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疫微时评】批评也要讲点规矩

 大东村人 2020-02-29
 2020-02-24 20:12:34
【战疫微时评】批评也要讲点规矩

作者:高鸿

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

人的一辈子都离不开批评,打小被爹妈批评,上学被老师批评,结婚被另一半批评,工作被领导批评,退休被儿孙批评。有些人就是见了马克思也躲不过批评,只不过已经无法听到了。

【战疫微时评】批评也要讲点规矩

近日因为疫情限制了活动空间,闲来便在网上看到不少批评的言论,有的是真知灼见,会深有同感;有的是不知所云,会不以为然;有的是哗众取宠,会一笑而过;有的则纯属无端指责,会为被批者叫冤。仔细琢磨了一下,发现批评也是需要讲点规矩的,不能随口就来。

批评要有正当的动机,批评不能搞成恶意的攻击。批评使人进步,批评他人无非是为了纠正错误,这个动机当然是提倡的。人都是有意识的动物,人一旦有了意识,便学会了隐藏,一直藏着难受,就会借助批评来发泄一下。疫情肆虐,人命关天。明明知道政府“封城”是无奈之举,却自己躲在家里看什么都不顺眼,横加指责。这样的人也许是曾经受过委屈,也许本就是个刺儿头,也许就是什么都看不惯,只是关久了闷得慌。动机偏离了,批评起来就会横挑鼻子竖挑眼,如同那负心郎君看不惯糟糠之妻一般。

【战疫微时评】批评也要讲点规矩

批评要客观,不要见了风就下雨。批评他人,虽然不要求一定要比被批者高明,但最忌讳的就是自己看走了眼。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辨别真假考的是眼力和脑力。如果自己不明就里还硬要摆出一幅批评的面孔,那可就是欲加之罪的意思了,实在等于是无理取闹。谁都知道因为制止打麻将而发生的冲突是个别现象,却借此去批评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整体素质,仿佛那枯枝上呱呱的乌鸦令人心生厌恶。

批评要有分寸,有时需要义正严词,有时可以点到为止。既然是批评,直言不讳显得光明坦荡,含蓄内敛也颇具绅士风度,但总得有个界限,不可得理不饶人,否则等于先乱了自己的方寸。怕就怕在批评时冷嘲热讽、声嘶力竭、翻箱倒柜,如此让自己也会成为被批评的对象。不能滥用批评者的权利,把批评当作诋毁、诽谤的借口。一些所谓的大V和知名人士深知利用网络发红的潜规则,但凡时机出现,便想靠着如簧的巧舌去博取眼球,哪里顾得上与你我共克时艰。这样的批评,与那泼妇骂街在本质上并无二致。

批评要讲究质量,批评意见珍贵,贵在能取得共识。批评者与被批者虽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批评不能只靠一张嘴,总归要有点技术含量。尤其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人士,不可仗着出身就自命不凡,应当比市井茶肆的批评更有含金量。不但能发现别人的错误,还能给出高质量的方案,这才是批评的最高境界。可他总是明白不了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始终认为批评就是自己的职业,热点一出现,便披着“砖家”的外衣嗡嗡而至,到要被问到有何高见时便露出马脚。令人欣慰的是,面对史无前例的疫情,也有许多有识之士心忧天下,拿出了诸多合理化的建议,帮助我们找到方向,走出迷惘。

规矩历来都不是针对一方的,否则就没有公平和正义可言。对被批评者而言,同样也需要明白一些道理,唯有如此,批评才能成为自己进步的阶梯。

有点肚量。批评不同于赞美,即便是善意的批评,也不能指望一定会是和风细雨,有些刺耳总是难免的,不要觉得自己被冒犯。正所谓良言逆耳利于行。听不得批评,容不下异己,自己岂不成为世所罕见的完人?没有了批评,赞美还有什么价值?只要批评的正确,无异于让自己悬崖勒马、及时止损。即便有些过火,也大可不必计较,心里知道这总比自己还浑然不觉要好,心里便可释然。

敞开渠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即便批评的意见未必成立,也不能关闭了批评的通道。即便有的批评不讲规矩,那也是允许批评存在的必然代价。对于一些需要论证的批评意见,不妨多方听取意见,实际调研一下,真理自然就会出现。要明白一旦没有了批评,或者批评的意见传不到耳朵里,自己就会一直在错误中盘旋。

知错即改。人不怕犯下错误,怕的是明知做错了事情,还要为自己找各种理由,不愿意面对,更不愿意去改正。不能勇敢的回应正确的批评,就会让善意的批评者失望,也失去了进步的机会。虽然纠正有些错误是很困难的,但是,再难也得往前走。

批评者与被批者有时会干起架来,此时就少不了围观者。有的就是喜欢看个热闹,只盼双方能够掐起来;有的是带着成见,时不时也会拉个偏架;有的则是洞若观火,心里只会藏着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去多事。显然,围观也是要懂点规矩的。

批评也许会带来喧嚣纷扰,但却是进步的良药,有点副作用也无妨。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