诊所“下药特别准”。我们赶到那里时,只见昔日开诊所的门市只有20来平方米,如今已是一家小面馆了。面馆老板说,诊所已搬到斜对面了。这家以医生名字命名的诊所有四五百平方米,里面门类齐全,人声鼎沸,俨然一个规模不小的社区医院。

三个医生坐诊,近门口处坐诊的就是诊所老板,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另外两个医生的位置前只有四五个患者。这家诊所有20多个员工,老板如此低调务实,令人刮目相看——按照惯常思维,她完全可以聘请到能干的医生,自己当翘脚老板。

这事让笔者想起另外一件事。一个朋友春节前前跳槽,最近他的老东家碰到他,问起他的新单位情况,这位朋友说:“老板两口子都在跑项目做业务,这家公司一年赚了几百万。”老东家一脸鄙夷:“当老板了,还亲自做业务跑项目啊?公司如何做大?”

据这位朋友说,他的老东家做了近20年企业,公司基本没有赚什么钱,自从去某名牌大学上了总裁班后,天天给大家讲创新、融资、上市,不停地给大家念紧箍咒,不少员工受不了就先后离职了。

这是一个“好故事可以卖个好价钱”的时代。有篇题为《读了总裁班后,公司终于垮了》的网文,讲的是一群做实业的、赚了一些钱老板,上了总裁班或总经理班、商界精英班后,模仿一些经典商业传奇故事和行业的优秀标杆企业,按照教授传授的战略规划、模式构建、连锁经营、融资众筹等知识,结果很快把公司搞垮了。一些老板总结失败的教训时说:本来只是养一只可爱的小猫,却要以饲养大象的方法来养它,不死才怪。

这位朋友的新单位和老东家都是小公司。不同的是,他的新单位的老板夫妇没有上过总裁班。笔者猜,那家诊所的老板也没有上过总裁班——要不然,被各种商业模式“蛊惑”了,她还能天天坐在那里给患者们望闻问切?其实,上总裁班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不切实际地照搬别人的东西,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才是最好的。

有的创业者认为,创业是一种时尚——只要站在风口,连一只猪都会飞上天。但据专家分析,创业的成功是小概率事件,企业的成功是要在很多事情的链条上,在一个非常漫长的时间里面做出正确的决定。在这个链条上,创业者最容易栽跟斗的,可以用这么几个词来概括: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还有两个词:沾沾自喜、夸夸其谈。有的创业者取得了一点成绩,就特别享受旁人给予其“企业家”“创业明星”等称谓,当起“创业导师”到处讲课,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收获一堆虚名,而对自己的企业却疏于管理,以至于企业错过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而走下坡路。

创业,不是为了追赶时髦,也不是为了浪得虚名。创业者一旦出发,就是兑现自己梦想的开始。而对于很对创业者来说,最现实的问题是要解决自己和团队的生存问题,这需要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的是创始人的担当、韧劲,更需要创始人对市场商机的敏锐辨识、捕捉变现。

有梦想也别走得太快,等一等脚踏实地的灵魂。有梦想且务实的人,才会海阔天空。低调务实的精神就是避免浮躁,坚守自己创业的定位,脚踏实地干好实事。在这个过程中,要使自已变成内行人,才有可能融会贯通,更加深入透彻地在一个行业深耕,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产品和服务上,带领团队早日达成创业的目标。

往日文章:

制衣厂月薪过万,90后出去买瓶水就跑了

快醒醒吧!这个行业的人已经被干掉了!

奇妙的地图

教师和学校偷的懒,为何要打手机的屁股?

要命的美食

敲门 | 蓝家沟、黎家桥那些事儿

可怕可怜的新物种

这群“驻村干部”让中国倒退了500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