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外地理 | 从南极高温20℃来了解全球气候变暖

 沐沐阅览室 2020-02-29


背景材料

几日前,巴西科学家在南极西摩岛上测得20.75℃的新高温纪录,这是有记录以来南极高温首次超过20℃!

这意味着,本应该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之一的南极,此时的温度甚至高过了中国很多的北方城市。

南极洲的巨大冰原厚达4.8公里,占世界淡水量的90%,如果南极洲的冰原全部融化,足以将世界的海平面升高60米左右。

在2002年,Larsen B冰架在短短几天内就以惊人的方式破裂了。
对于冰川融化而言,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长期的升温趋势,短期的高温热浪则可以起到“最后一根稻草”的加速作用——如果一个冰架因持续的温暖而削弱,那么一个短暂的热浪天气足以使它最终崩解。

从科林斯冰盖上脱落下来许多浮冰 图/罗斌祥

南极半岛的西部是南极半岛山脉,曾经可能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相连。而气流在南极半岛越过山脉后便开始下沉在下坡加速过程中不断加压和升温,并产生所谓的“焚风”。这些热风会导致气温短暂上升30℃。

除了南极,欧亚大陆北部地区的其他地方也遭受了“不正常的温暖”袭击。从挪威、瑞典,芬兰到俄罗斯,这些地区的平均温度均高于了平均水平约6ºC。其中,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刚刚经历了141年以来,记录的最暖的1月,平均气温约为0℃,比以往同月的平均气温高9.3摄氏度。而1月的平均积雪深度只有约7厘米,较过去平均的32厘米少了很多。

热点解读

以热点事件为背景,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全球气候变暖原因、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危害、全球气候变暖对水循环、工业、农业、气候、生态环境的影响、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考点链接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自然原因:地球正处于气温较高的间冰期

人为原因:人类燃烧大量矿物燃料,排放CO2等温室气体;砍伐森林等造成植物对CO2吸收的减少;氟氯烃化合物等温室气体增多。

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具体影响如下图所示:

 

(2)对水循环的影响

可能使蒸发量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次数→洪涝、干旱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①不利影响:破坏生态系统,甚至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使得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有利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的施肥效应提高了植物的生产率。

2.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对农业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对不同纬度的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最终后果如下图所示:

 

(2)对工业的影响

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因此全球气候变暖对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显著,如下图所示:

 

(3)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3.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1)开发新能源,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2)植树造林,通过绿色植物吸收温室气体。

(3)加强国际合作,各国承担共同而有差别的责任。

4.全球气候变暖与其它地理知识的联系

大气:极端异常天气增多;温带夏季变长,冬季变短。

洋流:风海流减弱。

河流:流量短期增多,长期减少。

地貌:海岸侵蚀加剧,三角洲后退

冻土(永冻土变薄)、冰川融化,雪线上升

植被:山地林线上升;自然带分布向高纬扩展

农业:积温+蒸发;作物分布向高纬扩展;春耕播种提前。

交通:北极航道通航时间变长。

自然灾害:洪涝、干旱、风暴潮加剧

具体案例

欧洲西北部冬季温度偏低与全球变暖(冰川融水增加导致沿岸暖流减弱,气温偏低。

近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海冰减少导致北极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我国西部冰川退缩。

2015年洞庭湖出现罕见冬汛(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异常天气增多。

咸海面积减小的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阿拉斯加冻土融化,加速全球气候变暖。冻土融化将会释放出大量冰冻在土壤中的以及上百万年来积累在当地冰川中的有机物。这些动物和植物的尸体会开始腐烂,并将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气体释放到大气中,同时发生森林火灾时,这些有机物将会燃烧,这会进一步加快全球变暖的速度。另外令人稍感欣慰的是,气候变暖促进冻土地带植物生长,能够抵消一部分的碳排放。

综合自  高中地理、中国气象

地理蹊

地理爱好者的家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