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的生存危机,从不读书开始

 苍木先生 2020-02-29

每个活着的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存在着生存的危机。只不过在未成年之前,所有的风雨都是父母长辈承担着,自己感受不到。离开父母的羽翼或成家后,就能切实感受到生存的压力无时不刻的存在着。

离开父母长大的青年人,虽然还只是一个人,却也难免有压力。有些人感慨从学校毕业出来,就面临失业的危险;有些人感慨,父母切断了生活来源,曾经的吃香喝辣、无忧无虑,变成了吃糠咽菜,为生活奔波……

看到大城市城中村蜗居的年轻人吗?看到大城市地下室那些蚁族吗拼搏努力,只是为了能逃离城中村,进入好一点的小区,多攒点钱,逐步融入城市的生活,最终成为城市的一员,而多少人耗费青春后梦碎了。

是否还记得,因丢失快件而在雨中哭泣的年轻快递员,起早贪黑,却也抵不住一次失误的赔偿。是否还记得,被车撞了后,马上起来赶去送餐的送餐员,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一个差评。

更为凄惨的是那些步入中年的人,面对上有老和下有小,你的生活过得怎么样?有人感叹,答应给另一半的好日子还来不及过上;有人叹息,子女的受教育压力还在不断蔓延;有人担忧,职场危机随时都可能爆发……

是否还记得,42岁的中年中兴公司程序员欧某,拼尽全力,还是输给了生活。当职场危机到来,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现状和高昂的房贷,他不得已选择了轻生,来获得最终的解脱。

是否还记得,36岁的唐山中年收费员,每天的工作就是“招手、微笑、收费、再见”,以至于当突然失去了这安稳工作,家庭失去了支柱,生失去了经济来源,仿佛整个世界都坍塌了。

不管是青年还是中年,都希望自己能功成名就、指点江山,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无忧无虑、岁月静好的生活,然而现实却不尽人意,把现实生活中的人压迫的如此满身伤痛、狼狈不堪?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通过了学业、度过了激烈的职场动荡期,大部分人在感觉一切安稳后,逐渐习惯呆在自己的舒适区,选择享受相对安逸的生活,越来越不思进取,而是选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殊不知,世界发展太快,知识更迭太迅猛,如果长久的不充电、不学习,无论是刚毕业的年轻人还是有职场经验的中年人,不管是学校所学的还是曾经所学的,都已经赶不上时代的发展,最终在危机爆发时,竟无路可退。

所有人的危机,大都从不学习、不充电开始。知识需要不断更新换代,知识需要不断巩固加强,如果只是躺在曾经的功劳簿上,迟早会被新人替代。没有不断地汲取知识的营养,如何n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同样年纪的人,有人失意,也有人得意。当有人在学校拼命读书,而有些人却在宿舍安逸的睡觉和玩游戏。当有人下班后在家里不断看书学习新东西的时候,而另一些人却在花天酒地、打牌唱歌

年纪轻轻的爱因斯坦,在二十出头就提出相对论理论,成为科学巨匠。年仅十二岁的甘罗就成为秦国宰相。他们都是年轻就读书万卷,从不放松,没有知识的深厚底蕴,如何能有如此大的成就。

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即使在大学毕业后,也不忘继续读书学习,就怕自己赶不上时代,在他看来,一个拥有梦想、积极个性、专注能力、学习能力的人,会更容易在人生奋斗中取得成功。

娱乐名人高晓松,没有过人的颜值,却靠着自己的才华,成就自己的事业,更入职哈佛成为研究员。他说,阅读应该是一种生活习惯。对自己而言,读书就像吃饭,不是一种追求,也没有太多的意义,就是一种正常的生活。

无论是俞敏洪也好,高晓松也罢,他们尽管人到中年,但始终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仍然一步步努力向前,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保持学习力,懂得随时“输入”,才能让自己在中年活的更从容潇洒。

大学者钱穆先生早就告诫我们:中年以上的人,有了职业,便不再想到要进修,也不再想到业余还可再读书。我希望诸位能看重此事,也不妨大家合作,有书不妨交换读,有意见可以互相倾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