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苍木先生 2020-02-29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笃于时也。出自《庄子·外篇·秋水》的一句话。大意是: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

囿于见闻,不同的人和物之间的知识不同,知识的长短,决定视野的大小,见识的高低。不要去和井中之蛙讨论大海,井中之蛙生活在井底这样狭小的空间,不会明白大海的浩瀚辽阔;不要去和夏天的虫子讨论冰雪,只活一季的虫子,体会不了冬天的冰雪寒冷。

勿与傻瓜论长短,不要去和不在同一层次的人争论,这样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和所处环境的束缚,他不明白也难以理解高于他之外的道理。

不同的时空当中,人所接触的知识不同,能见到和接触到的事物不同,与之谈论也难以理解。哥白尼的思想超越了那个时代,教会不懂得地球围绕太阳转,强之与教会讨论,所以哥白尼被烧死。就如告诉几个世纪前的人,人可以通过工具在天上翱翔一样,他们是难以理解的。

夏虫因为寿命的问题,只能活一季,如果夏虫能够多活一季,也许就能多走一步,看出圈外的善恶,懂得更多。可以知道秋季的萧瑟,可以看到成熟的橙黄,可以看到落叶缤纷,可以感受凉爽的秋风与夏天炎热的不同。因为时间的限制,夏虫才不能理解夏季意外的东西。

井蛙生活在井里,在狭小的空间内,只能看到井口的天空,并不知道天空之外还有什么?如果跳出井口,从禁锢的井中走出来,就能明白世界的浩渺,天空的辽阔,大海的澎湃,高山的巍峨,沙漠的荒芜。是地域空间限制的井蛙的想象,是安于守旧阻扰了井蛙的思想。

南方人对雪的喜爱源自于南方的少雪,甚至有些人一生都没见过雪,是空间的限制,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就如北方人难以理解南方的绵绵细雨,空气中湿乎乎的感觉。空间的不同,所出现的事物也不同,能看到的东西也不同,所见所识就会不同。跳出空间的制约,走向更广阔的大地,才能见识到各种风情,才能理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千变万化。

知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通过一代又一代的生活经历和经验总结,传承下来,让后人学习、理解、掌握,使后人更明白这个世界,适应这个世界。前人不能理解人能借助工具上天,因为在那个时间,他们能接触的层面和知识的层面不够,没有那个见识,更没有那个实践。就如再过很多年以后,人能直接飞上天,也是现在不能理解的。肺痨曾是不治之症,现在却不是。癌症现在是不治之症,也许不就得将来就不是。这是知识的积累,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不要拘泥于一个空间,也不要拘于一个时间。在不同的时空内,有不同特质的呈现。突破自己的知识见闻极限,要不断地去学习,去实践、去行走。书是知识的汇总和经验的总结;实践是不断的鉴别知识和见闻的真伪;行走是不断地发现新生的事物。

时代和个人不断进步,离不开对知识的汲取,离不开对新生事物的见闻。不同的见解的思想,都是对已掌握知识的一种鞭挞,让知识在碰撞中去融合、去完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大自然每个独立的存在都可能有其实际的价值和意义,要取长补短,善于学习借鉴他人的优势,弥补本身的短板,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身。

因环境影响,受长期思维的主导,跳出井口也许很难,也许需要付出代价,却必须要做,井口的天空太小,大自然的发展并不会顾及一个,井水可能干涸,付出的代价会更大;跳出井的那个圈,进入更开阔的一个环境,适应一个新环境,突破自己,才能看得更高更远。努力过好每一刻,让不同的思想和理念充实头脑,活到老学到老,就算生命短暂,也可以因为知识的沉淀,而让夏虫理解冬雪的洁白和寒冷。

害怕新事物,不愿接受不同的观点,以一己之力而限制天下,以一家之言而左右思想,都是不可取的,都将膨胀自己,终成井中之蛙、夏日之虫,困索他人,就是禁锢自己。没有不同知识的交织,不同血液的洗礼,怎么会有不断高涨的火焰,怎么能浴火重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