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就是打仗! 没有硝烟,却跟战争一样残酷, 因为,有真实的死亡, 因为,需要冲锋陷阵以命相博的战士, 因为,需要粮草弹药和后勤补给, 因为,需要战略战术,避免无谓的伤亡。 到目前为止,美国本土的绝大部分感染新冠病毒疾病(正式官方名字 COVID19)的病人都是输入性病例,包括撤侨和游轮上接回来的境外感染人员。美国疾控中心一直对疫情保持密切关注并及时通报公众,也预期到病例会增加,但是疾控中心官方一直认为新冠病毒对美国普通民众的威胁很低。 但是,从2月21日起,画风突变。美国免疫和呼吸道疾病中心的主任,Nancy Messonnier, MD,最近几天的发言一次比一次紧迫: 2.21 发言摘要
- Nancy Messonnier, MD 周三,加州出现第一个没有去过疫区也没有明确接触史的COVID-19病人,如果确认是这样的话,可以算是美国继发现第一例病人之后的又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证实社区传播,战火真的烧到了美国本土。 作为一个可以号令全国的权威机构,美国疾控中心需要审时度势,谨慎行事。疫情不断变化,而且只能根据二手数据来做判断, 既要足够重视又要避免过度反应,确实不容易。 事态升级的原因是中国以外的国家开始出现局部的爆发,全球病例持续增加。这些迹象,正在一步步逼近 “世界大流行 Pandemic”。所以, 美国疾控中心提高警戒度,让医院和民众知道事态发展,做好准备来应对随时可能的社区传播。 我们先看几个流行病的基本概念:根据涉及的人数和波及的地域范围,流行病有不同的定义和级别。 Epidemic 流行病,短期内大量人群感染某种疾病,包括但不一定是传染病。比如一月份武汉的疫情。 Endemic 区域性流行,不需外界输入,流行病局限在某个国家或地区或某一个人群。比如一月份武汉和中国的疫情。其它国家可能会有零星散发的来自疫区的输入性病例。 Pandemic 世界性大流行,流行病跨越国界、洲界甚至席卷全球。当中国以外的国家开始出现流行/爆发的时候,就是大流行了。 每种疾病的基础发病率、地理传播、严重程度及其对社会的影响都不一样,所以,定义是不是“Pandemic' 要靠权威机构的专家来决定。 世界卫生组织(WHO) 2/24 的通报这么说:“目前,我们没有看到这种病毒在全球不受控制地蔓延,也没有看到大规模的严重疾病或死亡事件。 这种病毒有大流行的可能吗?当然有。我们到了那种地步了吗?根据我们的评估,还没有。” 同时WHO很巧妙地强调:“此时此刻不是关注我们使用什么词的时候。 今天使用这个词既不会阻止感染,也不会拯救任何生命。 现在是所有国家、社区、家庭和个人集中精力做好准备应对疫情的时候。” 从武汉到中国各地,从中国到世界各地,交通有多发达,病毒传播就有多迅速。别小看这个病毒,超长潜伏期,无症携带者,缺乏快捷有效检测手段,几乎可以隐身游走在人类世界。 疫情正在一步步发展,事实上,新冠病毒正在席卷全球,只不过是还没有严重到WHO认为的“大流行”的程度。 当未知的病毒汹汹袭来,抗疫就是打仗!这个战场上没有硝烟,却跟战争一样残酷,因为,有真实的死亡。 远处已是狼烟四起,而且渐渐逼近。 我们准备好了吗? 近年在Cleveland Clinic(以下简称CC)经历了两次医院的备战,一次是2014年底Ebola 病毒,一次是这次的新冠病毒。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CC的战略预防:以美国本土出现第一个病例为界,之前密切关注,之后24-48小时内各项部署到位。 本文以时间为轴,看看过去这一个月的时间,这家医院都做了些什么。 1月21号之前 新冠病毒在太平洋彼岸。武汉和大陆的事情不多说了。各种原因,延误了控制病毒传播的最佳时机。不论罪魁祸首是谁,武汉人民被迫买单。战机到底怎么延误的,但愿疫情结束后会有个结论,也算给历尽苦难仍然困于家中的武汉人民一个交代。 CC行动 没有任何来自医院官方的信息。相关工作人员在密切关注,搜集、甄别、整理信息。 1月21日 下午3点 美国本土确诊第一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在西海岸的华盛顿州。距离CC一个国内航班的距离。 1月22号 重要事件:美国东部时间晚上,武汉当地时间23号上午10点,武汉封城。 CC行动 上午9点,发出第一条针对新冠病毒的官方电邮,是发给所有医护人员的正式通告:“ 针对2019新冠病毒的工具箱已经准备好。如果碰到有近期中国旅行史和症状的病人,请照单执行。这些文件是动态的,我们会根据疾控中心指示及时更新”。 电邮有两个文本附件,一个是工具箱,一个是流程图。发邮件的人的职务是“防疫专员”,有 MPH (Master of Public Health 公共卫生硕士)学位。 工具箱如下图所示,包括新冠病毒概况,感染的表现和症状,传播方式,什么时候要怀疑新冠感染,疑似病例怎样处理,检测和其它资料。特别标注防护级别和一线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装置。 流程图则是一个标准化的操作程序。 1月23号 CC行动
1月24号 美国本土确诊第二例,在芝加哥。 CC行动
网上就诊,7天24小时,已经是日常运行的一部分,包括感冒、流感之类疾病。特殊时期,减少不必要的门诊就医,就是减少病毒传播。 1月30号 重要事件:
CC行动 首席医疗运营官致信所有医护人员,几个关键点:
1月31号 CC行动
2月1号
CC行动
![]() 2月13号 CC行动 后勤物资部门通告
看到这个通告,稍微心安一点,我们暂时有后勤保障。但是,其他没有准备的诊所,就很难讲了。 有关防护物资: 我个人知道的所有的武汉防护物资捐赠活动中,行动最早的是几个美国华人医生组织,从1/20就开始行动。一方面我们最早知道国内同道的艰难处境,更重要的是,我们很清楚让没有防护的医护人员去阻击呼吸道病毒,无异于让战士赤膊上阵!那种看着同道去送死的痛,外人很难理解。所以,大家确实是心急火燎,无法坐视不管。开始时,最难不是买物资,而是物流和通关,极为繁杂,耗时耗力。负责的朋友们不得不动用各种关系,层层跟进,忙得焦头烂额。所以有人开玩笑地感叹堪比贩毒。所幸几批物资陆陆续续最后都到达湖北几家医院。 到1/29,口罩已经成了最紧俏的物资,N95和外科口罩在美国几乎买不到了。我自己跑遍了当地药店,就连普通外科口罩都全部售空。网上要么是断货要么奇贵无比,发货地居然还在中国。防护服也脱销。到二月份,已经有一些自己开诊所的医生买不到口罩。我们停止了募捐物资,一方面确实很难买到东西了,另一方面不能影响到当地的病人。 现在,美国防护物资也严重短缺,不仅是口罩,包括防护服。更好的办法是在募集捐款后在中国境内采购来支援武汉,既不影响爱心传递,还可以帮助拉动国内市场需求,另外,也不会掠夺其它国家的医疗资源。还在美国抢购物资的人们还请手下留情,毕竟,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2月21号
“Alone, we lose. Together, we win.” from WHO. 单枪匹马,我们必输无疑。 万众一心,我们战无不胜。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