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月28日:科学研判精准防控,是时候讨论改革了

 如水138 2020-02-29

2月28日:科学研判精准防控,是时候讨论改革了

本文大约4500字,读完约12分钟

2月28日:科学研判精准防控,是时候讨论改革了

“秋霖陈述”专栏

2月28日:科学研判精准防控,是时候讨论改革了

陈秋霖

盘古智库秘书长、学术委员

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主任

2月28日:科学研判精准防控,是时候讨论改革了

疫情和其他灾难相比,其影响更广,每一个人都在受灾;而且影响更大的是心理,因为太多的不确定性导致恐惧。2003年非典时,正好参与了一些相关的研究,从那时起就深刻体会到:发展是硬道理,健康是真道理。一个公共卫生危机可以让一个国家几乎停滞。此次新冠疫情,严重程度远超非典。希望从一些疫情趋势、防控措施的观察中,发现一些确定性,给自己一些信心,也分享给大家。也记录这段过程,再做一点研究。

——陈秋霖

陈秋霖,盘古智库秘书长、学术委员,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保障研究室主任,是一位长期从事健康经济和卫生政策研究的学者。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一直在观察和记录,努力从专业角度做出分析,提供一个研判疫情和防控的视角。

本文系作者撰写的疫情早报,首发于腾讯医典的疫情解读栏目,经作者授权,转载至盘古智库专栏“ 秋霖陈述”。

今天是 2 月 28 日,农历二月初六。昨天大家都在讨论几个对疫情早期进展进行深入调查的报道。网络上的热词是“甩锅”。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更多信息和细节公布于众,大家就有了更多观察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视角。

这对于分析这次疫情的来龙去脉和疫情应对的前因后果,总结经验教训,为了避免未来可能还会出现的不明原因传染病,都是极其关键的。所以,除了要继续关注疫情小幅反弹的风险,也是到了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了。当然,目前疫情还没有完全控制住,还要高度重视重点风险。

1、信息要及时准确,专家要专业担当

疫情发生以来,关于疫情的预测,马上成为关注热点,“拐点”、“高峰”,成了热词。多个版本,有特别吓人的,也有相对乐观的,莫衷一是。其实可能都有道理。

疫情受病毒传播本身的严重程度和防控措施两方面影响,或者说是防控措施和病毒斗争的结果。对病毒本身的认识有个过程,所以参数在过程中会有所调整。即使同一个病毒感染,面对不同的应对,结果也会不一样,所以我们看到疫情在武汉、湖北和湖北以外地区的变化趋势,很不一样。

全国除湖北以外地区,1 月 31 日之后连续下降两天,就有判断可能是拐点,结果 2 月 2 日又反弹了,2 月 3 日以后,开始持续下降,除了 2 月20 日监狱通报病例突然增加不少,反观回去,确实 2 月 3 日是“拐点”。

而湖北省的拐点,2 月 4 日以后看似拐点也已经到了,但 2 月 11 日突然增加上万临床确诊病例,只能期待新的拐点。

2月28日:科学研判精准防控,是时候讨论改革了

2月28日:科学研判精准防控,是时候讨论改革了

所以,医疗卫生科学家都不判断疫情的拐点。2 月 17 日,钟南山院士公布他们的预测,2 月中下旬全国病例数将达到峰值,但峰值不等于“拐点”。因为疫情趋势是和防控措施相关的,防控好了是拐点,没有防控好,可能就又回去了。

面对疫情这样不确定性高的问题,信息和专家的作用极其重要,甚至可以说,信息和专家是对不确定性问题做决策的两个核心保障。信息要及时准确,专家要专业担当。

对于不确定的事,不能确定地说。也不能用模棱两可的话说,不给决策,包括公众的决策,造成误导。所以,我们看到科学家是比较谨慎的,不做预测,但会考虑可能性,即使做预测,目的也是研判采取什么措施防控。

对于确定的事,要敢于确定地说。不会受外部因素影响而有所保留。比如人传人的判断,钟院士果断告诉大家,比如检测试剂假阳性高,王辰院士坦率在电视上说。这些信息,直接导致政府和公众的正确决策,所以受到尊重。

2、本周城市活力开始启动,个人防护还需做好

本周开始,湖北以外地区全面加紧推动复工复产,各地已经开始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仍然以城市交通情况衡量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活力,以高德拥堵延时指数作为指标。

城市交通的拥堵情况,一定程度上可以刻画一个城市的活跃度,而且不受此次春运后期返乡人数因疫情减少的影响,受学生人数影响也相对小。将一个城市 2020 年春节前后交通拥堵情况和 2019 年同期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一个城市城内出行恢复的情况,基本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活力。

24 日分析发现,无论是北上广深四大城市,还是杭州、苏州、东莞、宁波这些流动人口多的经济强市,或者最早启动复工的四川省会成都,和最早降低响应级别的甘肃省会兰州,上周的活跃度和再上一周相比,变化不是很大,和 2019 年同期相比,也还有很大差距。也就是说上周虽然多个信息表明已经复工复产不少,但是并没有复业(也可能反映了复工复业程度还有限)。

本周开始,无论是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宁波,还是成都、兰州,交通拥堵指数都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当然和 2019 年同期水平相比还有一定距离。

2月28日:科学研判精准防控,是时候讨论改革了

随着复工复产,以及复业的启动,人群之间增加交流,这个时候还得加强个人防护,以防万一。但现在已经有人开始懈怠于一些防护措施,开始往人多的地方去,也不太记得戴上口罩。

还是得再说一遍!疫情来时,谁也无法自证自己就一定是健康的,所以戴上口罩、尽量不去人多的地方,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尊重他人,是每个人可以做、应该做的对疫情防控的务实贡献。哪怕自己再不在意,不害怕,也要照顾一下他人的感受。

3、守住安全复工复产的进程

26 日,全国除湖北以外地区通报新增确诊病例数 24 例,打破了自 2 月 20 日计入监狱系统确诊病例以来,全国除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 5 连降的趋势。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时期”,必须守住安全复工复产的进程。

2月28日:科学研判精准防控,是时候讨论改革了

北京市 26 日通报的新发聚集性疫情涉及 11 例病例。其中 10 例新增病例均为 24 日已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属于一起外省输入的单位聚集性疫情,通过对首发病例孙某某的感染来源进行溯源后发现,该患者返京后在单位隔离期间曾密切接触河北返京一同事,而该名同事经河北省疾控中心采样发现其新冠病毒抗体阳性,提示曾经被新冠病毒感染。

2月28日:科学研判精准防控,是时候讨论改革了

但这并不是说复工复产直接就带来风险。当前,复工复产已经有很大规模。比如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表示,截 25 日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复工 44370 家,复工率达 99.8%;湖南省发改委 26 日对外透露,湖南共有 15055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复工,开复工率达 93.5%,员工到岗率 73.8% 等。但是并没有出现很多新增病例。

北京这起聚集性疫情提醒:对复工复产人员的健康监测是否到位?从通报情况来看,该河北邯郸某“曾感染新冠病毒”的返京同事是在其 2 月 3 日~2 月 9 日在京期间将病毒传染给了尚在返京后隔离期的孙某某,并未说明该同事为确诊病例,因此该患者很可能是携带病毒的轻症患者(后自愈),但其在京期间确实出现了呼吸道症状,而正是两位患者的“带病工作”导致了本次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而要解决复工进程中存在的传播风险和部分复工人员防护意识淡薄的问题,一是要建立对复工复产人员,特别是针对劳动密集型行业或人员密集工作场所的个人健康动态监测机制,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力量;二是要加强宣传,引导复工人员正确认识防控重要性和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三是要根据相关法律和规定,制定一定的惩罚措施。

4、守住“大门”,守住“哨口”是关键

对于流入人口多的地方,风险相对较高,当前防控的重点是守住大关口,守住“哨口”。

(1)首先是守住“大门”

对内守住“城门”,城市的海陆空出入口,特别是公路入口。

由于北京市新怡家园出现一起武汉女子监狱刑满释放人员返京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例,“严防死守”近日来成为各地防控要求的关键词。26 日下午,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就强调“要严防死守进京公路检查站”;26 日晚,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则提出要“继续对各类出汉通道关口严防死守”。

对外守住“国门”,出入境关口。

亚洲地区来看,韩国地区疫情持续发酵,据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 27 日通报,截至当日下午 4 时,韩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达 1766 例,较一周前增长了近 10 倍,已超过日本(含钻石公主号)成为境外疫情传染规模最广、传染风险最高的国家;而日本的情况同样严峻,据日本 NHK 报道,27 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为防疫情扩散将要求全国所有小学、初中和高中从 3 月 2 日起暂时停课。

此外,26 日宁夏也出现境外输入型新增确诊病例 1 例(此前宁夏已连续一周未出现新增确诊病例),而该患者正是从伊朗工作返回境内。截至 25 日,伊朗共通报新冠肺炎累计确诊 61 例,其中病死 12 例,是目前出现新冠疫情的境外地区中病死率最高的国家。

2月28日:科学研判精准防控,是时候讨论改革了

(2)其次是守住“哨口”

对于疾病控制,特别是传染病的防控,在非疫情期间和疫情衰退期,防控的重点是“哨口”,也就是各类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机构,包括企事业单位的卫生室。通过发热、呼吸道疾病,特别是肺炎的发病数据,对疫情进行监测。

而小区、单位设立的体温检测,需要进行评估和及时调整了。

5、疫情基本稳定,是时候讨论改革

第一步是数据。有没有摸清数据,有没有及时通报,通报了什么,给谁通报了。除了向公众有所保留,对中央是不是也有所保留,后者导致的后果更严重。

第二步是决策。比数据公开更关键的是应对决策。同样数据,执不同理念的决策不同。是否尊重人命,把人民健康放第一?

第三步是防控措施。有没有以防为主,赶紧启动隔离传染源、阻断传播渠道和关注重点人群的工作。

第四步是危机应对。一旦局部爆发并流行,信息释放出来,导致全国恐慌,就会成为公共卫生危机,能不能当机立断,马上启动最严格的隔离传染源、阻断传播渠道的措施。当时最大的风险是春运过年回家。

第五步是恢复信心。一是公开真信息,更细致地公开防治信息。二是让医生和患者说话,参与者说话最有效果。三是换人,形成有力的领导。四是提高防控层级,明确更高级更综合部门牵头。五是加强资源,计算人财物需要。

第六步是反思改革。一是健康优先的执政理念落实到位。二是官员专业水平要提高。三是信息公开制度和平台要进一步完善。四是疾控体系实现垂直管理。五是疾控体系提质增效,特别是和医疗体系整合提升。

随着疫情基本稳定,是时候深入思考这些问题了。有些问题可能只有在疫情之中才能改革,突破一些原来改不动的问题,疫情过去之后,一些改不动的问题又会占上风。

现在回顾看,前面三步做好了,后面三步就有可能避免,至少可以轻松很多。因为前面三步不到位,所以只能全力动后面三步。现在应该进入第六步了。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疫情应对领导小组、中央深改委会议都已经布置了下一步的改革任务,为下一步推动改革已经奠定了政治基础。

6、非感染病人也遭痛苦,互联网医疗发挥缓解作用

疫情中,遭受最大痛苦的是疫区的人,特别是被感染的人。但是没有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其他病人,特别是疫区的没有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其他病人,也遭受着痛苦。

疫情以来,一些医疗机构因为成为定点医院,后者因为出现了院内感染病例,都不能正常提供医疗服务了。其他医院也大多要求必须预约就诊了。更重要的是,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医院不提倡,病人不太敢往医院跑。多种原因,导致这段时间特殊的“看病难”,特别是对一些需要定时治疗和开药的慢性病、肾透析、癌症病人等。

好在这些年逐步发展的互联网医疗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但是因为只能自费,又导致了这段时间特殊的“看病难”。于是这推动了医保部门紧急开通了对互联网医疗的支付。

互联网医疗,是这次疫情应对中出现的新现象,也会是未来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需要专门讨论一次。■

2月28日:科学研判精准防控,是时候讨论改革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