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顾植山:六十甲子是炎黄文化,五运六气是炎黄文明的标志性成果

 好了明理 2020-02-29

上古先民通过观察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各种周期性变化,从太极的开、枢、阖三种动态产生三阴三阳六气周期,由万物变化呈现的“生、长、化、收、藏”五种时相产生“五行”(或称“五运”)周期。合称“五运六气”。

顾植山:六十甲子是炎黄文化,五运六气是炎黄文明的标志性成果

伏羲时代,找到天文28宿,通过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天象来把握一年四季,而称“天皇”,推崇春天万物发生的气象而形成“龙”文化,四象、先天八卦为其主要文化符号。

顾植山:六十甲子是炎黄文化,五运六气是炎黄文明的标志性成果

神农时代从地上感知万物的开、枢、阖变化,产生三阴三阳六气,并由此演化出后天八卦和洛书模式,故称“地皇”。神农崇尚南方极致的阳气而以太阳鸟(九头鸟)、后天八卦等为其主要文化符号。

黄帝时代的伶伦通过“葭管飞灰”发现了十二气的周期律,十二气纳入六气系统称“六律六吕”,以天象为其记载符号产生“十二地支”;“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五行以土为中央,土色黄,此为“黄帝”名称之由来。

顾植山:六十甲子是炎黄文化,五运六气是炎黄文明的标志性成果

黄帝时的大臣大挠将十二地支与五运结合为六十甲子,容成调合六十甲子中各种自然节律编制的历法叫“调历”。调历是黄帝时代最重要的文化标志,也称“黄历”。黄历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推动社会发展,故称黄帝为“人文始祖”。

中华文明的标准是看对客观世界动态变化规律的把握。中华先民以找到亘古不变的十二律吕作为文明的标准和标志,故把中华文明的起始点定在5000年前的炎帝黄帝时代。“炎黄子孙”是从文明的角度讲的。

伏羲-神农-黄帝是中华文明形成发展过程中逐级完善提高的三大里程碑。

六十甲子是炎-黄文化的结合,也是五运六气理论的基础。五运六气是炎黄文明的标志性成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