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概念和标准。然而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这样一句话:信任就是你拿枪打了我,我仍然相信那只是枪走了火。这是一种怎么样的信任,是一种可以性命相托的情感。 人性都是自私的,对他人都有防范之心。如果一个人愿意把自己的后背暴露在你眼前,那对你是选择毫无保留的信任,这是值得一生都珍惜的人。信任从来都是相互的,只有一方付出的信任,是会受到伤害的。 没有人喜欢勾心斗角,没有人喜欢被算计,没有人喜欢假假的友情。被人伤害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磨练。最怕的不是背后背后被人捅一刀,怕的是回头后看到背后捅到的人,是自己用心对待的人。 01、最让人感动的,是毫无保留的信任 有这样一个关于信任的故事。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发生激战,最后两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来自同一个小镇他们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互相鼓励、安慰。 十多天过去了,他们仍未与部队联系上,幸运的是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艰难地度过了几日。可也许是因战争的缘故,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任何动物,仅剩的一点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 这一天,他们再次遇到了敌人,经过激战,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他们以为安全时,走在前面的战士却中了一枪,幸亏只是伤在肩膀上。后面的战友惶恐地跑了过去,语无伦次,抱起战友泪流不止,赶忙包扎战友的伤口。 漫漫长夜,他们都不知道是怎么过的那一晚。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30年后,那位受伤的战士说:当战友抱住受伤的他时,他碰到那发热的枪管,但当晚他就宽恕了战友。他知道战友想独吞鹿肉活下去,活下去是为了他的母亲。 放下就是宽恕,以德报怨说起来很简单,但总归还是曾经受到了伤害。与其说宽恕是回归友善、仁慈、祥和,还不如说是放过了曾经的自己,再次相信伤害自己的人当时并非恶意。 人生短短几十百来年,到底该如何度过呢?大多数人际关系中,痛苦往往来自于身边最亲近和最信任的人伤害了自己。外人也许会伤害到自己,但远远没有亲近的人和信任的人伤害的人。 我们与外人交往,往往会带有戒心,也会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而对身边亲近的人,我们总是抱着信任的态度,认为他们不会伤害到我们,认为他们会和我们一样,把我们当成最信任、最可以依赖的人。 因此,伤害我们最深的往往就是身边信任的人。有时,即使事情过去很久,但我们的伤口还隐隐作痛,伤疤还是那么让人记忆犹新,反复咀嚼那痛彻心扉的伤痛,让自己久久不能释怀。 当意识聚焦于痛苦和怨恨时,就失去了拔出泥潭向前走的力量。结果是因为别人的一次错误,惩罚了自己的一生。放下别人的错,解脱自己的心。看起来是原谅别人,其实是放过自己。真正伤害我们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与其怀恨在心、终苦一生,不如立即放下! 02、背后捅刀的,总是用心对待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对人掏心掏肺,换来的却是别人的不屑一顾。我们把他当成唯一,他却把我们当成之一,甚至连之一都算不上,只是他熟悉的陌生人。我们把心里话告诉他,转眼他把这个当成笑料告诉了别人。 有句谚语叫:成也萧何败萧何。作为同是“汉初三杰”的韩信和萧何,韩信对萧何是非常信赖的。韩信的发迹离不开萧何向刘邦的举荐。后来,吕雉想除掉韩信,也是由萧何设计把韩信骗到宫中,以谋反的罪名将其杀害在长乐宫。 历史不能假设,韩信能否有逃掉的可能,也不能否认刘邦和吕雉想杀害韩信的决心。只是,韩信对萧何的推心置腹、信任有加,让韩信对萧何没有怀疑,也许临死前,韩信能明白,那个背后捅他一刀的人是自己信任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不是你认为谁值得信任,他就同样对待你。不要跟别人交心吐露太多,因为你不知道你吐露的是否会成为他与别人交往的谈资和取笑的故事。 交心这种事,很幼稚,每个人都应该留下一点私人空间,给自己疗伤。痛苦是人生必须经历的,大多时候,人都是要独自面对,如果赤裸裸的暴露在别人眼前,最终伤害的往往只是自己。 一对很好的同窗毽子和车子,在学生年代相互扶持,彼此互助,让人羡慕的伯牙子期。然而步入社会后,车子依然对毽子无话不说,不改初心,只是两人距离远了,见面也少了。但车子坚信,彼此之间还是最信任的人。 偶然的一次意外,让车子需要帮助,车子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毽子,毽子没有帮忙,车子艰难度过危机。只是,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毽子向人说的是他帮忙了,而且说了车子很多坏话,让车子莫名其妙的背后被捅一刀。 车子很受伤,没想到会是这样,最信任的人,不帮忙可以理解,背后进行诋毁就说不过去了,只是,事情已经发生,那就只能接受。感到痛心的不是别人伤害了自己,而是自认为最信任最亲密的朋友。 其实,我们无需告诉每个人,那一个个艰难的日子是如何熬过来的。大多数人看你飞得高不高,不会去在意你累不累;欣喜你的是能给他带来多少利益,而不是会不会伤害到你。 所以,做该做的事,走该走的路,不退缩,不动摇。越长大越不要去依赖任何人,人心易变,自己给的,才叫安全感。你会发现,在关键时刻踩你一脚的或者助你一臂之力的,往往是你从不曾质疑过的朋友。这就是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