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人讨厌你,是因为你不可救药的懒惰?

 苍木先生 2020-02-29

人与人交往中,因为性格、兴趣、爱好等不同,相互之间的关系也不同,特别是成年人之间的交往,有了利益关系的存在,三观不合的人,往往很难结成很好的关系,大多只能是熟悉的陌生人或形同陌路。

在为人处世上,有些人性格急,有些人性格缓,有些人是雷厉风行,有些人是拖拖拉拉。两个性格不合的人,在行事上往往很难得到相互的理解和尊重,彼此看不顺眼、相互使绊是常态。

不管是亲密无间的亲友,还是萍水相逢的初识,虽然每个人都会重视别人为人处世的态度,但做人的怎样往往是通过他做事的态度来看。如果在做事上能得到别人的认可,那至少不会被别人嫌弃太多。

其实,一个人讨厌另一个人,往往不是因为他穷,他没关系等外在因素,而是因为这个人本身的懒惰、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造成的。不管是没背景,还是先天条件差,只要肯努力,至少还能自食其力,不用麻烦别人。

而一个人一旦懒惰,这不做、那不做,只是坐享其成,只想别人的接济,一次两次碍于各种原因,可能别人会帮助,但一直这样混吃等死的状态,是人都会感到厌烦的,视这种人为烂泥是再正常不过的。

每个人都会有惰性,只是持续时间长短的问题,有些是偶发性的短期或临时性的惰性,因为心情或其它外界影响;有些则是本身因素,拖拉或不想做事的长期惰性,也就是懒惰,这就完全不利于自己做事情。

如果一个人只是短暂临时的惰性,只要调整好心态,找到好方法,就能重新振作起来,别人也不会看低他。如果一个人的懒惰已经到无药可救的地步,对所有事情都不感兴趣,得过且过,放弃去追寻生活的意义。

这样的人,让所有人都会感到失望,那些曾经亲密无间的人,也会慢慢疏远他厌恶他。人总要有追求,有追求才会去努力拼搏,如果懒惰到对什么都无所谓,生活失去了意义,那别人为何要帮你,只会看扁你。

活着本可以有希望,可以去改变一切,但对于一个无可救药的懒惰者来说,他活着还不如死了,他根本不会去考虑活着的意义,追求存在的价值,他只是想伸手向别人索取,却忘记了自己的双手双脚不是摆设。

在这方天地间,有那么一群黑大个,身强体壮,各类资源也不少,不管到哪都是无所事事,等待那些傻大个无偿的给予。他们是蒙昧尚未开化吗?不是,各种坑蒙拐骗偷,他们都是得心应手的,就是懒惰,想不劳而获。

不管是在大洋此岸还是大洋彼岸,身强体壮的懒惰黑大个,都是人们讨厌的对象。而作为曾经多灾多难身材瘦小的黄小个,因其勤劳肯干,渐渐在这方天地中站稳脚跟,生活越来越好,也更受人尊重。

因为工种不同,勤劳不一定能致富,但至少可以自食其力,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满足衣食无忧。懒惰则不行,不付出就想要收获,哪有这么好的事,就算是天意使然,也会有旱涝歉收的情况。

因为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不同,也许我们很难达到别人的要求,但只要我们勤劳肯干,不是懒惰,就算别人不喜欢,也不会讨厌。况且,业精于勤荒于嬉,只要肯花更多的时间,虽然不一定物质更满足,但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其实,养成懒惰的习惯,是我们在很多时候无法坚持去做一件事情,因为我们害怕坚持下去会遇到很多问题,最后得到的结果也不尽人意,所以在还没开始之前就自暴自弃,认为自己无法做好这件事情,与其费力不讨好,还不如不做。

就这样,我们越是害怕失败、越是害怕别人失望,我们越不敢做事,因此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变得畏畏缩缩,什么都不敢做,自然就懒惰了。其实,我们可以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去想它的结果怎样,而是去学会享受这个过程。

就如我们对待生命一样,生命的意义不在最终的死亡,而是在我们整个生命历程中的感悟和美好,我们做事也应该如此,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就没有生活的乐趣和回忆。

成功人士都是因为结果才能让记住的,但大多数成功的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他们成功的路上,学会将自己沉浸在自己做的事情上面,并享受做这件事情的乐趣,做事时只考虑做事的本身,而不是结果。

与其去想结果,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做事,为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东西而高兴。或许你自制力比较差,可以请求身边的人监督。一是可以起到督促作用;二是告诉身边的人自己想去做这件事情的决心,这样自己会更有动力去坚持。

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和习惯去做这件事情,那时就无需别人的监督,能自己独立去做好一件事了。一个人的懒惰只要不是无药可救,只要找到问题的所在,解决好问题,他就会变得更勤奋。

也许会很多东西都不会,也许没有很好的机遇,也许只是一个普通人,也许没有崇高的理想,只要你不是懒惰成性、放弃追求,只要你愿意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踏实肯干,总会有艳阳高照的一天。问心无愧,自然没有别人的白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